分值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分值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07-200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胚胎/土坯捋须/丝缕纤腰/纤夫B.譬如/僻静谂知/熟稔贿赂
试题预览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07-200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胚胎/土坯 捋须/丝缕 纤腰/纤夫
B.譬如/僻静 谂知/熟稔 贿赂/落拓
C.花蕊/祥瑞 坍圮/枸杞 煤屑/走穴
D.宁谧/分泌 筵席/沿袭 先妣/秕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没精打彩 门可落雀 绯闻 玉醅
B.信誓但但 名门旺族 濒临 暮蔼
C.玉砌雕栏 首屈一指 恪守 泠然
D.深婉迂曲 安分守纪 婉然 弭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
B.随着汽车价格逐步走低,一些大城市私人购车数量不断攀升,而在一些中小城市个人拥有汽车的还是雪泥鸿爪,因而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尚待时日
C.刘心武的《红楼望月》的确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评论,我读着读着,时不时就被他的精彩的评点所触动,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D.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年迈的母亲。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安理会第1706号决议指出,伊朗应严格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的义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保障决议的条件。
B.陈冯富珍当选世卫组织新任总干事,除了其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出色的能力之外,国家的因素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关键的因素。
C.徽州的老宅子大多是高墙、深院、重门、窄窗,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的缘故而如此修建。
D.手机辐射可损伤大脑组织细胞,诱发肿瘤;瑞典对233名脑瘤患者的调查发现,大脑侧部的脑瘤多发生在频繁使用手机的患者。
二、(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7题。
我们为什么会服从社会对我们的惩罚?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正常运作,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都坚持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由此保证了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但为什么我们还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防止盗窃、谋杀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呢?看起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并不服从惩罚。
苏黎世大学的经济学家恩斯特•费尔说:“惩罚违反规范的人是为了以儆效尤。”在恩斯特•费尔的新研究中,他和他的同事发现,大脑中有两个区域是人类认同社会价值的神经系统基础。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具有权谋性格的人——强烈的利己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及控制欲强烈的人,其中的一个大脑区域活动频繁,研究者认为这与评估惩罚的威胁性有关。
这项研究与德国乌尔姆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23名学生在扮演“最后通牒”博弈时的大脑活动——有关。每位参与者被授予了100元与他们的博弈伙伴分享,而博弈伙伴是以匿名的方式选出的。博弈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接受者简单地接受给予者提供的任何分享数目;另一种是当接受者认为给予者提出的分享数目不合理时,他们有权对给予者实施惩罚——拿走更多的甚至所有的钱。在每个博弈开始前,给予者都会被告知接受者是否有权对他们实施惩罚。研究只对给予方扮演者的大脑进行扫描。当接受者有权惩罚时,给予者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眶额叶皮层外侧十分活跃。
恩斯特•费尔引用先前对威胁评估的研究,他认为,“眶额叶皮层外侧的活动显示了人们对威胁的评估是在这里完成的,大脑还会对威胁的糟糕程度进行评估”。同时,他认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同意志的控制及抑制冲动有关。”
乌尔姆大学的研究小组让参与者填写问卷以确定他们权谋性格的程度。有趣的是,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那些被认为冷酷的人向博弈伙伴提出非常少的分享数目;而当惩罚存在时,他们提出的分享数目慷慨到足以使他们避免接受者的惩罚。
“他们都是自私且具有社会交际能力的人”,费尔提到这些会算计的研究对象时说,“由于他们能很好地预见威胁的存在,他们在社会交往时能够逃脱惩罚”。
研究者说,这项发现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研究精神变态者和反社会性格者的神经生物学原理铺平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打算将该项实验用于反社会焦虑症及人格障碍患者,研究他们的行为是否能解释为缺乏对冲动的控制或对惩罚的威胁评估能力很弱。
费尔认为,这项研究可以影响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他说:“你不能把一个发育不完全的成年人同发育完全的成年人同等看待,至少我对公正的理解是这样的。”
5.对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新研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项研究的成果对“我们为什么会服从社会对我们的惩罚”作出了新的解释。
B.这项研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两方面与先前德国乌尔姆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不同。
C.这项研究虽然引用了乌尔姆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但却有自己进一步的新发现。
D.这项研究为研究精神变态者和反社会性格者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6.对最后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费尔所说的“发育”,主要指的是人的认同社会价值的神经系统基础发展状况,即人的道德观念和性格类型形成过程。
B.费尔认为那些发育不完全的成年人缺乏对冲动的控制,司法审判应该严惩他们的犯罪行为。
C.费尔认为人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眶额叶皮层外侧发育完全的成年人更善于逃脱惩罚,因而司法审判难言公正。
D.司法审判应该把成年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眶额叶皮层外侧的发育状况作为决定惩罚力度的一个依据才更公正。
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似乎并不服从惩罚,这是因为他们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眶额叶皮层外侧发育不完全。
