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福田区语文综合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07年高考福田区语文综合训练(高三下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年高考福田区语文综合训练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奇数通缉豆萁放荡不羁犄角之势B.商榷雀跃宫阙声名鹊起生性怯懦C.茁壮琢磨浑浊着手成春擢发难数D.谚语笑靥砚台狼吞虎咽雁过拔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3分)A.西班牙
试题预览
  2007年高考福田区语文综合训练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奇数    通缉    豆萁    放荡不羁    犄角之势
    B.商榷    雀跃    宫阙    声名鹊起    生性怯懦
    C.茁壮    琢磨    浑浊    着手成春    擢发难数
    D.谚语    笑靥    砚台    狼吞虎咽    雁过拔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西班牙、比利时、保加利亚等国政府,连日来纷纷发表公报或声明,两次申明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谴责台湾当局的“台独”行径。
B.狼的顽强的生命是靠与凶狠的公马、凶悍的猎狗、凶残的外来狼群和凶猛的猎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来的。
C.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 ”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 ”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    谓:对……说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                漏且尽,而求壁不可得
A.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                  我数闻壁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C.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壁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2)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2)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10.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2小题作答)(6分)
  (1)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
(屈原《离骚》)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
                                                     (苏轼《赤壁赋》)
  (3)                 ,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白居易《琵琶行》)
  (4)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环境文体
    什么是环境文化?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继发展的文化形态,即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几十年来,环境文化的理念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它的种种弊病,以求摆脱它所造成的种种危机,以绿色取代黑色,以新型的生态工业文明代替传统的工业文明。因此说,生态危机产生环境文化,环境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
大自然不是静态循环而是动态增长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自然法则。自然界中本无废物,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要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环境文化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物质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转变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实现“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便于是循环经济。
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往往建立在对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消耗上。稀缺必导致争夺。为此,西方国家长期致力于开发新能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太阳能飞机、氢能汽车、电动汽车等等。一旦这些可以再生的丰裕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得以成熟,现有的以不再生资源为基础的污染严重的技术体系将抛弃,这对仍沿袭传统工业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是一场灾难。文化理念养育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引导技术发展,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将导致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全面重组。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环境文化惊人地吻合。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从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信道法自然,遵循自然法则,追求天人合一,信奉众生平等,关注生命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以此精神为基础,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医学养生、棋艺茶道,无不展着人与自然的亲合关系,无不表现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明,无不浸润着天地人文的和谐美感。
生态文明是人类未来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的奋发图强在于超越与创新。继承传统,改革维新,是我们的使命。 
11.下列对文章中“环境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环境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其它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不可分离的一种关系。
    B.“环境文化”是指一切有关于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继发展密不可分。
    C.“环境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协调人类的社会关系。
    D.“环境文化”指出,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自然环境进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我们应采取必要措施。
    E.“环境文化”要协调发展社会,就要抛弃传统工业文明,让新工业文明为社会做更大贡献,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面各项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自然界是滑废物的,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这就是说,大自然是动态增长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根本法则。
    B.循环经济认为:要使物资财富持续增长,高消费、高消耗的发展方式,目前仍然是有效的,这值得我们注意。
    C.由于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传统工业文明逐渐产生出严重的缺陷。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它的种种弊端。
    D.导致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全面重组的最主要的间接因素就是文化 
       理念。
    E.环境文化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因此,尊重传统文化是环境文化的当务之急和神圣使命。
13.“这对仍沿袭传统工业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是一场灾难”一句中“灾难”指
的是什么?(2分) 
14.以佛家和道家为例,说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如何体现与“环境变化”的惊人
