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标卷)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标卷)语文(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标卷)语文第I卷(共60分)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hàn) 教诲(huì) 情不自禁(jìn)B、畸形(jī) 辐射(fǔ)
试题预览
  200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课标卷)语文

第I卷(共60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共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zhàn) 教诲(huì) 情不自禁(jìn)
    B、畸形(jī) 辐射(fǔ) 得不偿失(shǎng)
    C、膝盖(xī) 机械(xiè) 满载而归(zài)
    D、勉强(qiáng) 允许(yǔn) 称心如意(chèng)

2、根据解说,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________
    霄,“雨”(雨字头儿),与雨或雪有关;宵,“宀”(宝盖儿),与房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霄”。
    B、________藏
    贮,“贝”(贝字旁儿),与财物有关;伫,“亻”(单人旁儿),与人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贮”。
    C、________山涉水
    跋,“足”(足字旁儿),与脚有关;拔,“扌”(提手旁儿),与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跋”。
    D、张灯________彩
    节,“艹”(草字头儿),与植物有关;结,“纟”(绞丝旁儿),与丝有关。横线处应填写“节”。

3、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修改:删去“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C、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4、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
    ①辛弃疾 ②杜甫 ③柳宗元
    ④马致远 ⑤范仲淹 ⑥白居易
    A、②③⑥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⑤⑥

二、填空(共8分)
5、默写(5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1分)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1分)
   (4)《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文学名著(3分)
    《水浒传》是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________、________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任意填写两个),讲述了大闹野猪林、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_____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一个)。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知》中提出的口号是:“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为落实《通知》要求,某中学初三(1)班准备召开“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请做好以下工作。

7、根据下面要求,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要求:
    (1)开场白中要有“阳光体育”和“民族素质”这两个词语。
    (2)开场白中要有与“奥运”相关的内容,如五环旗帜、奥运口号、奥运健儿、
    奥运吉祥物等(涉及一项内容即可)。
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进‘阳光’,迎接奥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8、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发言中用这两则材料引导全班同学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迫切性。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信息,让他们的发言具有针对性。(2分)

材料一
内容
范围 视力不良率
初中生 高中生 大学生
全国 58.07% 76.02% 82.68%
北京市 62.12% 77.88% 86.42%
    材料二
    根据有关部门2005年的调查,北京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持续增长,但肺活
量、速度、力量等却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
增长了50%。
(材料引自有关部门对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报告)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更好地落实《通知》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要求,第二小组的同学制订了一份体育锻炼计划。下面是这个计划的要点,其中有三项内容不符合《通知》中提出的这两项要求,请找出来,并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第二小组阳光体育锻炼计划要点
①每周日组织半天的爬山活动,以弥补平时锻炼时间的不足。
    ②每天到学校或体育场所进行锻炼,要保证一个小时的时间。
    ③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棋类、球类等游戏活动,但时间要限制在一个小时之内。
    ④每个同学要在踢毽、跳绳、跑步、跳远、打球等项目中选择至少两项进行锻炼。
    ⑤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严格训练,争取达到或超过学校甚至区运动会的比赛记录。
    ⑥利用体育课或课余的时间,向体育老师请教自己所选定的运动项目的训练要求。
     计划中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是:第______项、第______项、第______项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10—13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①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余]有版本写作“馀”。
10、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______
    (2)欣然规往 规: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才通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扶向路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晶莹的泪珠》,完成第14—16题。(12分)
晶莹的泪珠
陈忠实
    ①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去。
    ②我要求休学一年。
    ③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获准以后便推开了门,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拿着木杆蘸水笔在一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④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然后拿起我的申请书看着。她很快看完了,抬起头来问:“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⑤“就是的。”
    ⑥“不休学不行吗?”
    ⑦“不行。”
    ⑧“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⑨“亲戚……也都穷。”
    ⑩“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11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计划: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零花钱。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12她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用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我看着那双充满忧郁的眼睛,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她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不知道她的姓名。我便说:“老师,没关系,我年龄小。”她说:“白白耽误一年多可惜!”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我的心情忽然灰暗起来。我没有开口。
    ○13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糨糊,贴在公文存根上。
    ○14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叮嘱道;“装好,别丢了。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15我把那张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了口袋。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忽然听到背后一声“等等”,她跟上我,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我忽然心情很不好受,在争取得到了休学证书后,我很不愿意看见同班同学熟悉的脸孔,便低了头匆匆走起来,凭感觉可以知道她也加快了脚步,几乎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16校门外拥来一拨偏远地区的学生,熟悉的同学便连连问我:“你来得早,报到了吧?”我含糊地笑笑就走过去了,想尽快远离正在迎接新学期的洋溢着欢乐气氛的学校大门。她又喊了一声“等等”。我停住脚步。她走过来拍了拍我的书包:“别把休学证书弄丢了。”我点点头。她又安慰我说:“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17我抬起头来,猛然看见那双睫毛很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瞬即垂下头避开她的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着劲儿说:“老师……我走咧……”
    ○18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19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睫毛上滑落下来,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我再次虔诚地向她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了。
    ○2025年后,父亲在弥留之际,对坐在他身边的我说:“我有一件事对不住你……”
    ○21我惊讶得不知所措。
    ○22“我不该让你休那一年学!”
    ○23我浑身颤栗,久久无言。我高中毕业名落孙山,回到乡村,陷入无边无际的彷徨苦闷,那时我曾经猴急似的怨天尤人:“全都倒霉在休学那一年……”我1962年毕业恰逢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月,高校招生名额大大减少,我们班剃了光头,四个班也仅仅考取了几个人,而上一年我们学校有50%的学生考取了大学。父亲说:“错过一年……让你错过了20年……而今你还算熬出点名堂了……”
    ○24我猛然想起休学那年,出校门时那位女教师溢满眼眶又流挂在鼻翼上的晶莹的泪珠。我对已经跨进黄泉路上半步还向我忏悔的父亲讲了那一串泪珠的经历,父亲听后喃喃地说:“可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女先生哩……”
    ○25我今天把40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今,各种欲望膨胀成一种强大的浊流冲击着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人的心扉,我企望自己的泪泉,如女教师那饱含晶莹泪珠的泪泉,不至于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选自陈忠实散文精选集《关于一条河的记忆》,有删改)
14、阅读第①-○14段,请你用词语概括女教师在给“我”办休学证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4分)
 

