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渲染/煊赫追溯/朔方证券/试卷怄气/呕心沥血B.振聋发聩/匮乏精粹/荟萃应该/言简意赅济济一堂/济南C.磨砺/励精图治矫枉过正/校正既然/即使粗犷/心旷神怡D.针砭/贬值气概/同仇敌忾吭气/沆瀣一气萎靡不振/糜烂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
试题预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渲染/煊赫 追溯/朔方 证券/试卷 怄气/呕心沥血
B.振聋发聩/匮乏 精粹/荟萃 应该/ 言简意赅 济济一堂/济南
C.磨砺/励精图治 矫枉过正/校正 既然/即使 粗犷/心旷神怡
D.针砭/贬值 气概/同仇敌忾 吭气/沆瀣一气 萎靡不振/糜烂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含有人体 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可健脑益智。
②在萨内日和央迈勇两座雪峰之间,还有一个闪烁七彩光韵,色泽 无穷的美丽湖泊,剔透清澈如同翡翠,又像夜空中一弯月牙儿镶嵌在雪峰之间,旖旎的湖光山色,令人宛若置身于仙境。
③近日,记者走上街头,发现不少时尚类行业店面或企业的招聘 ,可谓个性十足,充分显示了行业及团队的特点。
A.必需 变幻 启事 B.必需 变换 启示
C.必须 变幻 启示 D.必须 变换 启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品牌的新车型一般吸引喜好追求时尚或新技术的用户,而新企业的新产品却相反,一般吸引讲究经济实惠的用户,因为要打动对新品牌产品不太了解的用户屡试不爽的一招就是靠价格来吸引。
B.提及郭德纲拒绝上春晚的传闻,金越的态度有点讳莫如深:“郭德纲有没有说这句话我不清楚,反正大家现在都这么说,我们也尊重他的这种表达。我相信现在不少优秀艺人对春晚还是有感情的,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争取在这个舞台上表现最精彩的一面。”
C.5月3日,记者从李亚鹏的哥哥兼经纪人李亚伟处获悉,正在恢复腿伤的李亚鹏当日从北京回到家乡新疆,成立了“亚鹏助学基金会”。李亚鹏一次就给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捐款3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李亚鹏真可谓大方之家。
D.很多人也注意到,在新一轮“中国热”中,“热”的不仅仅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惊叹和溢美之词,世界上也还有一些人在担忧崛起的中国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种种“威胁论”此起彼伏。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统计分析,第二季度全国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B.多哈女乒单打决赛中,王楠输给中国香港选手帖雅娜,为中国队能否夺冠带来阴影。
C.三年来,区政府为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和难事。
D.中学生是目前文化市场独特的消费群体,他们人数众多,“80后作家”的作品自然而然拥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最早釉下彩瓷
无 庐
在唐代之前,当时各地瓷器主要是单色釉,即瓷器通体只施以一种颜色,如青釉、棕黄色釉、褐黑色釉,灰白色釉等等。从唐代开始,中国瓷器步入了一个多彩的时代。
说到彩瓷,也许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唐三彩”,以及那一匹匹威风凛凛的三彩马,完美的造型,结实的肌肉,更有那三色构成的斑斓世界。其实,早在“唐三彩”出现前数百年,邛窑人就已经创造“邛三彩”,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邛窑的这一创举被历史埋没了,而这一埋没就是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直到近几年,邛窑的重要价值才被人们逐渐意识到。
进入唐代以后,邛窑人率先发明了釉下彩,所谓釉下彩就是先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施彩。由于含沙较多,邛窑的泥料较为粗糙,因而胎面均施有一层化妆土。工匠们再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坯胎上绘出不同的图案、纹饰,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后,氧化铜烧成了铜绿,而氧化铁因含铁量的高低不同,则呈现出深浅各异的青、绿、黄、褐、赤等色。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丰富,富于变化,且经久不褪色。后来各地窑口纷纷仿效,从此釉下彩广为流行,揭开了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今天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都是属于釉下彩瓷一类。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这种釉下彩最早出现于湖南的长沙窑,现在事实证明,在邛窑发明釉下彩之后的两百多年,长沙窑才出现类似的彩瓷。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说:“邛瓷在着色用料上品种俱全,除常见的酱色、绿色外,还有铜红、钴蓝……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当有一定的地位。”更有专家这样认为:邛窑是由单色的釉下彩向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发展的发端,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彩绘瓷的故乡”
这种釉下彩瓷要烧制成功其实并不简单,制作者必须对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完全的了解和掌握,釉料的比例还要配制得当,同时还需要十分丰富的烧造经验,这几方面的因素缺一不可。可以说,邛窑在烧造技术上要高出知名度更高的“唐三彩”。难怪有专家说邛窑开创了“中国瓷器与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古代陶瓷艺苑中一枝绚丽的奇葩”。
(来源:2006-10-30《成都日报》)
5.根据文意,下列对邛窑人发明的釉下彩工艺流程及产品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釉下彩就是先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施彩。由于含沙较多,邛窑的泥料较为粗糙,因而胎面均施有一层化妆土。
B.工匠们再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坯胎上绘出不同的图案、纹饰,或写上文字、诗句,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深色面釉。
C.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后,氧化铜烧成了铜绿,而氧化铁因含铁量的高低不同,则呈现出深浅各异的青、绿、黄、褐、赤等色。
D.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丰富,富于变化,且经久不褪色。
6.从上下文看,下列对邛窑的釉下彩瓷要烧制成功缺一不可的“因素”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作者必须对金属氧化物的呈色原理完全的了解和掌握。
B.釉料的比例还要配制得当。
C.需要十分丰富的烧造经验。
D.还需管理有方。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唐代之前,当时各地瓷器完全是单色釉,即瓷器通体只施以一种颜色,如青釉、棕黄色釉、褐黑色釉,灰白色釉等等。
B.早在“唐三彩”出现前数百年,邛窑人就已经创造“邛三彩”,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邛窑的这一创举被历史埋没了,而这一埋没就是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
C.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这种釉下彩最早出现于湖南的长沙窑,现在事实证明,在邛窑发明釉下彩之后的两百多年,长沙窑才出现类似的彩瓷。
