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及答案(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4分)上善若水厚德载物2.读下面的语段,完成⑴⑵⑶题。(3分)北方的冬是空灵的。它拒绝花草的装点,不为五谷折腰,更无需果香扬名。它以冰为品格,用雪作魂魄,铮铮铁骨,铿锵气慨。它让群山安静,让河流驻足,让
试题预览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4分)
 上  善  若  水            厚  德  载  物   
                                       

2.读下面的语段,完成⑴⑵⑶题。(3分)
北方的冬是空灵的。它拒绝花草的装点,不为五谷折腰,更无需果香扬名。它以冰为品格,用雪作魂魄,铮铮铁骨,铿锵气慨。它让群山安静,让河流驻足,让大地尽情享受甜美的梦。
(1)改正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享:         
(3)语段中“驻足”一词的意思是                。
3.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也许我们今生今世不会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巨富,也不会拥有黛安娜那样的盛名,
       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在某一方面有所作为的人。我们       不放弃人生的追求,真诚地奉献,       会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A.因为    既然    就           B.但      只要     就
C.但      只有    就           D.也许    既使     也
4.在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所写语句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2分)
禾苗感激沃土,才有饱满充实的成熟;绿荷感激细雨,才有卓然独立的高洁;
                       ,                              。
5.下面两个句子中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2分)
(1)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2)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爱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6.名著填空。(3分)    
法国作家                写的《名人传》,赞颂了三位名人为艺术创作顽强奋斗的精神。               克服耳聋等困难,创作出伟大的音乐;米开朗琪罗倾其毕生精力在               领域追求着真、善、美;托尔斯泰用文学作品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7.重阳节前夕,学校号召同学们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可妈妈不赞同你参加这次活动,她认为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没有意义。此时,你该如何说服妈妈?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不少于30字。(2分)
         


        
8.请按原文填空。(3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2)                       ,天涯若比邻。
(3)落红不是无情物,                          。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                       ,甲光向日金鳞开。
(7)山重水复疑无路,                          。
(8)长风破浪会有,                             。
(9)孟子主张国君应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它发展为“                 ,                 。”表达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10)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并借此与朋友互勉。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
C. 《蒹葭》《关雎》都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D.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
二、阅读(满分60分)
(一)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0—13题。(10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选自语文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
[乙]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⑤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⑦。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   ②值:遇到。   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④败:毁坏,舍弃。  ⑤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   ⑥止:停留。⑦全:保全。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不忍委之                    (4)遂班军而还           
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12.请概括出[乙]文所写的故事。(2分)


13.[甲] [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                 的思想。(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4——19题。(20分)
竹    篾
①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②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了——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③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这会儿,他只穿了个有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④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⑤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样美妙的竹篾。尽管我意识的平面上只是想跟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⑥我终于将那根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感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个蛇。
⑦ “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⑧那一刻,我惊惶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⑨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⑩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⑪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而误踩上的可能性挺大的呀!
⑫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⑬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⑭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⑮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紧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16)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17)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18)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19)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20)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选自《走过心灵的脚步没有声音》    作者左建明)                            
14.选文以“竹篾”为题,“竹篾”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15.从选文第(17)-(20)段所写的内容中,你能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我”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3分)



16.读选文第⑮段画线语句,说说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3分)



17.选文中的“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4分)  


18.选文中有许多极富表现力的语句,请你摘抄其中的一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它的表达效果。(4分)



19.你是否同意30年来“我”对自己所犯过失的态度?请说明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0——24题。(18分)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纸质媒体有很多优点:一是反射式,视觉感舒适;二是亮度高;三是反差大,分辨率高,看每一个字都特别清楚;四是视角广。另外,图文印刷后有永久性,印刷上去之后不再耗电和油墨。最后一点是纸质媒体轻便,可卷曲。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缺点。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纸质阅读,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习惯。
②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屏,反差程度较低,亮度也不是很好。
③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电子纸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原理发明而成。在电场的作用下,黑白两种不同的颗粒不停运动,当白色的颗粒上升到上表面时,所有的环境光照射到上表面被完全反射,这样就形成了白色的状态,也就是纸的状态;当交换电极后,两种颜色的颗粒会交换位置,这样白色的颗粒就可以到下面去了,黑色的颗粒就到上面,光被黑色的颗粒全部吸收,结果就导致黑色,也就形成了黑白显示。另外,在上表面也可以有混合的状态,两种不同的颗粒成比例的混合,这样可以形成黑白及有灰度层次的不同颜色。
④目前的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并且初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亮度和分辨率较高,可在自然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视角广,可从各个角度阅读;重量小,便携。适合移动阅读等。
⑤电子纸还有传统纸张不具备的优点:其呈现的内容不固定,它能随意存取、多次使用大量阅读材料,且便于检索。在电子纸上多次写入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手直接写入,另一种是用复制的方法(包括网络下载)来刷新内容。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纸,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下载各种信息。此外,电子纸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⑥虽然有上述很多优点,但目前电子纸还不完善:一是电子纸不能显示彩色内容;二是不能弯曲、折叠;三是其内容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并实现版权保护,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⑦电子纸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例如,用电子纸阅读报刊,可以更及时,阅读的种类可以更多,就像许多报刊都随时带在身边一样。而阅读传统报刊在时间上不够及时,我们必须等报刊邮递到手上,或是摆上报摊才能读到,对那些身边没有的报刊,我们就无法阅读。用电子纸阅读不用带沉重的书包,下载非常便捷,电子纸天生的放大功能也会使它受老年人和有视觉障碍的人的青睐……这种新技术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例如,大大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大大减少发行和运输的费用等。可以想见,电子纸会翻开数字化生活的崭新一页。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作者李莉莉)
20.选文第③段加点的“上述问题”指的是哪些问题?请分别概括回答。(2分)