15、结合第○20—○24段内容,体会作者写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我”所说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文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0字)(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8分)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大约有13.86×1017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每升水中含氯量小于1克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0×1014立方米,仅占淡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绝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增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比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继续。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1/4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到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17、阅读第①段,说出“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所反映的哪两个问题?(4分)
    材料一
    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
    我国政府已将“南水北调”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比较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内容,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创新不言败》,完成第20—22题。(7分)
创新不言败
    ①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因素。创新作为探索性实践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要想实现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②对于创新者而言,要正确地看待失败。在创新的过程中,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沉醉于成功的辉煌,往往可能停歇前进的步伐;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就不能把握成功的机遇。当年,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不易烧断的灯丝,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没能成功。当许多人为他的失败而叹息时,爱迪生却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找到了一种不符合要求的东西罢了。经过不懈的努力,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电灯,用科技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③爱迪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失败与成功,总是相对的、辩证的。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成功的创新者懂得成败的辩证法,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道理,在创新的过程中,一时一事的失败是常有的,只有不屈不挠,才能够走向胜利。
    ④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因为创新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
    ⑤创新之路充满艰险,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王安石曾经说过,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应当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的豪气。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⑥创新是创业者的追求,自信自强是创新者的选择。自信,才能鼓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自强,才能激发上下求索的潜能。自信不是自负,自信者有自知之明,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逞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
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希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呼唤创新。
20、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述“创新不言败”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常用语(成语、俗语等均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60分)
六、作文(60分)
  23、题目: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第I卷 (共60分)
-、本题共8分,每题2分。
1、 C
2、 D
3、 B
4、 A

二、本题共8分。
  5、(1)答案:病树前头万木春      (1分)    
 (2)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      (1分)
   (3)答案:千里共婵娟    (1分)
   (4)答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共2分。共两空,每空1分)
 6.答案示例:
   鲁智深  林冲  拳打镇关西
   (共3分。共三空,每空1分)
三、本题共8分。
 7 答案示例: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始了。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努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看,福娃正在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让我们和福娃一起,迎接奥运,走进阳光,走向明天。

  8 答案示例:
   从材料一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材料二提取的信息:北京市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   
(共2分。共两条信息,每条l分)                  
  9 答案:① ③ ⑤
   (共3分。共三空,每空1分)
四、本题共9分。
  10 答案:D    (2分)        
  11 答案:(l)邀请   (2)计划;打算    (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l分〉
  12 答案:(1)仅容一个人通过。      !       (2〕就顺原路回去。
    (共2分。共两道小题,每小题l分)
  13答案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祧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④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共3分。共四项内容。答出三项即可,每项1分)
五、本题共27分。
〔-}12分             
  14  答案示例:
诧异  忧郁  惋惜  担忧
    (共4分。共四空,每空1分)
15 答案要点:①表达父亲对当年自己决定的后悔。②引发“我”对女教师的回忆。
        ③表现当时女教师劝“我”不要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上一个『高二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下一个『岳阳楼记练习题(含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