D.邛窑在锻烧技术上要高出知名度更高的“唐三彩”。难怪有专家说邛窑开创了“中国瓷器与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古代陶瓷艺苑中一枝绚丽的奇葩”。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彊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於魏,魏必彊。魏彊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原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於蒲以自贵於卫。於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来源:《史记•卷七十一》)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樗里子滑稽多智(能言善辩,语多诙谐)
B.樗里子知蒲之病矣(生病)
C.因效金三百斤(献出)
D.皮氏未降,又去(撤离,离开)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使将而伐曲沃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B.蒲守恐,因再拜曰 蒙故业,因遗策
C.长乐宫在其东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D.为魏则善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 下列句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樗里子是秦惠王的弟弟,以智慧著称于世。以至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B.樗里子战功赫赫:伐曲沃,伐赵,皆旗开得胜;攻打楚国,又击败楚将且获取汉中地。因之而被封为左丞相。受命率百辆战车进抵周朝都城,威力逼人,周王只好对之毕恭毕敬。
C.樗里子伐蒲,蒲城的长官请胡衍出主意,胡衍以“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为由,说服了樗里子,于是,樗里子在蒲城撤了兵。
D.樗里子临终前曾预言:“一百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3分)
译文:
(2) 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3分)
译文:
(3) 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4分)
译文:
1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5分)
1.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2.月光如流水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西塍废圃
周 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注释]
①蛩,蟋蟀。②蜩,蝉。③玉簪,花名。
1.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两句诗是怎样来写“废圃”的?(4分)
答:
。
2.诗的三、四两句,写出了什么样的情趣?就全诗而言,诗人融入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 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国之财任其索用,一国之人任其役使。所以古往今来王位就成了人追求的目标,国王生活的样子也成了一般人追求的最高标准。
②但是不要忘了一句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尽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间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了它。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这时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者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而《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懂得小有小的好处,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去成大事。就是在君主制度的社会里,王位也并不是所有人的选择。明代仁宗皇帝的第六世孙朱载堉,就曾7次上疏,终于辞掉了自己的爵位,他一生潜心研究音乐和数学,他发现的十二平均律传到西方后,对欧洲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量子理论作出贡献的法国人德布罗意也是出身公爵世家,但他不要锦衣美食,终于在科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下,人们的利益取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都大大多元化了。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享受山呼万岁式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国王”在各自不同的王国里尽享着自己臣民的膜拜。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他读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内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王感。
④事物总是有两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个人只要努力都能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这大约是人生最低潮最无奈的吧。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仍然会有追随者,仍然可以反败为王。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但是在歌馆妓楼、勾栏瓦肆的王国里他成了国王——词王,“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你看他这个王国有多大。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但就是这样一个“钦犯”,沿途官民却拜迎宾馆,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败者能王
⑤在正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光,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歌迷就冲到台上要签名,要拥抱,那些不得一吻的女孩子就去吻他刚坐过的椅子,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一次爬香山,在山脚下一位年轻人用草编成蚂蚱、小鹿之类的小动物,插满一担,惹得小孩子和家长围成几层厚厚的圆圈,很有拥兵自重的威风。等到登上半山时,又见许多人挤在一起围观,一个老者在玩三节棍,两手各持一节细棍,将那第三节不停地上下翻挑,做出各种花样,人们越是喝彩他越是得意,在这个山坡上临时组建的三节棒小王国里,他就是国王。 常人亦王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已得到一样的满足。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来源:2007-01-19《光明日报》)
14.这篇文章的理论依据是一句“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者在文中强调的是“尺”还是“寸”?联系文章的内容,你觉得该怎样来理解这句“俗话”的含义?(5分)
答:
。
15.这篇文章的论证缜密而周到,可谓“多角度,全方位;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试析第三~五自然段是如何体现这种特点的。(6分)
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  下一个『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和6单元)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