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选择性必修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命题人:韩守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赵长河(省兴化中学)杨荣寿(省泰州中学)审题人:周仕龙(省口岸中学)张本良(省泰州中学)王书月(姜堰市教研室)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Ⅰ卷64分,第Ⅱ卷96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
试题预览
  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命题人:韩守宏(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赵长河(省兴化中学)  杨荣寿(省泰州中学)
审题人:周仕龙(省口岸中学)   张本良(省泰州中学)  王书月(姜堰市教研室)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Ⅰ卷64分,第Ⅱ卷96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64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博的人多了,就成了客

到3月27日为止,我的博客访问量突破了十万。作为一个藉藉无名的码字工,这是多少有点值得喝两杯的事,我说的“喝两杯”的意思,就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后说两句昏话。
博客是个新鲜事物吗?算是吧,理由是,昨天还有人问我:你QQ了没有?今天却有人问:你博客了没有?可是既然像“你吃饭了没有”这样的话都问出来了,就实在算不得新鲜事物了,因为世上不会有人把“你吃饭了没有”当成一件稀奇的事,除非回到了饥馑年代。
一种东西有人不断地谈及,就会有人来“理论”它,博客亦如此。有关博客的“理论”,目前我听到三种,不妨列举出来。
亚丁的葡萄汁论:“人的思想就像葡萄汁一样,存放的时间越长,酿出来的酒就越好,刚榨出来的葡萄汁马上就喝了,这是浪费,要想有更高的价值,就得花几年的时间去酿造红酒。红酒就是小说,①。”
洪晃的拉稀论:“2005年,博客热闹了一下,一群新人在博客上赤膊上阵……为了维持几百万的眼球,名人们天天在‘新浪名人博客’上面写拉稀文字……但是我猜这两个已经非常疲惫的平台,已经不会再有好玩的新东东了。②。”
何力的时尚论说:“现在大家都开了博客,我就不开了。③。”
博客被说成葡萄汁、拉稀、时尚,而这三样东西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博客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在网络中的一张脸(也有人说是网络身份证),很多人可以从博客上认识我、了解我、喜欢我、咒骂我……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博客不只是他们的一张脸,还是他们一丝不挂的身体,是他们的马桶、便池、口红、席梦思……因此,在一些正人君子看来,博客很乱,充满了窥视与被窥视、谩骂与攻击,甚至呼唤“博德”。
我不知道什么是“博德”,它与公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在我看来网络固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越来越现实的世界,只不过,它把现实的世界无限制地扩大了而已,看起来有点虚了,而它还是基于现实的。作为私人空间与传播媒介交融的博客,把每个建立博客的人推到了一个开放、交互的平台上,使我们有机会分享更为丰富精彩的人生和思想,为此我感谢博客。
博客是blog的翻译词,可是在我看来,实在是译得太好了。看起来,每个建立博客的人都应该是博主,怎么会是博客呢?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就像每个人都是网络上的过客一样,要把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来,就只有博一博。
你博一博,我博一博,他博一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看谁是好,这时你就会明白一个道理:④。
(《中华读书报》)
1、下列对“博客”这一概念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客是翻译词,英文写作“blog”。
B.在更多意义上,是博得网上客人一阅,博得自己内心一乐。
C.私人空间与传播媒介交融,把我们每个人推到一个开放、交互的平台上,使我们能分享更为丰富精彩的人生和思想。
D.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匆匆过客,就像每个人都是网络上的过客一样,要把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来,就只有博一博。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这是多少有点值得喝两杯的事”中“喝两杯”的意思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后说两句昏话。
B.博客被人不断地谈及,就有人来“理论”它,目前有关博客的“理论”有亚丁的葡萄汁论、洪晃的拉稀论和何力的时尚论等。
C.在作者看来,网络的最大不足是把现实的世界无限制地扩大了,成为一个纯粹的虚拟世界。
D.“博客”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它让人们有机会分享更为丰富精彩的人生和思想。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原文横线上内容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鲜榨的葡萄汁就是博客。
B.②一个平台一旦被精英们占领了,就更有创作的能力了。
C.③大家没有开博客时,开博客的人是时尚,现在大家都开了,不开博客的人就是时尚。
D.④其实世上本没有客,博的人多了,就成了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宝山记游
  管 同
宝山县城临大海,潮汐万态,称为奇观。而予初至县时,顾未尝一出。独夜卧人静,风涛汹汹,直逼枕簟,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
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咫尺不辨,第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隐见,久之而后升。《楚辞》曰:“长太息兮将上。”不至此,乌知其体物之工哉!及其大上,则斑驳激射,大抵与月同;而其光侵眸,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月五日,保绪复置酒吴淞台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不食顷,已皆抵台下,视之,皆大舟也。苏子瞻记登州之境,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
宝山者,嘉定分县,其对岸县曰崇明。水之出乎两县间者,实大海之支流,非即大海也。然对岸东西八十里,其所见已极为奇观。由是而迤南,乡所见落叶浮泛处,乃为大海,而海与天连,不可复辨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日暮乃反 反:通“返”
B.保绪故好奇,与予善 善:友善,关系好
C.咫尺不辨,第闻涛声 第:只
D.乌知其体物之工哉 工:工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所见已极为奇观 吾其还也
B.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若风雷之骤至 之二虫又何知
D.须臾天明,日乃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起首直接切题,说明宝山县城濒临大海的特殊位置及其“潮汐万态”的奇异景观。
B.作者以前对苏轼登州观海所描绘的壮阔景象是持怀疑态度的,后来,通过自己在吴淞台的亲眼所见,他对苏轼的描写深信不疑。
C.本文篇幅不长,但描写逼真,笔法柔婉,生动传神,行文畅达,所写景观,初看平常无奇,细心品味,韵味无穷。
D.文章在结构上,灵活多变,如入深山,令人目不暇接。“月下观潮”、“海上日出”、“午间望海”三种景象互相补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三、(25分)
7、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选自《新唐书》)
(1)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3分)
译文:                                                           
(2)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3分)
译文:                                                           
(3)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3分)
译文: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1)从内容和结构两角度简析“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9、名句名篇默写。(8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李白《将进酒》)
(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辛弃疾《青玉案》)
(4)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           ,           。(贺铸《横塘路》)

