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三诊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三诊考试题(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2007年度下期九年级语文三诊考试题A卷(100分)Ⅰ卷选择题(16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hè)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B.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yǎo)无消息了。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试题预览
  2006-2007年度下期九年级语文三诊考试题
A卷(100分)Ⅰ卷   选择题(16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hè)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B.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yǎo)无消息了。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D.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huī)了。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B.一但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契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C.求知可以作为消谴,可以作为装黄,也可以增长才干。
D.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瑕,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       些伤痕。
②等他的背影   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③但是他(韩麦尔先生)     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④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从这个人面前一步    到那个人面前……
A. 带   走    停    跃           B. 有    走     止    踱
C. 露   混    停    走           D. 夹    混     哽    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B.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
D.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5.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C.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 一箪食,一豆羹    而或长烟一空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D 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 蹴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C 所恶有甚于死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8.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
C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彻.
第Ⅱ卷    (其它类型题  共84分)
三.(共12分)
9.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题2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句:
(2)(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句: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请任选4句填写)(4分)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在水一方。(《蒹葭》)
(4)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6)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11.根据提示填空  (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2)《观书有感》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走进新境界的两句诗:
                                 ,                          。
(3)古代许多诗人都写过有关“秋”的诗歌,请将你积累的关于“秋”的诗句写一句:
                        ,                       。  
(4)                  ,不成器;人不学,                  。
 四.阅读说明文(12分)
爱恨交加说臭氧
  ①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个祸害。
②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③这些臭氧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2005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④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注:百万分之一)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
⑤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前除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
12.写出第①段中加点的“这样”所指代的内容。(2分)

13.根据第②段划线的句子,为“臭氧”下定义。(2分)

14.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中的“几乎”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15.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16.(4分)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
它既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
①“保护伞”比喻:                                                                                                  
②“毒药”比喻:                                                                                
五.作文(60分)
17.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目光;幸福原来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是亲近自然的经历……
题目:幸福原来                
要求:①运用自己最深切的生活体验,从生活中取材,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出真情实感;处理好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关系。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2)根据你对下面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文章。
北大中文系主任谢冕在欢迎新生大会上说道,跻身北大,万里挑一,你们是同龄人中的精英;来到北大,须摘去光环,从头做起。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先潜心做“书呆子”,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
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深切的生活体验,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你最深刻的感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B卷  (50分)
一.赏析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分)诗中“心远”的意思是                               ,在诗中的作用
是                           。
2.(2分)“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2分)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①王公孙
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②宿构;然复③精意覃(tán)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王粲传 》)
注:①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  ②宿构:预先谋划准备。 ③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
3.(1分)用“/”画出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只划两处)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4.(2分)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   (2)一坐尽惊(         )
(3)其强记默识如此(        )         (4)时人常以为宿构(         )
 5.(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译文:
(2)然复精意覃(tán)思,亦不能加也。
译文:
 6.(3分)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7.(2分)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18分)
音乐的灵魂
我们身边不乏有各式的音乐,有体魄健全的人看来,音乐不外是装点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人性的张扬,甚至是一种招徕。
电视画面上那个弱智的周舟,生活近乎难以自理,一旦握起指挥棒,悠扬的乐声随即流淌在棒端,那份怡然自得的神韵,着实让人回味不已。我无法回答是什么力量,使他变得如此的睿智。我也无法解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那个刚出了一盘《光明随想》CD唱片的盲人金元辉,是如何在黑暗的世界里娴熟地演奏钢琴,而且极为出神入化。于是,我便认为是音乐走进了他们的心灵,音乐是有灵魂的。
音乐创造了无数的大家,海顿、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马勒。他们的光辉至今照耀在欧洲大地,照耀在人类的浩宇。多瑙河上的帆船、阿尔卑斯山下的牧场,无一处不传响着大师们创造的经典。美丽的俄罗斯大地上到处可见柴科夫斯基音乐中飞翔的天鹅和一泻如洗的天鹅湖。
音乐是有灵魂的。音乐刻画着人类灵魂的普遍状态。我国古代《乐记》中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从音乐里可以看出各诸侯国的兴亡。所以它又说:(音乐)“本于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本来是用以表达人的心情的,所以它可以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难怪人们听到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天真的“鳟鱼”被渔夫欺骗,捉到了岸上,仿佛也看到自由与枷锁,无邪与欺骗,天真与狡诈,命运的作弄与挣扎。“鳟鱼”的命运,有时不也就是人类的命运吗?
音乐使人陷入哲学的深思。我惊诧于音乐的力量,它隐藏在人类精神家园的深处,不是所有人都能触摸到它。伯牙、钟子期算是历史上知音的最佳代言人,是音乐沟通了两个本不相干的生命个体。人的灵魂深处栖居着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灵魂维系着人类的灵魂。汉代司马迁曾断言:“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音乐“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我们在惊叹音乐的同时,又不能不感喟人类面对艺术的自惭形秽。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的灵性穿透时空,人类搭乘航天飞机飞越外星球,人类把地球与外星人沟通的媒介交给了音乐,也许只有音乐才是地球人最好的表达方式。
有谁能诠释尽音乐,又有谁能读尽音乐。音乐犹如幽灵,钟情于每一个热爱它的人。音乐没有高贵和卑微,贝多芬的悲怆,莫扎特的高贵,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和凄苦……音乐植根于全人类,被寄予着人类的思考,每个民族有自己的音乐,人们用音乐来表述民族精神。西方会因有莫扎特的提琴曲而自豪,东方也会因有刘天华的二胡而欣尉;西方会因有《马赛曲》而热血沸腾,东方也会因《义勇军进行曲》将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透过音乐,我们即可窥见一个民族的全部精神力量。即使跨越千山万水,飘洋过海,音乐最终极的能量没有变。
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上,当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听到他的作品《钢琴家》获得金棕榈奖时,刹那间,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电影中以波兰钢琴家斯波尔曼为代表的犹太人反抗纳粹的命运,其实就是音乐的命运,音乐不会因自然灾难毁灭,更不会毁灭在人类自己制造的灾难里,音乐的精神是永恒的。
音乐,犹如文字般的描绘,画面般的铺展。面对有灵魂的音乐,我们不需任何心服,便也有了一份平和,一份尊重。(选自《现代教育报》,略有改动)
8.(1分)给加点字注音。(1)招徕 (      )         (2)刹那间(       )
9.(4分)弱智的周舟、双目失明的金元辉为什么对音乐会表现得如此睿智而出神入化? 



10.(4分)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从哪些方面表明“音乐是有灵魂的”? 



11.(4分)请具体解释“我们在惊叹音乐的同时,又不能不感喟人类面对艺术的自惭形秽”一句的含义。


12.(2分)仿照“西方会因有莫扎特的提琴曲而自豪,东方也会因有刘天华的二胡而欣慰;西方会因有《马赛曲》而热血沸腾,东方也会因《义勇军进行曲》将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一句的句式特点,再写一句。

西方会                                   ,东方也会                                    .
13.(3分)“音乐本来是用以表达人的心情的,所以它可以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它深入人心引人共鸣。曾经有什么乐曲深深地感动过你?请说出它的名称并简述理由。(不少于40字)



四.名著阅读(4分)
14.(2分)根据课外阅读的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
       下联:                      
15.(2分)某中学图书馆要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从下列名著中自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秦皇岛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六安市城南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考试卷(新课标,人教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