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罗平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罗平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橘子(zi)洲头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分(fèn)外香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D.跫(
试题预览
罗平一中高一年级
第 一 单 元 测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诗句中括号里所标前一个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橘子(zi)洲头 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分(fèn)外香
B.从这倾圮(pí)的屋檐下散开的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
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yī)沦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ǐ)
D.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wéi)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fēi)紧掩(yǎn)
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怅廖廓,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C.辽廓江天万里霜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经常在夜间出没在游戏厅内,白天一到教室,就没精打采地呆在那里。
B.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北大,又想报清华,总是见异思迁。
C.这姑娘穿上这套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D.刚建的一座房子怎么就漏雨呢?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牛的屁股一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大有几天来的帮助,终于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B.澳门漂离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
C.不仅激光是个光学现象,而且也是个无线电现象。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寂寞未必就是不幸,倒可能是一种磨炼,甚至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到生活。 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①往往是最有才华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②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③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
④生活与生存这两个概念迥然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榕 树
蔡其矫
我想再也没有一种植物,能像它那样,充分表现我故乡的性格。
它的青铜一样四处伸展的纠缠的根,即使最坚固的岩石也要被分裂,
但是慈祥的长须在空中飘荡,却爱抚般地拂弄着光明的大气;
它的枝丫豪爽地让许多生命栖息,低处有寄生的弱草,高处有安巢的雄鹰,
它巍立在路边向下伸出四围的手臂,好像要把地上万物都一齐向高空举起。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短诗将故乡比拟成树和人,抒发了对坚强、宽容的故乡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B.“青铜”不仅形容榕树的颜色和质地,也形象地表现了能“分裂”“最坚固的岩石”的巨大力量。
C.“寄生”并不是贬义词,它表现了故乡具有伟大的胸怀,可以让弱小的生命以它为依托,以它为生命的源泉。
D.“慈祥的长须”是榕树气根,“四周的手臂”是榕树的枝条,前者自由舒展,后者坚强有力,是故乡向往光明、博爱万物精神的“拟物化”表现。
8.对这首诗刻画的形象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榕树是我的形象的再现,博大而坚强。
B.“弱草”是暗指在生活上遭遇不幸的人们。
C.“雄鹰”指取得了成功的故乡的人们。
D.“地上万物”指的是普通的和不普通的人民生活。
阅读舒婷《双桅船》,它成9~10题。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9.对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一句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C.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
D.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靠岸的双桅船,同时表现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10.对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
B.“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的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
C.“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组成一幅完整的静态的画面,而在它们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
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第Ⅱ卷(共120分)
三、(20分)
11.阅读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回答问题:(12分)
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塞下,泛指边疆要塞,作者此时戍守西北边疆。②燕然,山名。勒,刻。东汉大将窦宪穷追匈奴至此,刻石纪功而返)。
这首词境界开阔,沉郁悲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①其中一句完成了上景下情的过渡,这一句是哪一句?②写景一个“异”在领起,说说“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边塞什么特点?③下片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抒发了什么情怀?
①
②
③
12.阅读王尔碑《镜子》一诗,回答问题:(8分)
镜 子
王尔碑
珍贵的镜子被打碎了,
别伤心,有多少碎片,
就有多少诚实的眼睛。
那是无数小小的明镜呵,
它依旧可以完整地照出
魔鬼的嘴脸,丑类的灵魂。
这首诗中的“镜子”象征了什么?透过镜子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答:
四、填空(10分)
13、①默写《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湘江秋景图的7句:
。
②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 ,在我的浪花中, 。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 。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15分)
