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语文期考试卷(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期考试卷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独处(chù)脉脉(mò)静谧(mì) 浪遏飞舟(è)B、罗绮(qí)倔强(jiàng)熨(yù)帖 声名狼藉(jí)C、隽(juàn)永漫溯(shuò)倾圮(pǐ) 百舸争流(gě)D、恪(kè)守桂櫂(zhào)敛裾(jū)妖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期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运用(30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处(chù) 脉脉(mò)    静谧(mì)  浪遏飞舟(è)
B、罗绮(qí)  倔强(jiàng) 熨(yù)帖  声名狼藉(jí)
C、隽(juàn)永  漫溯(shuò)  倾圮(pǐ)    百舸争流(gě)
D、恪(kè)守  桂櫂(zhào)  敛裾(jū)   妖童媛女(yuàn)
2、下面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寒喧 攸久 翔实 金榜提名  B、侵蚀 笙箫 隐密 行迹可疑
C、皱撷 陶治 两迄 精兵减政  D、蜕变 惦记 沧桑 闲情逸致
3、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小李经过五年的努力,村边的鱼塘已初具规模,他现在可以坐收渔利了。
B、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C、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年龄及婚否限制之后,许多大龄青年励精图治,决心圆大学之梦。
D、尽管他“数理化”成绩很差,但是他在语文课上思路开阔、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其表现总让人过目不忘。
5、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在一些同学对他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也曾使他感到委屈。
C、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条件。
D、国务院发言人赵启正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诚实说明炸我驻南使馆的原因。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成功运用了“以丑为美”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来自美国的庞德。
B、我国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是新诗的优秀作品。
C、普希金被高尔基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其创作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
《上尉的女儿》、《致大海》等诗歌,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D、英国著名的诗人雪莱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
海涅、惠特曼都是美国的著名诗人。
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阳隐去,只偶尔从高山的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发光的手臂。
②各式各样的挖土机、起重机,摇着雪亮的大铲,伸着长长的鹅脖子,腾跳着,吼叫着。
③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④总之,在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里,此时此刻正有多少“葛洲坝”在兴建,有多少新的“三峡”待穿过啊!
A、拟人   排比   比喻   比喻 B、比喻   拟人   夸张   比喻
C、比喻   拟物   夸张   借代   D、拟人   排比   比喻   排比
8、《荷塘月色》一文为了突出渲染清幽静谧的氛围,作者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动静巧妙地统一起来。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C、桥响犬遥吠,亭空人散眠。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之、逢孙、杨孙戍之,亦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C、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以大易小,甚善。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 夜缒而出,见秦伯。      D、 失其所以,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4、对“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件事。
B、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做对秦国有害而对晋国有利的蠢事。
C、烛之武本有求于秦,却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来游说秦穆公放弃灭郑。           
D.烛之武劝说秦穆公不要灭掉郑国而应该去攻打晋国。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有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临危受命,最后,义无反顾地去说秦师。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退秦师后,子犯建议攻打郑国,顿时关系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的大道理,最后才平息战争。
三、翻译、默写及诗歌鉴赏(19分)
16、翻译文中的对话,没有人称的要补出人称。(每句2分,共8分)
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暴涨,有五六氓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不能寻常,①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②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③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④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①                                                      
②                                                      
③                                                      
④                                                   
17、默写(5分,每空一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
②胜似春光,              
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         
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8、19题。(6分)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8、 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景色。(3分)
                                        