四、(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映山红

暮春,在江南水乡的庭院,竟邂逅映山红。它被安置在方丈之地,前有池后有石,左有梅竹右有庭廊,草丛、紫藤等占满了它周围的空间。它在这闹市之中小巧玲珑的人造景观中作着陪衬,作着点缀,作着阳春白雪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音符。修剪整齐而丛密的绿叶间开几朵暗红的喇叭花朵,中规中矩,小心翼翼,含蓄内敛,不事张扬。那几个含苞欲放的骨朵,正按部就班地耐心等待,等首批花儿凋谢后它再绽放。
我禁不住几分悲哀,想起家乡大别山的映山红。那本是狂野奔放的花,映着云霞燃着激情红透春末夏初季节的花。
春分已过,大别山漫山遍野是映山红的天下。那殷红的骨朵,点点滴滴,洒遍群山。宛如有一场红雨,又像点点音符,滴在五线谱上,奏响春之歌。灌木的嫩牙像雀舌,和煦的春风像软绸。
一场春雨,几阵春风,那花朵仿佛一夜醒来,还带着昨日的梦,站在你面前。崖畔上,沟坎旁,道路边,一两株,三五朵,倒挂着,斜倚着,亭亭直立着,含露乍开,笑脸迎人,仿佛一支优美的晨曲,一首抒情的小诗,又像少女的微笑,像来自远方的亲切的问候……
清明后,再几番春雨,它便排山倒海卷着红潮来了。山岭上,沟谷里,万绿丛中,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有的红得热烈,像着了火;有的红得娴静,临之而不惊;有的质朴,像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有的娇艳,像浓妆艳抹的城市小妹。无论哪一种红,从地底下红出来,从心里头红出来,大大方方,端端正正,朴朴实实,以它的纯情和本色使你如痴如醉。此时,假如你乘车进山,会看到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如云,如霞,如诗,如歌,如铁扇公主挥扇火焰山,火苗呼呼作响,如十万八千天女洗罢脸,对此齐倒胭脂水。汽车在无边的花海中追波逐浪,心在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真觉得飘飘欲仙。假如你乘船从水库进山里,几十里碧水,水上万山红遍,水下倒映群山,山上的红映在水里,水下的红映在天上——水上水下俨然一个红彤彤的世界。
映山红学名杜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相传望帝化鸟,杜鹃啼血,是杜鹃鸟啼出的血把它染红了。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悲剧故事。相传一位狠心的晚娘叫亲生儿子和前妻之子同去深山种芝麻,芝麻发芽以后才能回家,她给亲生儿子一颗生芝麻种,粒小,给前妻之子一颗熟芝麻种,粒大。不料途中亲生儿羡慕哥哥的种子大,要和他换,忠厚的哥哥答应了。后来自然亲生儿永未回家,这晚娘伤心而死,魂化杜鹃鸟,夜夜泣血染红杜鹃花。在大别山的深山里,野岭密林中的独户人家,春天的后半夜,万籁俱寂,每每梦醒,山泉潺潺,松涛瑟瑟,下弦月临窗,总能听到屋后古树间凄凉哀怨的杜鹃鸟叫声——“我,儿,错过!我,儿,错过!”“夜夜达五更,寡妇起彷徨”。“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这声音,白居易听过,文天祥听过,迁客骚人,游子思妇,无不闻此心惊肠断。
映山红性脆,上山打柴,几乎所有的树条都能拧弯来做捆柴的“腰带”,唯独映山红不能——一拧就断,宁折不弯。近年它的根被做成各种艺术造型的根雕,装点了人们的生活,但它的花叶装饰小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它是随打工的人一道进城的,还是江南土生土长的呢?
热情纯朴、充满悲剧情调和平民色彩的映山红啊,虽时过境迁却似曾相识。久别重逢,触景生情,不由人不感慨。
10、结合语境,简述下列两句话中“音符”的含义与作用。(4分)
(1)作着阳春白雪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音符。
                                                                         
(2)又像点点音符,滴在五线谱上,奏响春之歌。
                                                                         
11、“我禁不住几分悲哀,想起家乡大别山的映山红。”说说“我禁不住几分悲哀”的原因。(4分)
                                                                         
                                                                             
12、文章题为《映山红》,为什么却宕开笔墨写杜鹃鸟以及“迁客骚人”对杜鹃鸟引发的种种感慨?这样写有什么深意?(6分)
                                                                         
                                                                             
13、作者借对江南庭院的映山红和家乡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的对比描写,传达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对此你作何评价?请你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7分)
                                                                        
                                                                           
                                                                          
                                                                          
第Ⅱ卷(96分)

五、(2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蓦然(mò)      豆蔻(kòu)     整饬(chì)   卷帙浩繁(yì)
B.征辔(pèi)   嗫嚅(niè rú)   皓月(hào)   灯火阑珊(shān)
C.堤岸(dī)      羁旅(jī)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7—2008学年初一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高2010级新生入学语文检测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