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热身训练试卷第Ⅰ卷(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婢女碑文睥睨大有裨益稗官野史B.骑士旖旎崎岖倚老卖老绮丽多姿C.泥淖桂棹悼念绰绰有余卓尔不群D.竣工穿梭险峻怙恶不悛英俊潇洒2.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学批评领域,历代评论家无不将刘勰的《文心
试题预览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07高考语文

热身训练试卷

第Ⅰ卷(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婢女    碑文    睥睨    大有裨益    稗官野史
B.骑士    旖旎    崎岖    倚老卖老    绮丽多姿
C.泥淖    桂棹    悼念    绰绰有余    卓尔不群
D.竣工    穿梭    险峻    怙恶不悛    英俊潇洒
2.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学批评领域,历代评论家无不将刘勰的《文心雕龙》奉为圭臬。这次我也买了一本,打算好好研读一番。
B.我的专业并不在社会学研究方面,我的专业研究方向是艺术,对贵单位要我出任社会学系主任一职,我只能敬谢不敏了。
C.西欧各国风景如画,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我对那里久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D.我的这位同事平时总是显得高深莫测,这次与我共居一室,作了一次酣畅的长谈,终于使我看到了他为人的真诚的一面。
3.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注重实效,不盲目攀比;要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B.正在中国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愿意充当进入中亚市场和能源领域的运输线。他说:“我们有兴趣为中国建设一条贸易和能源走廊提供一切方便。”
C.信息产业部21日启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一年,全面治理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上违法不良信息,倡导网络文明。
D.考古人员在河南省内黄县南部渠庄镇三杨庄北的黄河故道中,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汉代农田和庭院建筑,经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两年的发掘和勘探,目前已有七处庭院基址得到确认。
二、(12分)阅读下文,解答4-7题。
中华人在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早期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太极说”;西方人在其生命形态和文化形态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影响深远的“伊甸说”。正是“太极说”与“伊甸说”分别构成了中西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母结构”,即源头性总体构架。“太极说”实乃哲学层面上的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互动互生的动力构架;“伊甸说”则是神学层面上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设定的众生框架。前者认为天、地、人(“天”、“地”、“人”均为哲学范畴)互生、互大;后者认为上帝单向度创造宇宙人类与人类单向度被创生,同时人又为万物的主宰,人类是宇宙万物中惟一的一个中心“主体”。
在思维方式上,中华人重整合,重悟性,西方人重分析,重实证;在对自然的认识上,中华人重万物的灵性,西方人重万物的物性;在对人自身的态度上,中华人重人的身与心的协调性,西方人重人的肉体与灵魂的相悖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人强调人对自然的亲和性,西方人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华人强调人的人格修养,西方人强调人的个性张扬;在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上,中华人是宗教式的,西方人是纯宗教的。 
对于人类自我或曰人格问题框架,在古代中国孔子最先给了明确的表述。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知之”、“好之”和“乐之”三元结构,相当于西方自我即人格论中的“理性”、“激情”和“意志”三元结构。只有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与审美活动进入理想的境界。庄子也这样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名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这番话,几乎将理性(成理)、情感(大美)和意志(明法)三元结构进行了完美的统一。
中华美学中的自我人格三元结构“合命题”思想,源于伏羲“易”创世说。正如《系辞传》所阐释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中的“观天”、“观地”、“观人”不仅是伏羲八卦的由来,而且本身就是一种通观天地人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大审美观。这种大审美观,实现了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法论的高度辩证统一,成为一种大观照、大智慧、大运作的精神实践活动。反观整个西方哲学包括美学,虽经苦苦探索,至今仍未能真正走出理性何以规定经验、经验何以掌握整体的两难境地。 
4.对“太极说”和“伊甸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太极说”与“伊甸说”分别构成了中西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源头性总体构架,即“母结
  构”。
B.“太极说”认为天、地、人三位一体互动互生;“伊甸说”认为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
  一体,上帝单向度创造宇宙人类,人类单向度被创生。
C.“太极说”属于哲学层面,“伊甸说”属于神学层面。
D. 中华“太极说”主张“天人合一”,西方“伊甸说”认为“天主宰人”。
5.对中西比较内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人重整合,重悟性,重灵性;西方人重分析,重实证,重物性。
B.中华人反对人对自然的征服,西方人反对人对自然的亲和。
C.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中华人特别重视人的人格修养,而西方人特别重视人的个性张
  扬。
D.中国古人很早就实现了审美本体论与审美方法论的高度辩证统一,而西方至今仍未能真
