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试卷之九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中考模拟试卷之九
(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中考模拟试卷之九(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1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白杨树,你没有婆娑(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B.积雪发出咝咝声,蕴藉(jiè)在雪下的小草已撑破地壳(k†),长出了嫩芽。C.我用手抚它细腻(lì)的绒毛,它也不怕,
试题预览
中考模拟试卷之九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树,你没有婆娑(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
B.积雪发出咝咝声,蕴藉(jiè)在雪下的小草已撑破地壳(k†),长出了嫩芽。
C.我用手抚它细腻(lì)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zhuó)两下我的手指。
D.刹(shà)那间,庞大的火箭笔直上升,隆隆巨响震得整个山谷抖(duǒ)动起来。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伊婷美业坚持“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坚持零投诉的服务方针,在行业内和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丰碑。
B.沿江高等级公路全长81公里,西起仪征青山与南京沿江公路相接,东与泰州引江河的高港桥连接。
C.中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今天向常委会汇报义务教育法草案修改意见时指出:实行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D.有些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语序,像“莫余欺”,“不我知”之类,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了。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些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及心得的独到见解,如何设身处地去领会,非常关键,如果不解此中真意,反会误入歧途,适得其反。
B.在仪征书城的读者见面会上,携《那小子真帅》而来的韩国作者又掀起一阵汹涌的“韩流”,令少男少女们触目伤怀、激动不已。
C.又是烟花三月的时节,朵朵鲜红的桃花含笑枝头,尽态极妍,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和芳香。
D.在清理拆除违法建筑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梳”而不“理”,留下的残垣断壁很煞风景,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被拆的窝棚又在原地纷纷建了起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做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干禄”诗,即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的诗作。
B.“涵虚混太清”一句,是写由于湖水太清澈,空中的一切景物映照在水中,仿佛变成了真实的一样。
C.“波撼岳阳城”一句中,一个“撼”字,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洞庭湖波涛的雄伟气势。
D.“端居耻圣明”一句,是说诗人自己虽然人在乡野,但并不想做隐士而辜负了圣明天子一片求贤济世之心。
二、(5分,第5题2分,第6题3分)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段文字,完成12一16题。(17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接,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既登峰头(指黄山的山峰),一庵①翼然,为文殊院②,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③.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徐宏祖《重游黄山日记》节选)
注释①庵:寺院。②文殊院:黄山寺院名。③天都:黄山天都峰,下文“莲花”.“玉屏风”都是黄山的山峰名。
5、下列语句中的“焉”与“焉知其奇若此”中的“焉”用法、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项是(3分)( )
A.且焉置土石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 D.寡人反取病焉
6、下面句中的“胜”与“真黄山绝胜处”中的“胜”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高处不胜寒 B.射者中.弈者胜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臣不胜受恩感激
第II卷(共73分)
三、(43分)
7、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至于负者歌于途 (2)杂然而前陈者
(3)临溪而渔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俱可手揽 (6)四顾奇峰错列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9、甲文中生动刻画太守外貌特征、醉酒神态的句子是 。丙文中把静态建筑物写活了的一个文言短语(两个字)是 。(4分)
10、改正下列句子中的别字。(2分)
(1)在日本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歪屈历史,粉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华行径。
别字是 ,改为 。
(2)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屡行公民义务。
别字是 ,改为 。
11、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成语填空。(3分)
备选成语:惊天动地、血雨腥风,浩如烟海、卷帙浩繁,阴森可怖、坚如磐石,乘风破浪、一帆风顺,亘古不变、稍纵即逝,悦耳动听、响遏行云。
是谁把二十四桥的洞箫搬上唐诗的马车,匆匆地驶过那青草柔软的呢喃?是谁把禅智山的风光描绘成理想的墓田,编织着那些令人神往的传说?是广陵王______中的刀戟,还是东方朔_______的书卷?是隋炀帝的______的枷锁,还是马可波罗的_______的航船?______的晚风荡漾着邗沟的涟漪,______的吴歌凝聚成蜀岗的风骨…….古城扬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将会给你作出满意的回答。
12、修改下面文段中划线处存在的语病。(3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美,有时候尽管十分短暂,①所以它们留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比如:悄然开放的昙花,稍纵即逝的流星,响彻云霄的汽笛,②雁阵掠过天空,还有跳高划过的弧线……,这一切美好的瞬间,③都能撩动我们无限的遐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照要求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
