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2006,秋)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积累与基础整合(42分)1、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36分)(1)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2),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5),草
试题预览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2006,秋)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积累与基础整合 (42分)
1、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36分)
(1)青山横北郭, 。(李白《送友人》)
(2)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
(5)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6)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7)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夜久语声绝, 。(杜甫《石壕吏》)
2、默写杜甫的《望岳》。 (8分)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6分)
俨然 ( ) 垂髫 ( ) 淤泥 ( )
德馨 ( ) 清涟 ( ) 幽咽 ( )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与欣赏 (58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桃花源记》节选 (18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 1 ——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便要还家( ) 具答之 ( ) 延至其家 ( )
便扶向路( ) 欣然规往( ) 寻病终(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2分)
A、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桃源中人“不复出”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分)
5、桃源中人为什么而“叹惋”? (2分)
6、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2分)
(二)、《爱莲说》 (1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 ——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可爱者甚蕃 ( ) 濯清涟而不妖( ) 香远益清 ( )
亭亭净植 ( )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 )
2、 翻译句子。(6分)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 文中写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 (2分)
4、 文章通过赞美莲花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三)《核舟记》节选。 (14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6分)
高可二黍许( )( ) 多髯者为东坡( )
—— 3 ——
如有所语(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 诎右臂( )
2、 翻译句子。 (4分)
(1)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 第1段“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 (2分)
4、 第2段引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有什么作用? (2分)
(四)《大道之行也》 (9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
选贤与能( ) 男有分( )乱贼而不作( )
2、 翻译句子。 (2分)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说明了什么? (2分)
4、大同社会在当时能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一理想?(2分)
。
—— 4 ——
答案:一、略
二、(一)1、略2、d 3略、4、避秦时乱5、为桃源外如此动乱6、点明本文纯属虚构
(二)1、2、略3、反衬莲的高贵4、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三)1、2、略3、高超的雕刻艺术4、点明泛游的地点
(四)1、2、略3、人人安居乐业4、不、今天还有积极意义 (59.33.174.2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2006年高中二年级语文专题训练11
』  下一个『
古代诗词阅读训练专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