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侨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华城侨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三上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命题人:彭元成注意事项:1.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2.考生必须保持
试题预览
  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      文   
                                         命题人:彭元成
注意事项:
1.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飙升    镖局    骠勇    分道扬镳 
B. 簇拥    猝死    蹙额    不忍卒读
C. 翁妪    熨帖    与会    鹬蚌相争
D. 沮丧    诅咒    咀嚼    踽踽独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别担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B.七月流火,商场里购机的消费者在此时明显增多,各个空调厂家推出的购机赠礼活动五花八门。
C.在男子乒乓球团体赛进入第二阶段争夺前八名的比赛中,广州队泰山不让土壤,最终战胜中山队。
D.在为申请成为北京奥运赞助商一事上,伊利和蒙牛之间展开了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较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1月,由卫生部主导制订的一份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政府财政投入主导卫生事业为基本思路的医改新方案初稿,经媒体披露后引发来自各界的争论和质疑。
B.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就在不久前人们在东南亚水域新发现了一种美丽的观赏鱼物种,但由于世界范围的需求和过度的出口导致该物种在发现后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濒临灭绝。
C. 安徽合力公司2006年叉车销售强劲,销售收入涨幅很有可能将超过40%以上。公司预计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与上年相比增长50%。
D.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4~8题。
记棚民事
[ 清 ] 梅曾亮①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②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 注 ]①梅曾亮(1786~1856),清代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②棚民,指失去土地的流民。行状: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
4.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佐稻粱。佐:重视,补充
B.攻苦茹淡:  茹淡,吃没有滋味的东西。             
C.皆溺于龙脉风水  溺 , 危害。
D.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  利害 偏义复词,这里专指“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余览其说而是之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B  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  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  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     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分析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得与失,亦即尽收地利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
   B、阻止棚民开荒的人,他们担心的是怕破坏分风水,而并不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
C、尾段“如董公之所忧”,“忧”是指不开山容易惹出事故,而开山又易水土流失。
   D、本文是一篇经世致用、现实性较强的论文,文字简洁,意蕴深厚,富有思辩性,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认为开垦荒山有利的一组是(    ) (3分)
 ①以佐稻粱   ②高田犹受其浸溉   ③可以息事    ④地无遗利   ⑤沙石随下 ⑥山田之水无继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⑤
8、翻译(8分)
   (1)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3分)
  
  (2)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2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3分)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4分)


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    (屈原 《离骚》)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 《醉翁亭记》)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____      _   ____,______           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逍遥游》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的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这里强调出水芙蓉的自然美,诗情雅兴,油然而生。吟咏之间,不觉清光大来,清音暗生,不禁飘然而有清举、清扬之感。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进行清照,才可见出它那本真的状态,才不会将大自然不需要的矫饰强加给大自然。
                                                  (选自《大众日报》)
11.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证李白对“清真”文风的推崇、开掘?请具体说明。(6分)




12.李白提倡、强调“清真”有怎样的意义?(4分)



13.从上下文看,以下对“清真”美学风格的表述不当的两项是(    )(    )(4分)
A.“清真”是李白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既指艺术风格,又指人物风神。
B.李白的“清真”既涉及自然的,也涉及人物的,还涉及事物的,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
C.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他的人格风神都符合李白对“清真”风格的理解。
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清真”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说只有照自然存在进行自然表现的“清真美”才是真正的美。
E.文学风格的绮丽与李白所反对的六朝的绮丽是有区别的,作为艺术风格,“绮丽”与淫艳无涉,也在“清真”范畴之内。
F.“清真”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

