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复班2007年浙江省高考模拟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高复班2007年浙江省高考模拟题(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7年高考模拟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嗜好/恃才傲物纳税/刚毅木讷嫉妒/无济于事B、惩罚/成人之美哽咽/奖掖后进奴婢/筚路蓝缕C、粉碎/出类拔萃炽热/叱咤风云亵渎/不屑一顾D、熨帖/钟灵毓秀蓦然/没齿不忘回溯/数见不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试题预览
  2007年高考模拟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嗜好/恃才傲物    纳税/刚毅木讷    嫉妒/无济于事
B、惩罚/成人之美    哽咽/奖掖后进    奴婢/筚路蓝缕
C、粉碎/出类拔萃    炽热/叱咤风云    亵渎/不屑一顾
D、熨帖/钟灵毓秀    蓦然/没齿不忘    回溯/数见不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笑靥         连锁店         优柔寡断         梦寐已求 
B、陨落         入场券         恬退隐忍         淋漓尽至 
C、收讫         主弦律         得鱼忘筌         荒诞不经 
D、谄媚         照相机         风声鹤唳         永葆生机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教育部将根据有关政策重新           大学收费标准。
②网络语言的蔓延          ,致使现在的青少年学生不知根在何处,无根的成长必定结出无根的浮萍。
③消费者协会发言人将            自带酒水行为判定为一种“霸王条款”,并呼吁消费者进行抵制。
④        “基地”核心领导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尚未达到此前美国所想象的一蹶不振的地步。
A.核算  流行  拒绝  即使/也 B.核定 盛行 拒绝  尽管/但
C.核定  盛行  谢绝  尽管/但 D.核算 流行 谢绝  即使/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我本来忐忑不安,但是老人家那慈祥的微笑及和颜悦色的目光鼓舞了我。
B.经过一场激战,两名持枪抢劫的歹徒被公安人员当场击毙,死得其所。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D.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C、俄乌天然气纠纷事件暴露出欧盟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且供应途径过于单一,欧盟国家开始认真反思能源安全这一重大问题。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6—9题(12分,每小题3分)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其主要表现是: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
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或批判的态度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别而有区别。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日,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而凡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没有太直接的用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属于这一类的人大抵是一些迷于自己事业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首先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所以,他们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那些面对浮躁世态而自己心态也失衡的人,他们也许救世心切也心诚,但我又很怀疑他们自己的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要不何至于如此惶惶不安?同时,我更怀疑他们美好愿望的效果。
当今时代,最容易产生失落感的是一些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济世雄心的知识分子,他们想做民众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当今之世不像是能诞生新救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独立的探索和创造。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完全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根植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惟有从这个根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们不属于时代,而时代将跟随他们。他们也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也决不会中断,并且他们也清楚,他们的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
6、“注重精神生活的人”是指哪些人?叙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
B.道德型和宗教型的人以及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
C.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以及理智型的人。
D.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和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
7、“他们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对浮躁的世态漠然视之。
B.他们从事自己的事业首先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需要。
C.他们的内心有牢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
D.他们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也决不会中断。
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主要表现为信仰失落、真情淡薄和文化错位。
B.面对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不会愤怒,也不会忧虑。
C.在精神文化事业中进行独立探索和创造的人是脱离他所处的时代的。
D.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人内心虽有孤独,但他们的事业有益于社会。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高雅艺术门可罗雀,惨淡经营,而某些富有感官刺激的所谓艺术却红红火火,这说明受众的欣赏品位有待提高。
B.面对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仅仅愤怒或忧虑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冷静面对,努力创造出具有深厚内涵的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
C.现代社会,精神文化水准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这个时代致力于精神文化探索和创造的人太少。
D.现在,有些人对信仰丧失了起码的认真态度,甚至对此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这是精神生活普遍平庸化的具体表现。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天下轻於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知乎轻重也。
    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太子也,而士皆去之。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自此观之,尊贵富人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
    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于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将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於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於百所,是国士畜我也。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于己也为念,又况于中人乎?
    孟尝君为从,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若使人西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孟尝君口:“善。愿因请公往矣。”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以观公孙弘。公孙弘见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曰:“寡人之国,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盂尝君好士,大王不好也。”昭王曰:“孟尝君之好士何如?”公孙弘对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意则不惭为人君,不得意则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能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其能致主霸王,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有如臣者七人。”昭王笑而谢焉,曰:“客胡为若此? 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公孙弘敬诺。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王也。孟尝君,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可谓士矣。
                          (选自《吕氏春秋•不侵》)
注释:①豫让:春秋时晋国贵族智伯的家臣。②公孙弘:齐国孟尝君的家臣。  ⑧从:通“纵”,即合纵,六国联合对抗秦国的策略。  ④不侵:即士义不可侵侮。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    归:归附
    B.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    报:报答
    C.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    凌:凌辱
    D.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    难:与……作对 
11、文中“而欲丑之以辞”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川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故以羊易之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当时的君主,只重视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旦得到土地就高兴,但他们却轻视人才,即使得到了士人,也并不因此高兴,不知道互相庆贺,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孰轻孰重。
    B.孟尝君主张合纵,公孙弘建议先去观察秦王是否是个能称帝的君王,如果是个庸君,再合纵也不迟,孟尝君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C.范氏、中行氏被灭掉以后,作为其门下的豫让并没有采取行动,他的朋友不解,豫让解释说是众人养活他的。
    D.公孙弘出使秦国,秦正准备用话来羞辱他,以观察公孙弘的反应。公孙弘义正词严,树立千乘之国的威严,可以称得上一个士人。
四、(21分)
13、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②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
                                                                                  
    ①寡人善盂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 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 断肠春色在江南。
①毵毵(sān三):柳叶枝条下垂貌。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恰当巧妙的运用虚词,可以细微周到地表情达意,活跃情韵。这两首诗都用了一个虚词“更”,请分析“更”字在两首诗中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2)昔闻洞庭水,                   。吴楚东南坼,                  。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共18分)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哥白尼一生研究日收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时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恶,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游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多远呢?那就只能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总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了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必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读书又给人最大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了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予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16、说明第一段中“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中“与此相反”的具体含义。(4分)
                                                                                    
17、说明第二段中“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这一比喻所论证的观点。(4分)
                                                                                    
18、作者认为“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原因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条说明。(6分)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用哥白尼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作为精神的人的自由度。
B.文章提及“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是为了增强论述的哲理性。
C.“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一语隐含不读书的人“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的意思。
D.文章引用高尔基的话,是要着重论述读书之后还要实践的道理。
E.文章运用典型事例,辅以精要的因果分析,把读书与做人的关系谈得十分透彻。
六、(15分)
20、观察下图,向没有见到这幅图的人作介绍,并作简要评价。(5分)











21、《水浒传》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三点。(5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7年江西省名校模拟高考试题(二)』  下一个『初三语文升学模拟试题(重庆)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