①屈原《九歌 东君》中有“举长矢兮射天狼”一句。请你据此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与之对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
②扬州大学何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③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__________,__________”的献身精神。
14、根据下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分句。(2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不超过15个字的一句话表述公式:身长=1/2(头长+尾长)。(3分)
16、你喜欢下面这则眼镜广告吗?为什么?(3分)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灵魂,请你窗户安上玻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下面这幅图画和旁边的文字,写出A、B两个人物的名字及其主要性格。(6分)
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A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条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B喝道:“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B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A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B。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A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B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A。叫:“兄弟,俺自从你受官司,又无处救你。打听得你刺配沧州,便来开封府前寻你,却撞见酒保来请两个人,说话,酒家疑心,恐这厮们在路上害你,就一路跟了来。”
A._____主要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主要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共13分)
“四”字怎么了?
邵燕祥
说起来是去年的事了。某市又出了一件“全国第一”,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那天起发放的机动车新车牌,没有尾号为“4”的了。据说,是因为众多的驾驶员、车主们偏爱“6、8、9”等所谓吉利数字。新车上牌照电脑选号遇到“4”,就很沮丧,要求调换。这回好了,当地有关部门干脆从机选号库里删除了所有尾号为“4”的牌号组合,安生了。
当时,我看着报纸上的这则报道,心里想,存折里也见“4”就删吗?嘴里说,这算得上是一条新闻。旁边的人说,你少见多怪了,某大楼早就把4层改称“3层A(或B)”。我没去过这座大楼,不知道14层是否相应地改称为“13层A(或B)”,但问题又来了,“13”,按洋迷信也不“吉利”,据说有家宾馆早把13层改掉了,但不是把13层改为“12层A(或B)”,而是从12层一跳,直接到15层了。
有些人认为避讳“4”字属于迷信,便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据说,他有一次碰上了“1414”这个数码,却能甘之如饴,原来他按照唱歌的简谱来读,发音便是“都发都发”,一家人也皆大欢喜。
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对“死”的畏惧心理,回到了对“发”的心向往之。 说穿了,“4”字,在不少人看来,谐音为“死”。岂但没有文化的“粗人”有这种强迫型的心理病态,甚至不少高学历的“细人”也受到传染。
这个毛病再发展下去,“4”字头的词汇也得重新洗牌。大抵非褒义词可以保留,如“四分五裂”,本来就不是好事;“四面楚歌”,本来就是一盘死棋;“四大皆空”,已置生死于度外;“四不像”,总是涉嫌怪异。而“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通八达”……虽有“四”字,但幸亏已有“八”字给弥补找回;“四舍五入”、“四书五经”只好任其“死”下去了,可名句名言如“四海翻腾云水怒”可怎么办?
没有人否认忌讳“4”是一种小小的迷信,那家报纸在发表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条消息的同时,编者已经质疑——“是人性化举措,还是助长迷信心理”。而过了一天,当地有关主管部门出来声称,这似乎还只是个未见实行的动议。但即使这个新举措胎死腹中,也并不能从根上打消畏“4”如“死”的心理阴影。(选自《中国消费网》,有删改)
18、某单位有辆公车,但该单位从不肯3人同坐,因为该车的车牌号为“1443”。请运用文中的观点对这种现象作出你的评价。(3分)
19、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义。(4分)
(1)这个毛病再发展下去,“4”字头的词汇也得重新洗牌。
(2)即使这个新举措胎死腹中,也并不能从根上打消畏“4”如“死”的心理阴影。
20、为了说明避讳“四”是行不通的,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请一一列举出来。(3分)
21、为了消除大家畏惧“四”的心理,请你从“一”到“十”(除“四”以外)的数字中任选3个数字,写出其都存在着不吉利或者至少不能引起好感的谐音。(3分)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7分)
苹果皮
①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的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写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睛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奶奶又擦了擦眼睛说:“难得你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们尝一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儿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那天我们吃罢吃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扣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苹果皮是苦的。”
⑦“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的脑门说:“你这小鬼头呦……”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22、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三个句子。(3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写作上的作用。(2分)
24、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25、第⑥⑦两段对母子三人嚼苹果皮情景的描写,十分传神而富有情趣。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我”第一次嚼苹果皮,感觉它的味道怎么样?
