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为Ⅰ卷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将卷I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蹩(ié)进 惬(qiè)意 癖(pì)好 自惭形秽(
试题预览
                                                          
唐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本试题分为Ⅰ卷Ⅱ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将卷I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蹩(bié)进 惬(qiè)意 癖(pì)好 自惭形秽(huì)
B.忖(cǔn)度 庇(pì)佑 愀(qiǎo)然 掎(jī)角之势
C.神龛(kān) 悲恸(tòng) 恶劣(lüè) 沆(hàng)瀣一气
D.金钏(chuàn) 饿莩(piǎo) 伫(zhù)立 觥(gōng)筹交错
2.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
A.狼藉 秀颀 布署 冠冕堂皇
B.枭雄 盘桓 寒喧 繁文缛节
C.伉俪 撕打 旌旗 恃才傲物
D.荟萃 暮霭 弩钝 鬼鬼祟祟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我们有许多文化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文化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2月8日在1 : 2落后的情况下,爱沙尼亚老将马丁雷姆不孚众望,上场仅5分钟就以禁区外右脚远射攻破了日本队的大门。
D.先生虽辞世多年了,但他那富含哲理的话语,一直如晨钟暮鼓,时时警醒着我。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
B.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C.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我们所说的中国古代戏曲主要就是指元曲杂剧和明清传奇。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传奇不称“折”而称“出”;杂剧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中各个角度都可以唱;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而传奇不限只 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D.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他的十四行诗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他的戏剧作品多取材于民间故事,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我们学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
“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田园画”
     “山水田园诗”在以“诗”名世的中国,属极重要的诗体。然而学界以往对于山水田园诗的生发勃兴原因,并无一个明确具体的结论。在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由《诗经》时代的“山水比附起兴诗”,到汉魏六朝中期以后的“纯正山水田园诗”。在此过程中,魏晋开始的隐逸之风启发了人们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鲁迅、朱光潜二位先贤已明确感觉到了中国传统诗歌与隐逸文化的关系,然而他们并未对山水田园诗的生发勃兴作出起于隐逸文化的理论归因。从山水田园诗的主创人及发展者来看,陶渊明、谢灵运、嵇康、阮籍、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刘长卿、韦应物等当列其首,而这些人恰恰无一不是隐士或准隐士。正是在他们的带动下,诗歌创作才开始以题材、主题、形式等为突破口,打碎了名教及正统命定的“诗言志”“文载道”的艺术伦理规约,从而达到纯粹自然山水审美的境界。成形后的山水田园诗,从四言、五言到七言,可谓不断发展提高,其品鉴标准也随着人们对“隐逸人格精神”的追求而不断强化。钟嵘在《诗品》中评定诗人诗作时,就明显将那些力求清新自然、返璞归真诗风的隐逸诗人置于中品以上。到了唐司空图,更将体现隐逸人格精神视为诗歌最高境界,他主张诗人应当在创作中追求空灵、恬淡、超逸风格,以便达至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化境。
     山水田园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干。出于建构和彰显隐逸人格精神的需要,隐士准隐士总会尝试更佳的方式和手段,这类似于“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差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魏晋隐逸文化大兴之前,绘画的主干是那些反映帝王仕女、神仙人物、宫廷轶趣及人伦市井的传统画。自魏晋隐逸文化勃兴开始,这种旧局面首先被隐士及准隐士打破,自然山水之美及自我天性之美逐渐成为绘画主题,从而诞生了真正的山水田园画。山水田园画的主创人及发展者深知山水田园画所具有的张扬隐逸人格精神的意义。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此激情的感召下,他们从绘画手法、技巧、题材,直到理论、风格、意境等方方面面,都对山水田园画作了极大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后起的文人画的基础。
                                                           (选自《新华文摘》
5.对“山水田园诗”与“山水田园诗人”相关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水田园诗起自春秋,发展于汉魏六朝前期,形成于汉魏六朝中期。
B.鲁迅、朱光潜二位先贤已明确感觉到了隐逸文化与山水田园诗的源流关系
C.突破了名教与正统思想的禁锢之后,山水诗歌创作从题材、主题、形式等方面达到了纯粹自然山水审美的境界。
D.司空图主张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空灵、恬淡、超逸的风格,这种主张与钟嵘的主张不谋而合。
6.对“山水田园画”相关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水田园”一如“山水田园诗”,与中国的隐逸文化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B.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主干的山水田园画,是在隐士、准隐士打破传统画的旧局面后逐渐诞生的。
C.山水田园画具有张扬隐逸人格精神的重要意义,其艺术价值远胜于那些以帝王仕女、神仙人物、宫廷轶趣及人伦市井为题材的传统画。
D.山水田园画的出现,是隐士准隐士尝试更佳的方式和手段的结果。
7.对下面四着诗的内容进行想象和推断,其中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首是 (    )
A.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B.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D.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是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叔终善遇之 善:善良
B.鲍叔知其贤 知:了解
C.常与鲍叔贾 贾:商人
D.仓廪实而知礼节 实:果实
9.下列句子不能表现鲍叔能知管仲的一项是(3分)
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B.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办焉。鲍叔遂进管仲。
C.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D.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10.下列原对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管仲年轻的时候,曾经与鲍叔牙一起游玩,鲍叔牙知道管仲有才能,管仲贫困,常常欺骗鲍叔牙,可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
B.等到公子小白做了齐桓公。管仲被囚禁。在这时,鲍叔牙却把管仲推荐给了齐桓公。
C.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后,甘愿使自己的官职处在管仲之下,天下之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却都称赞鲍叔牙能知人。
D.管仲在齐国任丞相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治国措施,流通货物,积蓄财物,把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译文:                                                               
   (2)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蟾宫曲  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1)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人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
                                                                                
                                                                                
   (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1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              。              ,                 。
                               ,                     。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渔舟唱晚,
                        ;               ,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人间鲁迅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青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的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示,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重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独站着作战的晚处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谅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成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注)。 
    平凡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的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对于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字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的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些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感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了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注:奥林匹斯:希腊东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
14.文章开头“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是产生巨人”是什么意思?(6分)
                                                                                
15.指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分)
   “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不超过30个字)
                                                                                 
   “铺垫与厚饰”:(不超过10个字)
                                                                             
16.用文中的话简要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在文中作者说“鲁迅是巨人”,是因为:
        ①                                                                       
②                                                                       
③                                                                      
   (2)作者又说“鲁迅是‘人之子’ ”,是因为: 
        ①                                                                       
②                                                                       
③                                                                      
17.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相照应的语句。(4分)
   “宗教式的膜拜”:                                                             
   “最有份量的东西”:                               &n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潍坊市高二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大连市24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