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在海里确是见不着的。
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走远了……望不见了。所谓的罗马大帝国不是这样流过的吗?啊,竹叶漂来了,倏忽一闪,早已望不见了。亚历山大,拿破仑,尽皆如此。他们今何在哉。溶溶流淌着的唯有这河水。
我想,站在大河之畔,要比站在大海之滨更能感受到“永远”二字的涵义。
乙
永远活在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
这市镇有水村的秀逸,小河萦绕,长年不倦地作着活活的絮语,仿佛诗人深情的独白。水是清澈的,春来水面漂着玲珑的浮萍,一到冬天,满河是嫩绿的菜叶,桨声终夜不断。
托小河的福,我们故乡从没有水灾,也没有大旱灾。盛夏苦热,几十天不下雨,大地枯竭得变成沙漠。街河的语声由喑哑而寂寞了。灰褐的河床看见了碧琅琅的天,只剩下中间一条丑陋的小沟,木然不动。谁在河床上撒下几粒西瓜籽?却让它们在泥里抽了芽,开出朵朵小黄花,到晚来和天上的繁星争辉,——这小河瘦损的丰姿,不已足以令人发愁?是的,但这只是街河的一段。你试跑到市外大江沿的过渡亭边去看看,那河流不是照旧作着轻轻的独唱?虽然嗓音也有些失润。
倘在艳阳季节,春水暴涨;或当九秋天气,苦雨新霁,这些小河,几日间都变得十分丰满。絮絮的语声更高了,流动的旋律也十分活波,趁微风,偷偷地吻着石砧,有时还乘明月夜迅疾地爬上了河岸。于是街河边常常出现一些少年人的影子,悠然伫立,向水中放下钓丝。你说那拍岸的水声,不会给他们带来灾难?不用愁!过些时一开闸,这一泓盈盈的清流,就要淙淙然向镇上的土地告别。
哦,对了!我只顾徘徊于小河的风貌,却忘记了告诉你关于这些河流的十分陈旧而又永远新鲜的故事,——假如你不嫌地方乡僻,又有机缘坐着一桨一划的乌蓬小船,过小镇留连片刻,我准得先带你到街梢去看看一座古旧的老闸。
14、甲乙两段都写了河,甲段写了 ,乙段写了故乡的小河。(2分)
15、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 (3分)
16、为什么乙段说“永远活地游子心里的,是那些终古长流的小河”?(4分)
答:
17、两个文段中你更喜欢那一段?就你最欣赏的一点说说理由。(6分)
答:
六、语言表达(15分)
18.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看法。例如钉子。甲: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的前进的动力。乙:自己从来不知道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请另选择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分别写两段话。要求:语言精练,对比鲜明,富含哲理。(5分)
事物:
甲:
乙:
19.在下面这个赞颂“无名英雄”的比喻句后边,再接着仿造一个比喻句。句式要求与前一句相同:(5分)
你(无名英雄)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
。
20.下面语段加横线的句子表达欠简洁,请将它改写为一个单句表达出来。(原话内容不能减少)(5分)
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的计算机病毒种类达30多种,它也被称为“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隐井入口”等等。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最先提出是在1983年,在一次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讨论学上,一名叫弗莱德•科恩的计算机专家提出了一概念。1987年,美国首先发现了计算机病毒,其后“病毒”在计算机网络里便肆意横行,甚至军用保密计算机也不能幸免。
改写:
七、21.写作:(60)
金秋九月,同学们踏着轻松的脚步,走进了绿树葱葱、环境优美的罗平一中中学,开始了新的学习里程。站在这新的起点上,伴之而来是许许多多思考:对过去的回望,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憧憬。请同学们清理一下思路,择其一点,以《在新的起点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语句通顺,文面清楚;
3 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1.B(圮pi)2. B(廖-寥、莽-茫) 3. A(“品位”指作品或产品的档次,名词;“品味”指品尝,动词。 “灌注”指浇进,流入;“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 “揣摩”指反复思考推求、揣度;“揣测”指推测。)4.B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见异思迁”指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斑驳陆离”指色彩乱杂错落5.D(A、缺主语,去掉“终于使” B、否定词语使用不当 C、语序不当) 6.B(联系前后语境来判断)
二、7.A “依恋之情”不恰当 8.A (“榕树是我的形象的再现”表述不准确,榕树是故乡的人民的形象的再现。) 9.C.(“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表述不准确)
10.C(“风暴”不是静态的画面)
三、
11.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②“塞下”这一地域,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与构成“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防不测之特点。③通过典故抒发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宁,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京返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成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12.镜子的形象,象征了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历史浩劫中,它虽然被蒙尘乃至破碎了,但其享高洁品行不变。显示了真善美是不灭的主题。
四
13、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②一条小鱼 快乐地游来游去③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
14、时间(或:历史)的长河(2分)
15、烘托“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和意味。(2分)
16、因为那些小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物,永远撩起游子思乡之情。(2分)
17、酌情给分(3分)
六、
18.所选事物与后面甲、乙所抓特点吻合给1分;甲、乙两句各2分,对比不鲜明或缺乏哲理酌情扣1—2分。
例(1)秤砣 甲: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
乙:一生都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重。
例(2)流星 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闪闪发光。
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必然坠入黑暗的深渊。
19.略
20.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是一个叫弗莱德•科恩的计算机专家在1983年的一次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讨论会上首次提出的。
七、作文
21. 略 (60.205.10.2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  下一个『
<烛之武退秦师>检测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