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黄冈市赤壁中学高级教师朱华东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湍()急 你推我搡() 巍然屹()立luó()旋桨 hān()睡 须yú()2.填空。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著名的作家,________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排
试题预览
  《“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
                        黄冈市赤壁中学高级教师 朱华东
一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湍(    )急 你推我搡(    ) 巍然屹(    )立
luó(     )旋桨 hān(    )睡 须yú(    )
2.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著名的作家,________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排列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只写句子序号)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①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②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二阅读与欣赏
课内阅读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1.结合文意解释词语。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一再写到“一片混乱”“乱得不可开交”,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5.作者为什么具体描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一句中的“大家”是指________,“他”是指________,“伟大的灵魂”是指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不慎(    )  舔(    )动
2.结合文意解释词语。
①束手待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敬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25个字,应包括背景、对象和方式三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一句中,“区区”是什么意思?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段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有“又如此感人”一句,请准确回答作者认为蚂蚁为什么会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1.tuān  sǎng  yì  luó  hān  yú  2.法  浪漫主义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 3.③②④①  4.①“伟大的灵魂”是在哈尔威船长严肃宣布了一条生死攸关的纪律——“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以后,人们形成的一种感觉。此刻的船长成了正义、道义的化身。②“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在这里主要指在救人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理念。也指船长在死亡面前,他自觉地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放射出英雄的光彩,还指在死亡面前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色,谁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造就英雄业绩,谱就英雄乐章。
二阅读与欣赏
课内阅读 1.失魂落魄:形容惊恐之极或心神不定的样子。  2.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3.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4.B  5.具体描写这一段话,一方面表明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同时通过语言展示了船长的人格魅力。  6.“大家”是指船上的60个人;“他”是指哈尔威船长;“伟大的灵魂”是指船长钢铁般的意志和无上的勇气,自觉承担保护弱小群体的社会责任的理念。
课外阅读1.shèn  tiǎn  2.①束手待毙: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②敬慕:尊敬,仰慕。  3.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扭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4.因为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5.“区区”表示数量少或渺小的意思,不能删去,用在这里是为了跟下文写蚂蚁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中心。  6.第一段是记叙,记叙蚂蚁群为保护种族自救的故事;第二段是议论,赞扬蚂蚁的精神,揭示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7.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韧性,脱险方式的机警。  8.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启示我们:要有团结、奉献、不懈斗争的精神,遇事要多动脑筋  
                           (作者电话 0713-8991406) (211.91.166.2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六单元试卷』  下一个『常州市第一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8月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