吻合。(4分) 
四、(15分)
说明: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并完成15-17题,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
    “(一)”或“(二)”。
(一)文学类文本
                       海  龟                      张抗抗
D有一个可爱的3岁女儿,对女儿一向有求必应。他的工作单位离家近两小时路程,为了减少往返.他总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儿在晚上临睡前必要让他讲个故事。一年过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瘪瘪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净。
女儿却不肯善罢甘休,抱着他的膝不肯上床,连妻也哄她不好。
他满心焦虑。虽是周末,晚上他还得赶写一篇文章,研究所的头儿亲自点名让他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言,他将有机会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与才华。
爸爸讲故事呀,女儿纠缠不休。
讲什么呢 他真没有时问。发言关系到对他实际水平和个人价值的确认,听说很快就要评职称了。
他突然记起当天报纸上看到的一则趣闻。当时无意瞟了几眼.现在倒可以用来对女儿随意应付一番。
从前,在一个海岛上……他开始尽量耐心委婉对女儿娓娓道来。那儿的人家家户户养着一种大海龟。海龟像一张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壳和很粗的爪子。那个海岛上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小毛驴,这个人要到岛上另一个人家去串门.就骑着海龟去。海龟最爱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龟背上,用一根细杆子拴上一根绳,香蕉就悬在海龟脑袋上,离它只有几步远,海龟想吃香蕉,就开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够不着,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这样它背上的人就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睡着了。腮上挂着浅浅的酒窝。
他连续昼夜伏笔奋战。发言很成功,获得大家的好评,文章将被收入当年的年会专集。有人私下议论。说他虽是助研,实际上相当于副研究员的水平。
转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时。才想起这一星期忙得昏头昏脑,竟然忘了给女儿准备故事。
出乎他意料。女儿临睡前忽然对他说:爸爸。今天你还讲那个大海龟好不好!
他松了一口气,却纳闷女儿何以对这大海龟如此感兴趣。
……就这样.骑着海龟的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讲完了故事。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同女儿亲近的情绪。他心里实际上还在惦着自己的职称。如果这次能评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工资也可增长几十块钱,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昨天上头又给了他新的任务,他必须在一个月内,译出一部有关w理论的200页的著作,三个月内编出一部新的辞典,六个月内与人合写一部有关w理论的评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这些事。
那骑海龟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 女儿竟然破例没有睡着,眨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着问。
他说,骑海龟的人到地方了以后,就把海龟整个儿翻过来。翻过来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地等它的主人去办完事。再把它翻过来骑它回家。
女儿似还要问什么。他不耐烦地拍拍她的后脑勺,把她交给了妻。
为了不受干扰地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以上任务,真正奠定他在学术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铺盖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图书馆资料室里,不这样做就对不住自己,也对不住领导对他的信任。一个几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顶用的还是他这样的中青年骨干。但无论怎么辛苦,他觉得前面总还有个盼头……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惫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释重负。女儿见到他,目光转向妈妈,那句话没问出来:这个人是谁呀 临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缠他讲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转了几回,终于问:我想起来了,上次你讲的大海龟,后来到底有没有给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给了。女儿却不满意,又问他到底给了几个,他说一大堆,女儿又问是不是每次都给。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职称名额已定,他因年限不够,没有希望晋升;工资不动,住房当然暂时也不能动……他感到浑身骨骼疏松……
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他如果告诉女儿。人并没有把香蕉给海龟吃,对女儿来说未免太残酷了。他不忍心。
15.小说中D未能晋升,“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龟”,D和海龟有共同的地方吗 (4分)
16.小说以形象的手法反映出什么主题 D为什么不把海龟真实的结果告诉女儿 (4分)
17.这篇小说以“海龟”为题,既写了D给女儿讲故事,又写了D评职称的进展情况,有人认为这样写叙述的内容很乱,但有人认为这样安排很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7分) 
(二)实用类文本
                      火中取栗的人              周晗
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的他曾呻吟或叹息着:“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 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不堪磨耐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个体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
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同时,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
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地震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 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
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一样令人震惊。
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
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惟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的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决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本文有删节)
15.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4分)
16.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作者认为,“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试就“不屈和挣扎”,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个人看法。(7分)
五、(15分)
18.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写一段说明介绍的文字。(不少于40字)(5分)                       
19.李青语数外成绩都很好,对写作很感兴趣,常在校刊发表文章。在报选考科的时候,她选择了文史,准备以后报读大学中文系。但这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她母亲认为读法律或财经专业好就业,有前途……
假如你是李青的表姐(表兄)兼好朋友,你怎样说服李青的母亲让她同意李青报读文史类呢?(答案不超过60字)(5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7年龙岗区高三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州市2007届高三语文检测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