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八年级下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给划横线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字。(2分)隘()口褴褛()义愤填ying()sì()无忌惮2、下列划线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2分)A、触目伤怀(心)令人发指(竖起指头)戏弄(耍笑捉弄)B、迎养(迎来抚养)叱骂(责骂)衣衫褴褛(破烂)C、记忆犹新(还)惨绝人寰(人世)些微(一些)D、望九
试题预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给划横线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字。(2分)
隘( )口 褴褛 ( ) 义愤填ying( ) s ì( )无忌惮
2、下列划线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触目伤怀(心) 令人发指( 竖起指头) 戏弄( 耍笑捉弄 )
B、迎养(迎来抚养) 叱骂( 责骂) 衣衫褴褛(破烂)
C、记忆犹新(还) 惨绝人寰(人世) 些微(一些)
D、望九之年(接近) 变卖典质(抵押)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忧柔寡断 蛊惑 瘫软 典押 B、谍谍不休 狰狞 伶俐 褴 褛
C、抱头鼠蹿 淳朴 颠倒 蹂躏 D、无济于事 嗫嚅 徘徊 聆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B、“福娃”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
C、上周,我校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到郊外举行了“感受春天”。
D、春天的江南是个美丽的季节。
5、下面是某市5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3分)
5月6日 多云转阴有阵雨 温度:20~28 风力:〈3级
6、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两个比喻句。(3分)
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同情是
7、古诗文默写。(6分)
(1)《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洞庭湖磅礴的气势的句子是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 , 。
(4)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山间新雨后清新雅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 , 。
(5) 《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6)先天下之忧而忧,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比较阅读,回答文后问题。(20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野芳发而幽香(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云归而岩穴暝( )
2.甲段中“前人之述备矣”其中“前人之述”是指上一节的 一句。(用课文中原话回答)(2分)
3.翻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分)
4.选出乙段中“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5.甲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联系下文,这个“异”字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甲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景,乙描写了____________景,两者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 (4分)
7、联系《岳阳楼记》一文,请写出下联(2分)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将终身学习带进21世纪(13分)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①在二十世纪里,人类创造了许多奇迹,那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发现原子能、走向宇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一个个的梦想都实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人类在上世纪的许多未竟的事业,都要在二十一世纪里去实现,去解决。
②回到我们的教育上,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教育的本体性。教育的本体性是什么?是育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能提高人的素质,人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促进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我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就在于:要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培养一个高尚的人,一个高素质的人。
③马克思《资本论》有这样一句话:“现代大工业……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这也就是说,要用全面发展的人代替局部职能的个人。
④要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解决办法就是学习。过去我们的教育就是设计好了一套东西给学生学习,今后的教育要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向学习转变,是一个教育观念的转变。未来的学校里,老师也是学习者,因为新的知识也要学习。我们不仅要强调终身教育,更重要强调终身学习。(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8.文段中至少用了两种论证方法,这两种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
9.将“走向网络”和“发现核糖核酸”填人第①段中的横线上,前面横线应填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后面横线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根据上下文,第④段中横线上应填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作者认为二十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并简要列举了几项重大科技成果;二十一世纪更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根据你的想象,二十一世纪将有哪些重大发明成果?请你仿照文中对二十一世纪成果归纳的排比句式列举几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7分)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工作,立即迎养成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的走了。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在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房 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的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名誉,什么样地位,什么幸福 ,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我母亲的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我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永久的悔”。
12、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2分)
13、用具体的事例解释:“子欲养而亲不待”。(3分)
14、作者说:“我后悔,我真的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如果可以选择,你认为作者会放弃求学而待在母亲身边尽孝吗?为什么?母亲会允许他这么做吗?(3分)
15、这一段使我们联想到唐代一位诗人的作品,请写出来并写出作者及题目。(3分)
16、结尾只有一句话:“这就是我“永久的悔”。请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
17、季羡林对母亲的悔是这样的刻骨铬心,母爱是无私和伟大的,你想对你母亲说些什么呢?(不少于20个字)(3分)
三、作文(50分)
有哲人云:人,因梦想而伟大。美国黑人领袖马丁 路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梦想黑人与白人一样平等、自由;国父孙中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毕生都在实践推翻几千年来禁锢中国人民的封建帝制的梦想;邓小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亲手设计的强国梦真的让十几亿中国人强大起来。其实,每个人的心灵的天空,都飞翔着梦想的精灵……请你以“梦想”为话题写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ai lu 膺 肆 2、D 3、D 4、B 5、示例: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温度
20~28ºC,风力小于三级,出门的朋友,请带上雨具,下雨路滑,请小心。 6、略 7、(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6)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二、阅读
1、散发、观赏、景象、昏暗 2、唐贤今人诗赋 3、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4. C 5、(1)外界景物好,自己的得而喜;(2)外界环境坏,自己的失而悲。6.洞庭湖雄伟景色、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两者不同表现在:甲概括描写,乙紧扣朝暮、四季特征具体描写。7、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8、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9、发现核糖核酸、走向网络。 10、.让学生自己学习。 11、.将想象出来的21世纪的科技成果组成一个排比句即可。 12、结尾点题,痛悔自已不该离开母亲爱
13、求学时经济不能独立,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不到大学毕业,母亲去世,这愿望无法实现了。自已有了收入后,母亲永远看不到了。 14、言之有理即可 15、孟郊、《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6、结尾简炼,与题目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总收全文。 17、略
三、作文(略) (222.217.95.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留学巴黎》之课课练
』  下一个『
1992-2006年高考病句题汇编及解析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