B.恩斯特•费尔和他的同事在继承乌尔姆大学研究小组的成果基础上,通过科学实验解释了人类之间和谐共处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C.反社会焦虑症及人格障碍患者正是那些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眶额叶皮层外侧发育不完全的人。
D.具有权谋性格的人,他们认同社会价值的神经系统发育良好,往往在生活中能坚持行为规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
商衡字平叔,曹州人。至宁元年,特恩第一人,授鄜州洛郊主簿。以廉能换郿县,寻辟威戎令。兴定三年,岁饥民无所于籴衡白行省得开仓赈贷全活者甚众。后因地震城圮,夏人乘衅入侵,衡率蕃部土豪守御应敌,保以无虞。秩满,县人为立生祠。再辟原武令。未几,入为尚书省令史,转户部主事,两月拜监察御史。
哀宗姨郕国夫人不时出入宫闱,干预政事,声迹甚恶。衡上章极言,自是郕国被召乃敢进见。内族庆山奴将兵守盱眙,与李全战败,朝廷置而不问。衡上言:“自古败军之将必正典刑,不尔则无以谢天下。”诏降庆山奴为定国军节度使。户部侍郎权尚书曹温之女在掖庭,亲旧干预权利,其家人填委诸司,贪墨彰露。台臣无敢言者,衡历数其罪。诏罢温户部,改太后府卫尉。再上章言:“温果可罪当贬逐,无罪则臣为妄言,岂有是非不别而两可之理。”哀宗为之动容,乃出温为汝州防御使。
……
正大八年,以母丧还京师。十月,起复为秦蓝总帅府经历官。天兴元年二月,关陕行省徒单兀典等败于铁岭,衡未知诸帅存殁,招集溃军以须其至。遂为兵士所得,欲降之,不为屈。监至长水县东岳祠前,诱之使招洛阳,衡曰:“我洛阳识何人为汝招之耶?”兵知不可诱,欲捽其巾。衡瞋目大呼曰:“汝欲胁从我耶?”终不肯降,望阙瞻拜曰:“主将无状,亡兵失利。臣之罪责亦无所逃,但以一死报国耳。”遂引佩刀自刭,年四十有六。
正大初,河间许古诣阙拜章,言:“八座率非其材,省寺小臣有可任宰相者,不大升黜之则无以致中兴。”章奏,诏古赴都堂,问孰为可相者,古以衡对,则衡之材可知矣。
(《金史》卷一百二十四)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人乘衅入侵 衅:间隙
B.朝廷置而不问 置:放弃
C.招集溃军以须其至 须:需要
D.八座率非其材 率:全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县人为立生祠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台臣无敢言者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无罪则臣为妄言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臣之罪责亦无所逃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衡在威戎令任上开仓救济饥民,又率部族土豪力保县城不失,政绩卓著,县民感念,因而得到快速升迁。
B. 皇室内戚庆山奴与李全一起守卫盱眙,吃了败仗后朝廷不予过问,监察御史商衡上书要求依法追究责任,庆山奴最终受到降职处分。
C.天兴元年二月,商衡在主将战败而形势不明的情况下被俘,敌兵诱使他招降洛阳守将,他坚决不从,最终以死殉国。
D. 文中补叙许古奏对的事实,既是为了衬托商衡的才能堪当宰相大任,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商衡未被真正重用的遗憾。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07-200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1)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答:岁 饥 民 无 所 于 籴 衡 白 行 省 得 开 仓 赈 贷 全 活 者 甚 众。
(2)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不尔则无以谢天下(3分)
译文:
②遂为兵士所得,欲降之,不为屈(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勘会①贺兰山主
王安石
贺兰山上几株松?南北东西共几峰?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坐从容?
注:①勘会:寻访。
(l)本诗全由疑问句构成,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答:
(2)综观全诗,可以看出“贺兰山主”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暧暧远人村, 。 , 。户庭无尘杂, 。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涛
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相比之下,人愚蠢而又浅薄,人一生都在说话,声嘶力竭,奔走呼号。没有人肯静下来想一想,没有人想到向树学习点什么,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那么在树的心目中人是什么东西呢?不清楚。能够清楚的是,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那些绝崖石缝中斜逸而出的美松树是靠人栽种养活的吗?谁敢到那种险处去呢?树甚至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那是锯子在尖叫而不是树在尖叫。
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都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都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精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那儿学了一点皮毛。
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旱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么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脚下显得极其可笑。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但是树和人一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有一年八月北疆下大雨,下着下着,变成了大雪。大雪饱含水气,落在仍然枝叶翠绿茂密的树上,积了很厚、很重的银冠。第二天阳光一照,十分奇丽壮观。但是不少树承受不了了,枝桠被压得劈开。银雪、绿叶之下,被劈折后露出的白生生的枝桠内质,望过去就像人的白骨被折断后的模样,一样的惊心动魄。树无声,可是你完全可以感同身受它骨折的疼痛。
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已经只有这些了。你仔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觉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看来,我们对它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1999年6月30日
14.文中为什么说大树是人的“亲人”和“老师”?(4分)
答:
15.文中大树的“伟大”、“高贵”和“智慧”各自体现为什么?(6分)
答:
16.(1)第六段中“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分)(2)文中写墨玉县的“梧桐树王”和哈密的“左公柳”各有什么用意?(6分)
答:(1)
(2)
17.文章题为“大树和我们的生活”,却只写“大树”而极少提到“我们的生活”,这样写恰当吗?为什么?(4分)
答:
&nbs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07-2008学年半期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  下一个『
初二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