                                        
19、 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第一段16分,第二段11分)
(一)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②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③叶子出水很高,④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⑤层层的叶子中间,⑥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⑦有袅娜地开着的,⑧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⑩又如碧天里的星星。⑾微风过处,⑿送来缕缕清香,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⒁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⒂像闪电般,⒃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⒅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浪。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⒇遮住了,(21)不能见一些颜色;(22)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0、对选文第一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⑩/⑾—⒀/⒁—(22)  B、①—④/⑤—⑩/⑾—⒀/⒁—(22)
C、①—④/⑤—⑩/⑾—⒃/⒄—(22)          D、①—②/③—⑩/⑾—⒀/⒁—(22)
21、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层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选文第一段描写的顺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23、给下列的多重复句划分层次,并注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3分)
     ①虽然是满月,②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③所以不能朗照;④但我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答:①        ②         ③      ④(    )   (    ) (    )
24、选文中有两个句子,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请找出这两处,并分别说出它们的好处(表达效果)。(4分)
①                                       
②                                       
25、请说出选文第二段中加下划线的三个字的表达效果(3分)。
泻:                                                
浮:                                     
画:                                      
(二)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26、作者为什么“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文章一开头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原因:                       
  作用:                       
27、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概括一、二、三段所描绘的三幅画面。(3分)
答:第一幅画面:                    
  第二幅画面:                    
  第三幅画面:                    
2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冬天就像一部无声电影,质朴、自然,一个个特写镜头,都流露出了深厚的思想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
B、比喻贴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运用纯粹的文学语言,表现了诚挚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C、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通篇文章中冬天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气氛。
D、文章说:“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这句话既表明了作者对台州冬天的赞美,又表明了作者对家里春天的歌颂。
E、全文以“冬天”为线索,以“冬天里的春天”为主要内容,有力地揭示了热爱和怀念亲属好友的主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强烈的历史意义。
五、语言运用题(9分)
29、不增减文字,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与原句意思相反的一句话。(2分)
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改写:                                                    
30、写出下面两句外交辞令的实际意思。(4分,每小题2分)
①2000年美国新当选的总统布什召见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鲍威尔说:“我想我应该有我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
布什的实际意思是:                  
                          。                                               
②1997年我国“两会”期间,有记者问钱其琛外长:“今年有的部长将访台,您能否成行?”钱其琛回答说:“作为外交部长,我不会访问台湾。”
钱其琛外长再一次强调了:               
                          。                                            
31、依照下面的排比句式,将“读书,能使得……的心”改为“读书,对于……的人……”写三个句子。(3分)
  读书,能使得躁热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得枯寂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得贫瘠的心变得丰富。

改写:                       ;                                                 
                          ;                       
                          。   

答案及答卷
段考答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B D B C B B C

二、文言文阅读 (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14 15
D B C D D

三、翻译、默写及诗歌鉴赏(19分)
16、(每句2分,共8分)
① 他的同伴说:“你是最会游泳的,现在怎么落在后面了?”
② 那个擅长游泳的人说:“我的腰上系着一个装了很多钱的钱袋,所以落在后面了。”
③他的同伴说:“为什么不扔掉它?”
④ 岸上的同伴大声呼唤并斥责他说:“你真蠢,你真浑,人都要死了,要钱还有什么用?”                                    
 17、(每空1分,共5分)
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② 寥阔江天万里霜                 
③ 是渴睡人的眼               
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18、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3分)
19、诗歌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孤独伤感之情。(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16分,(二)11分)
(一)20、( B )(2分)
21、答:荷叶→荷花→荷香→波痕(2分)
22、( A )(2分)
 
23、(3分)①        ②         ③      ④
          (转折 )  (因果 )( 转折 )
24、(4分)①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表达效果:把“缕缕清香”比作“渺茫的歌声”,是嗅觉向听觉的转移。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沁人心脾等),又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②句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表达效果: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得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25、(3分)
泻:以流水喻月光,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        
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二)(11分)26、(4分)原因:因为大家都喜欢冬天吃白水豆腐,不仅吃了暖和,而且像玩儿一样,所以牢记不忘。  
作用:开门见山,揭示段意,总领下文。
27、第一幅画面:父子四人围坐在“洋炉子”旁边吃水煮豆腐的情景。 
  第二幅画面:作者和两个友人月夜泛舟西湖的情景。 
第三幅画面:寂寞的山城中妻儿天真的微笑。 3分)
28、( A )( C )(4分)
五、语言运用题(9分)
29、(2分)改写:他像一支蜡烛,虽然毁灭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30、(4分)
①布什的实际意思是:我将不聘任你担任我的国家安全顾问。 (2分)
②钱其琛外长再一次强调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 
31、(3分)
改写:读书,对于心情躁热的人无异于一帖清凉剂;                                                 
   读书,对于心情枯寂的人无异于一剂润滑剂;
   读书,对于知识贫乏的人无异于一罐营养剂。
         (58.82.37.1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06——2007学年(下)期末模拟试题二』  下一个『高一年级语文限时测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