②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③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情调或氛围?
26、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美好的心灵”的具体含义。(3分)
第III卷(60分)
27、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①标题作文:发生在我们小组的故事
②话题作文:
大海,烟波浩渺,广阔无垠,蕴藏着伟大的力量,人们常赞叹“海是江河的母亲”。而在一次作文大赛中,一位中学生的妙喻“大海的母亲是小溪”,却让一位老作家赞不绝口。很多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会有迥然不同的认识。
请以“换一个角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诗歌不少于25行。
1.A(B腻(lì),C壳(qiàn),D.刹(ch„) 2.“莫余欺”“不我知”之间逗号去掉 3.B(触目伤怀”指看到(衰败等)景象,心里感到悲伤。与句中所叙的少男少女见到韩国作者时的“激动”心情不相符) 4.B(应是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5.A 6.C 7.①背②的样子③到、在④嘱咐⑤都⑥看 8.(1)政务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2)不是这次重来,哪里会了解它奇妙到这样! 9.(1)“屈”改为“曲”(2)“屡”改为“履” 10.血雨腥风 卷帙浩繁 坚如磐石 乘风破浪 亘古不变 响遏行云 11、①“所以”改为“但是”或“然而”,②改为“掠过天空的雁阵”,③将“?”改为“。”;或“能不撩动我们无限的遐思?” 12.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读《格列佛游记》,我们了解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水浒》,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 14.身长等于头长与尾长的和的一半。 15.喜欢。没有直接说出广告的商品,但已用暗喻(或比喻)的手法间接地告诉了消费者,显示了对人们切身利益的关心,因而使消费者乐于接受这样的诱导。 16.A林冲 忍辱负重,为人善良B鲁智深 兄弟情深,疾恶如仇 17.甲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 丙文:翼然 18.这些人对“四”有畏惧心理,害怕把“四”理解为“死”。把“1443”理解为“一死死三”,荒唐可笑。 19.(1)重新洗牌:这里指“四”涉及的非褒义词语保留,涉及褒义的则删除;(2)胎死腹中:这里指全国尚为“首次”的新举措尚未实施就已取消。 20.(1)存折里的“4”不能删去;(2)按洋人的习俗“14”改为“13”也不吉利;(3)语言中只能保留含“四”的非褒义词。 21.参考:一(妖、夭、疑等)二(恶、厄等)三(散、删、丧等)五(侮、诬、忤、巫等)六(漏、溜等)七(凄、欺等)八(疤、扒等)九(咎、柩等)十(失、屎、虱等) 22.例如:①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②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③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 23.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 24.例如:①妈妈心里很矛盾:孩子长这么大没吃过苹果,应该吃;而奶奶80多岁了,以后吃苹果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应该吃。看来也只能委屈这两个孩子了!②妈妈心里很内疚:孩子这么想吃苹果,又这么懂事,不让他们尝一尝苹果,作为母亲是不是太狠心了……25.①满嘴香甜。②苹果皮本来是甜的,哥哥故意说“苦”,目的是想让妈妈和我们一起分享苹果皮的香甜滋味。③温馨甜蜜,和谐融洽 26.尊敬老人,疼爱子女 27.略。 (218.91.88.16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
中考模拟试卷之八
』  下一个『
中考模拟试卷之十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