  正走出理性何以规定经验、经验何以掌握整体的两难境地。
6.下列对文章内容整合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人与西方人在审美母结构层面上的差异对中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心理
  影响深远。
B.由于生命意识和审美意识上的主要差异,中西方各自生成和发展出了不同特点、不同形
  态和不同范畴体系的美学思想。
C.中华古老的《易经》无论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美学的角度看,都可以为解决当代西方
  哲学、美学难题提供求解的途径。
D.中华美学儒道两家的审美观完全一致。
7.下列对原文涉及的话题进行探究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西文化在各自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发展,长期缺少密切的沟通,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B.中西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西双方需要在沟通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C.当代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科技与艺术、理性与情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与日俱
  增的矛盾,给中华通观天地人的大审美观的更新与拓展带来了良机。
D.孔子的“知之”、“好之”和“乐之”,三者是一种并列关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魏收,字伯起,巨鹿下曲阳人也。初除太学博士。收下笔便就,不立稿草,文将千言,所改无几。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深奇之,白帝曰:“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侍郎,寻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天保二年,诏撰魏史。初帝令臣各言尔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成《魏书》。”故帝使收专其任。帝敕收曰:“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收于是部通直常侍房延佑、司空司马辛元植、国子博士刁柔、裴昂之、尚书郎高孝干专总斟酌,以成《魏书》。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备一代史籍,表而上闻之。修史诸人祖宗姻戚多被书录,饰以美言。收性颇急,不甚能平,夙有怨者,多没其善。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初收在神武时为太常少卿修国史,得阳休之助,因谢休之曰:“无以谢德,当为卿作佳传。”休之父固,魏世为北平太守,以贪虐为中尉李平所弹获罪,载在《魏起居注》。收书云:“固为北平,甚有惠政,坐公事免官。”又云:“李平深相敬重。”时论既言收著史不平,文宣诏收于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前后投诉百有余人,云“遗其家世职位”,或云“其家不见记录”,或云“妄有非毁”。收皆随状答之。范阳卢斐父同附出族祖玄《传》下,顿丘李庶家传称其本是梁国蒙人,斐、庶讥议云:“史书不直。”收性急,不胜其愤,启诬其欲加屠害。帝大怒,亲自诘责。斐曰:“臣父仕魏,位至仪同,功业显著,名闻天下,与收无亲,遂不立传。博陵崔绰,位止本郡功曹,更无事迹,是收外亲,乃为《传》首。”收曰:“绰虽无位,名义可嘉,所以合传。”帝曰:“卿何由知其好人?”收曰:“高允曾为绰赞,称有道德。”帝曰:“司空才士,为人作赞,正应称扬。亦如卿为人作文章,道其好者岂能皆实?”收无以对,战栗而已。但帝重收才,不欲加罪。时太原王松年亦谤史,及斐、庶并获罪,各被鞭配甲坊,或因以致死,卢思道亦抵罪。然犹以群口沸腾,敕魏史且勿施行,令群官博议。听有家事者入署,不实者陈牒。于是众口喧然,号为“秽史”,投牒者相次,收无以抗之。时左仆射杨愔、右仆射高德正二人势倾朝野,与收皆亲,收遂为其家并作传。二人不欲言史不实,抑塞诉辞,终文宣世更不重论。又尚书陆操尝谓愔曰:“魏收《魏书》可谓博物宏才,有大功于魏室。”愔谓收曰:“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古。但恨论及诸家枝叶亲姻,过为繁碎,与旧史体例不同耳。”收曰:“往因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支流。望公观过知仁,以免尤责。”帝以魏史未行,诏收更加研审。收奉诏,颇有改正。及诏行《魏史》,收以为直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其后群臣多言魏史不实。
                                             (《北齐书•魏收传》)
8.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初除太学博士    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B.寻典起居注      数典而忘其主 
C.李平深相敬重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D.诏收更加研审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9.下列各项既表现魏收修史态度不公又与群臣否定《魏史》的例证有关的一项是                                                     
A.固为北平,甚有惠政                 司空才士,为人作赞,正应称扬
B.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       及斐、庶并获罪,各被鞭配甲坊
C.高允曾为绰赞,称有道德             此谓不刊之书,传之万古
D.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         博陵崔绰,位止本郡功曹
10.下列各项对文章相关信息的概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魏收很有才华,年轻时就为当时人所钦佩。他独自编纂的《魏书》掺杂了私人的恩怨,对自己的祖宗亲戚好友隐恶扬善,对自己关系疏远的人评价多有所出入,因此这部史书被称为“秽史”。
B.由于众人对《魏书》的批评十分厉害,皇帝大怒,亲自追究此事。但皇帝爱重魏收的 文才,不想对他加罪,反而处罚了批评得特别厉害的王松年、卢斐、李庶、卢思道、杨愔、高德正等人。
C.魏收修撰《魏书》本来具有很好的基础:他先前就写过皇帝的起居注,编修过国史,又参考收集了许多散佚的遗文,加之朝廷的支持。但最终《魏书》没能修成一部信史,他是有极大的责任的。
D.由于魏收不肯听从众人的意见,纠正《魏书》的错误,致使《魏书》一直放置秘阁,外人无由得见。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初帝令臣各言尔志,收曰:“臣愿得直笔东观,早成《魏书》。