21.选文第④⑤两段的说明内容联系紧密,但又各有侧重,请概括回答两段各侧重说明  什么。(4分)



22.选文第⑥段中加点词“目前”不能删去,请你说明理由。(3分)



23.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4.选文运用的是哪种说明顺序?(2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5——29题。(15分)
励志  感恩  奉献
①近来,《人民日报》刊登了几位大学生的感人事迹:
②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谷振丰,毕业时主动要求到地处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他说:“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③上海中医药大学贫困学生孙悦礼,深怀感恩之心,立志报考医学专业,热心义工和公益活动。他说“当医生,能给更多的人减轻痛苦。我要把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别人。”
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冯圣兵,当年发起成立“圣兵爱心社”,8年间,爱心社通过卖报纸、收集废品、义卖商品及接受捐赠等方式,筹资帮助农村贫困家庭高中生近200名,其中90%步入了大学殿堂。
⑤上述三个故事,反映出当代优秀大学生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融入民族振兴的伟大洪流,在投身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又着眼现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⑥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多属“独生”一代,在长辈的呵护中成长,吃穿用住基本不愁。身处宽松的成长环境,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有的大学生习惯于接纳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却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社会;有的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⑦唐代诗人李贺诗云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大钊也曾经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从“五四”运动革命青年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挺身救亡,唤醒民众,到无数热血青年心潮澎湃,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寻求真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旅居海外的华侨青年放弃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贡献才华,到近年来涌动的海外学子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归国热”……一代代有志青年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上洒下青春的热血与汗水,继续属于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在神州大地上挥写青春的华章。
⑧远大的理想,感恩意识与奉献精神都是今天的青年人不可或缺的,都需要我们注重养成,自觉践行。只有志存高远,懂得感恩,学会奉献,我们才会真正领会责任,回报社会,关爱他人,我们的社会才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多一份和谐和温暖,多一份真诚和团结。
⑨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未来呼唤着一代代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的青年人。新一代青年人应当更好地认清责任和使命,把握理想与现实,进而在祖国的需要里找到人生的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价值,在火热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样,我们的祖国必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陈不红)
2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26.第①-②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7.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28.请概括选文第⑧段论述的内容。(3分)


29.下面两句名人名言哪个更适合做本文的论据?为什么?(3分)
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三、写作(满分60分)

30.在下两题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 题目:我把        留在                     
(二) 一位著名画家在一张白纸中间画了一个黑点,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在他眼里却弥足珍贵。朋友不解地问:“为什么你每天都看这幅画?那不过是个小黑点。”画家意味深长地说:“生活犹如这幅画,白色是生活中的快乐,而小黑点就是生活中的烦恼。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快乐,人们往往视而不见,却对一个小黑点盯住不放,耿耿天怀。”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不只看烦恼和快乐时如此,看别的也常常如此。着眼点不同,内心的感受就会不同,整个世界也会不同。请以“着眼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一),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选择(二),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课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符合题目要求,2分;抄错一字扣1分;扣到2分为止,书写极不工整扣1分。
2.(1)“慨”改为“概” (2)xiǎnɡ  (3)停止脚步。(或:停止,停留) 每小题1分。
3.B
4.答案不唯一。内容与被仿句相关,1分;结构与被仿句相同,1分。所写语句内容不符合语境或是病句,此题不得分。参考示例:冰河感激春风,才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5.(1)删除“第一个”或“首先”。 (2)“我爱读书”后面加“的活动”或“活动”。(
6.罗曼•罗兰   贝多芬   雕塑、绘画(或答出其中的一个方面)   每空1分
7.答案不唯一。围绕参加活动的意义说话,1分;语言通顺得体,1分。字数不够扣1分。
8.(1)似曾相识燕归来  (2)海内存知己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屋舍俨然   (6)黑云压城城欲摧   (7)柳暗花明又一村  (8)直挂云帆济沧海(9)先天下之忧而忧,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试卷


上一个『2007年辽宁省中考汉语文试卷(供朝鲜族考生使用)』  下一个『大厂县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