14.你认为以下诗句比较符合李白“清真”风格的有(          )(4分)
A.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B.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C.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D.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
注意:请在以下五、六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四、选考阅读部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想起母亲        鲍山宏 
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 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多,林雄乐得一个劲地在心中祈祷:太阳不要露脸,满塘的鱼都贪嘴,只要让爷高兴就成。 
林雄出道10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10年前他从一个小泥水匠干起,挑砖、洗灰、砌墙,脏活累活啥都干过。后来老板看重他勤劳朴实,把他培养成一个土木工程师。再后来,林雄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干技术活林雄在行,可与人打起生意场上的交道,林雄就尝尽了苦辣酸辛。接工程要跑,工程验收要跑,讨工程款还是要跑。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渐渐地,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今天他特地到乡下包了一个鱼塘,专门请M局的胡局长一行来钓鱼,因为M局还欠着他15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香不烧好,菩萨不开口,你拿不到钱也只有干瞪眼。 
    瞧他们钓得不亦乐乎,林雄心中此时泛起一层层喜悦的波纹。林雄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边同来钓鱼的小车司机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林雄赶忙跑过去:“司长,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小车司机说:“你看,哪来的老婆子,捣什么乱,还让人钓不钓鱼了?” 
    林雄这才发现,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太正在塘边用一根竹竿打捞塘中的水草。林雄一愣,刚才光顾高兴,水塘边多出个人来他也没注意。林雄忙跑了过去。 
    “老人家,你最好换个地方,别人在钓鱼。你这么一搅和,鱼惊了,就不咬钩了。” 
老太太抬起头,一双混浊的眼睛看着林雄说:“我每天都在这塘里打水草的,猪崽等着吃呢。” 
那边小车司机又嚷开了;“还不快走,哪来的老家伙,这么讨厌!” 
林雄看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这……” 
小车司机又大声叫骂;“老家伙,还不快滚!” 
林雄忽然鼻子一酸,猛然扭头冲着司机大骂道:“你个混账王八蛋!” 
塘边的人都愣住了。林雄抹了把脸,伸手要过老太太手中的竹竿说:“老妈妈,你歇歇,我来给你捞!” 
第二天,胡局长让人找来林雄。胡局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填写好的15万元的支票。 
胡局长说:“林老板,钱可以给你,可你要告诉我,你昨天为什么敢发那么大的火,万一事情弄砸了你就不后悔?” 
林雄问:“胡局长,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胡局长说:“真话,当然是真话。” 
“胡局长,那时我啥也没考虑,我只想起了我的母亲。” 
胡局长听了拍拍林雄的肩膀说:“兄弟,我也是!” 
两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15.文章结尾,林雄和胡局长都说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但两人的心态不完全一样,请依据文章内容概述二人的心态。(4分)
林雄心态:
胡局长心态:
16.作者写老太太“一双混浊的眼睛”、“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有何用意?(5分)



17.你认为作者塑造的“林雄”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这篇人物传记,完成15—17题(15分)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毛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正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 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个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惟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有才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15.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傅雷“干净了一生”作者对傅雷作出了怎样的评价?(4分)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其表达作用如何?(5分)



17.傅雷身上体现着中国千百看来被推崇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品格,你怎样评价这一品格?  请结合文体和现实分析说明。(6分)



五、语言运用(15分)
18.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26个字。(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教育”给学生以“真”,“人格教育”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教育”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19.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6分)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拚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况,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用概括性的语言拟两条建设性的意见。(每条不超过30字)




20.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5分)
①当年的兵荒马乱,丽江在茶马古道上时时有百姓离散经过
②一层层消落着无尽的感伤
③但几百年没有人间的美好幸福,却屡屡遭受着践踏与凄惨
④古城建在近八百年前的宋元时期,很上层次
⑤亲人们举头望明月
⑥乱军过后淹没了万物的尘土烽烟
⑦盼望着世道平和,家兴月圆

正确顺序是:                                           
六作文、阅读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要求:品味这句话,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所给话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 C   (A 骠勇piào其余都读biāo;B 不忍卒读zú 其余都读cù;C都读yù; D.诅咒 zǔ其余都读jǔ,另,狙击jū) 
2. D  ( A “鼎力相助”只能用于敬称对方,希望对方给予帮助,不能用于自己。B,“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并不是说七月的酷暑炎热。C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不是毫不谦让。)
3. B  (A 成分残缺。应在“政府承担”前加“以”  C 语意重复。“超过”与“以上”重复,去掉“以上” D 语序不当。应为“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本土治理,还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
4、【答案】B
5、【答案】A(B代词,这样;表婉商语气,希望。  C 名词性短语,……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D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范围和方面 在……上(方面);介词/在,表处所)
6、C [ 解析 ] (“开山又易水土流失”不属。)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筛选。可采用排除法判断。⑤⑥讲的是开垦荒山的弊端,排除C、D;②是说不开垦荒山的好处,再排除A。
8、翻译
(1)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
(2)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
(3)所以记下来以等待熟悉百姓事务的人。
附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繁星》同步练习』  下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运用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