(2)初收在神武时为太常少卿修国史,得阳休之助,因谢休之曰:“无以谢德,当为卿作佳传。”


(3)帝曰:“司空才士,为人作赞,正应称扬。亦如卿为人作文章,道其好者岂能皆实?”收无以对,战栗而已。


12.阅读下面这两首写梅的诗歌,解答后面的问题。(8分)
王元章倒枝梅画        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落梅             陆游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节气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1)借所咏赞之物抒发自我怀抱,同时对社会世俗亦有所批判,是历来诗文常用的手法。请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这两点的。



(2)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有哪几点?不同之处有哪几点?



13.名句名篇默写:(6分)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3)达则兼济天下,              。                       (《孟子•尽心上》)
 (4)勿以恶小而为之,                。                   (陈寿《三国志》) 
五、(2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解答18-21题。
感悟风陵渡   郑彦英
    我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就已经在头脑中勾画出风陵渡的模样,甚至我已经在小说里3次写到风陵渡,却还没有真正见过风陵渡。  
    前年5月1日,我站在壶口黄颜色瀑布的东面,看着犹如脱缰烈马奔腾咆哮磅礴南下的黄河,禁不住联想到了风陵渡,想象着风陵渡的模样。  
  既为渡口,水势不应这般凶险,应该稍微缓一些,但水面又不能太宽,否则难以为渡。既不能宽,水就会急,加上要拐那么一个几乎直角的弯,迎水的岸壁,就应该是陡峭坚硬的岩石,最初迎水的地方,肯定飞溅起很高的浪花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彩虹,而渡口,不会在急弯处,应是在急弯之上或之下。  
  有了这般联想,我自然对一睹风陵渡的风采,增加了几分迫切感。  
  车已经开了两小时30分,按照计算,风陵渡的急弯处就应该出现在我的视野了,我的双眼就一直注视着前方,期待着那坚硬的峭壁的出现,期待着那飞扬的黄色水雾和金色的虹,但眼前的路面一直平坦着,只在遥远的西边,有起伏的黄色,那不应该是山,更不会是坚硬的峭壁,而应该是丘陵。我就闭住眼,期望听到波涛撞击岩石的声音。  
  “这里就应该是风陵渡了。”身边的孟政委说。  
  这怎么会是风陵渡呢?!坚石在哪里?峭壁在哪里?急浪在哪里?水雾在哪里?还有虹,彩虹在哪里?没有,全没有!只有漫无边际满眼满世界的黄水!  
  也许是我过去对风陵渡的设想太过于雄险峻奇了,所以面对着平展展铺在道路北面的黄河,我的眼里和心里一片茫然。  
  不但没有峭壁,不但没有坚石,反而是可以冲刷裹带的黄土地阻挡住了黄河,阻挡黄河的不是坚硬,反而是柔软,柔软的黄土让黄河悄然地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和柔软同时的还有宽阔,这是一种近乎无垠的宽阔,面北而望,就见河面宽阔得几乎没有边缘,我也确实没有看到边缘,只看到了浩淼的黄颜色水气。  
  奔腾咆哮的黄河如脱缰的野马狂奔南下,万钧之力从狭窄的晋陕大峡谷呼啸着冲锋而出,在风陵渡无垠的宽阔面前,在黄土地无限的柔软面前,无处可冲,无处可撞,泄了气一般分散开来,分散得连声响都没有了,分散得如朦胧的夜色一般温柔,温柔得让你不可以理解处在壶口瀑布的黄河。  
  正因为我们对于风陵渡的想象和面前的风陵渡之间巨大的差距,我和孟政委坐在黄河边西下夕阳的余晖里,禁不住感慨万千。  
  我想到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孔子问:“何谓柔能克刚?”老子没有回答他,只是将他的嘴张开。于是,孔子看到了老子掉了门牙的光秃秃的牙床,还有致使坚硬的门牙脱落的柔软的舌头。  
  有一句古语:两兵相争,勇者胜。  
  我想这句古语大概应该改写为:两兵相争,智者胜。  
  风陵渡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宽阔来迎击黄河,而是勇敢地用自己黄土的身子去阻挡黄河,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黄河巨大的浪涛冲刷着,不断地坍塌,随后被黄河冲走。所以平坦宽阔就是风陵渡的胸怀,不阻不挡避其锐气是风陵渡的智慧。  
  古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不正是勇敢地向自己内心的虚荣和世俗的目光挑战,不正是对自己雄才大略的坚信么?!  
  所以真正的勇,绝不是匹夫之勇。只有勇于战胜自我的人,才能征服天下!  
  天已黑尽,风陵渡也静了下来,我们才听见了黄河的涛声,是那种深沉得似乎听不见,却又博大得几乎要将整个世界包容进去的浊音。我不禁想到,这不正是对大气磅礴的勇者的歌唱么?!  
18. 本文题目为《感悟风陵渡》,请说说感悟的内容。(4分)


19.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通过了哪些手法来构建文章的?(6分)


20.文中写到了“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如何理解老子怪异的举动?(5分)


21.读了这篇文章,你又获得了哪些感悟?请选择一点,结合社会实际或自我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随感。(10分)




六、(15分)
18.认真阅读下图显示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部分数据。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我国网上用户最主要的特征是(30字)                                         
从这些数据可知(28字):                                             











19.将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整句。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20.请在“家园”为主语,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写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6分)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家园像慈爱的妈妈,每天都用温暖的手抚摸着你的心灵,无比轻柔。
 家园像庄严的爸爸,每天都用严肃的神情督促你往前走,别停,别停!
 家园像年迈的祖母,每天都用期盼的眼睛盼望孙儿归来,好重温天伦之乐的温馨。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  [德国]尼采
人生乃是一面镜子。
在镜子里认识自己,
 要称之为头等大事!
                               哪怕随后就离开人世!(钱春绮 译)
请以“认识你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A项读音分别是bì,bēi,pì,bì,bài;B项分别是qí,yǐ,qí,yǐ,qǐ;C项分别是nào,zhào,dào,chuò,zhuó;D项分别为jùn,suō,jùn,quān,jùn)
2.C[A项中“奉为圭臬”意为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做准则。“圭臬”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比喻准则或法度。B项中“敬谢不敏”系婉词。谢,辞谢;不敏,没有才能。以自己能力不够而恭敬地推辞。常用来客气地表示拒绝做某件事。C项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的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对象只能用于人。D项中“高深莫测”常用来形容人故弄玄虚,使别人难以看透他心中所想。这几个成语都有较浓的文化色彩。平时注意文化积淀的同学理解这些成语当不太困难。]
3.C[A项搭配不当。“不盲目攀比”应与“不搞形式主义”互换。B项成分残缺。“充当”后缺少“中国”。D项前后矛盾。前面说“发现建筑”,后面说“庭院基址得到确认”。发现的应是“汉代农田和庭院建筑遗址”。]
4.D(西方“伊甸说”认为“天主宰人”无依据。原文是“上帝单向度创造宇宙人类与人类单向度被创生,同时人又为万物的主宰”。)
5.B(改变了原意。原文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人强调人对自然的亲和性,西方人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性”,但不能就说“中华人反对人对自然的征服,西方人反对人对自然的亲和”。“强调”是说对某一方面特别看重,而不是因此就走到另一个极端去。)
6. D(不能仅依据本文作者对引述的孔子、庄子名言的阐释就认为儒道两家审美观完全一致。)
7.D(“知之”“好之”“乐之”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的递进关系。)
8.A[A拜官授职。B掌管;典故。C特殊副词,陈代“他”;主持一种礼仪的人。D副词,再;动词,更换]
9.D[请结合原文内容理解。]
10.C[A不是独自编纂; B杨愔、高德正并没有受罚; D魏收还是听从了众人尤其是皇帝的意见对《魏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的]
11.(1)当初,皇帝命令群臣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魏收说:“我希望能在东观秉笔直书著史,早日写成《魏书》。”
(2)当初魏收在(北齐)神武帝时任太常少卿;编修国史,得到过阳休之的帮助,于是,他感激阳休之说:“我没有别的感谢您的恩德,一定替您写一篇好的传。”
(3)皇帝说:“司空是个有才之士,为他人作赞,正应当赞扬。也同你替他人写文章一样,称他好的难道都是事实吗?”魏收无法回答,只是因害怕而不停颤抖。
12.(1)徐诗借梅写出了自我追求纯洁不同于流俗的怀抱,同时批判了社会摧抑杰出人才的不良风气。陆诗写出了自己直面严酷环境决不屈服且极有骨气的怀抱,批判了社会环境的恶劣。
(2)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①都是写梅;②都写了梅的品格。不同之处:①徐诗写的是纸上画的梅,陆诗写的是自然生长的梅;②徐诗中的梅具有洁白的资质,是一株倒枝梅,似乎是迫于世俗而降低了自己的身姿;陆诗中的梅不仅具有凛然坚贞的品格,而且具有自知之明,过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粤教版)』  下一个『湖北省黄冈中学2007年春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