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卷(高三总复习 鲁人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日照市2007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日照市东港区教研室王修波2007.4.25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
试题预览
  山东省日照市2007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日照市东港区教研室   王修波
2007.4.25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不能全选。如果全选,将按第一个文本进行判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秕谷    毗邻    枇杷    蚍蜉撼树
B.狡黠    挟持    辖制    瑕瑜互见
C.辜负    估计    沽名    呱呱落地
D.差劲    古刹    歃血    姹紫嫣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厮杀    矫情    韬光养晦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B.勘察    贻误    随声附和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视频    勾销    礼仪廉耻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谙熟    搏弈    要言不烦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弄清这起偷渡人员被蛇头推入大海造成六死二伤的惨案的真相,福建警方决定成立专案组,立案        。
②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便利,但一些        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③艾滋病成为人类的公害,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防止艾滋病的行动,远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
A.侦查    漫延    于是        B.侦察    蔓延    于是
C.侦查    蔓延    因而        D.侦察    漫延    因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舞台,中国企业的品牌价值将得以提升,但奥运品牌战略不是短期行为,不要指望一蹴而就。
B.能源专家预测,如果国际社会进行经济制裁,禁止伊朗出口石油,油价上涨到每桶100美元绝非骇人听闻。
C.中国制鞋企业要摆脱欧盟的反倾销的困扰,就必须运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勇于抗争,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当选人覆盖了证券、IT、航空、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解读这份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去年中国经济的热点和脉搏。
B.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
C.易中天教授关于“空城记”在历史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时所用,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发明权”,受到不少观众的质疑。
D.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二、(9分,每小题3分)
细菌与人类
人们对细菌大多采取如临大敌的态度:也许你以为人体内没有细菌;也许你以为体内的细菌都会致病,是健康的大敌。其实,在成人体内约有100万亿个细菌,分属于1000多个不同的种类;细菌也有“好”“坏”的区分。
细菌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人类对细菌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科学家发现人体皮肤实际上是一个细菌“动物园”,在皮肤上大约生活着250种细菌,它们有的是“常住居民”,有的则属于“流动人口”。科学研究证明:单是在每个人的前臂上就生活着大约182种细菌,分属于91类,其中有8%的细菌尚未被科学家正式记载;在每个人的皮肤表面,大约有3/4的细菌与别人皮肤表面的细菌不一样,同时,男性皮肤上的细菌与女性皮肤上的细菌也有着显著差别。 
美国基因学专家研究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在出生后几个小时,随着吃奶、喝水等行为的进行,一些细菌便乘机进入婴儿体内“安家落户”。以后,这些“移民”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王国”。
从科学的角度说,绝大多数细菌是不致病的,我们称之为“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在通常情况下,“有益菌”不仅能阻挡有害菌的入侵,抑制其繁殖,还能产生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氨基酸等,维持和增进人体免疫力。还有一些我们称为“不好”的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它们可能导致一些疾病,例如伤寒杆菌能引起伤寒,肺炎双球菌能引起肺炎,结核杆菌能引起肺部、肾脏的结核等。人体内还有一些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机体受凉、过度疲劳或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和创伤时对人体有害。
研究表明,一些富含蛋白质的物质为有害菌群的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人体老化的速度,有时还会制造致癌物质…… 
自抗生素问世以来,许多凶恶的细菌性疾病如霍乱、鼠疫、肺结核、破伤风等都得到了有效治疗。要说明的是,细菌和病毒是截然不同的,细菌有基本的细胞结构,可以自我繁殖;病毒则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它们一般只能在细胞内寄生繁殖。据现有资料,让人患病的病原微生物中70%是病毒,比如感冒有70%-80%就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的健康离不开正常的菌群,若不分青红皂白使用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性感染毫无用处,还会造成人体的菌群失调,人体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人类要彻底消灭那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禽流感和非典型肺炎等,只能寄托在医学的进步和制造有效的疫苗身上。
(节选自2007年3月26日《光明日报》)
6.下列关于“细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个体数量最多,有基本的细胞结构,可以自我繁殖,广泛存在于人类的体表和体内的有机体。
B.细菌有“好”“坏”之分,成人体内的1000多种细菌,多数是有益菌,只有少数细菌才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C.人体中的细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新生儿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婴儿一旦出生,细菌就会立即侵入婴儿体内,形成一个庞大的细菌“王国”。
D.条件致病菌在通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在人的身心受到刺激或者创伤的时候,它就有可能成为导致人体患病的“坏”细菌。
7.依据原文,下列不属于“导致人体患病的因素”的一项是
A.人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梭状芽孢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以及结核杆菌等有害细菌。
B.在人体细胞内寄生繁殖的一些微小的生物病毒,如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和非典型肺炎病毒等。
C.滥用抗生素治疗疾病,造成人体的菌群失调,人体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D.在人体这个细菌“王国”里,生存着多种能够产生B族维生素、维生素K、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菌群。
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性别、不同个体的人体内的细菌是基本相同的,因为绝大多数的细菌只能适应某一个个体的人。
B.人体内的细菌生态系统需要维持平衡,当有益菌的数量超过有害菌时,就可以维持增进人体免疫力,人是健康的,反之,人就可能患病。
C.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的一些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孳生了许多有害菌群,甚至产生致癌物质,所以人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D.病毒是人类患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要彻底消灭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只能依靠医学的进步和有效疫苗的制造。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欧阳頠,字靖世,长沙临湘人也。为郡豪族。祖景达,梁代为本州治中。父僧宝,屯骑校尉。頠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父丧,家产累积,悉让诸兄。州郡频辟不应,乃庐于麓山寺傍,专精习业,博通经史。
梁左卫将军兰钦之少也,与頠相善,故頠常随钦征讨。钦度岭以疾终,頠除临贺内史,启乞送钦丧还都,然后之任。时湘衡之界五十余洞①不宾,敕令衡州刺史韦粲讨之,粲委頠为都督,悉皆平殄。
侯景构逆,京城陷后,岭南互相吞并,兰钦弟前高州刺史裕攻始兴内史萧绍基,夺其郡。裕以兄钦与頠有旧,遣招之,頠不从。乃谓使云:“高州昆季隆显,今应赴难援都,岂可自为跋扈!”裕败,迁頠为始兴内史。
侯景平,元帝遍问朝宰:“今天下始定,极须良才,卿各举所知。”群臣未有对者。帝曰:“吾已得一人。”侍中王褒进曰:“未审为谁?”帝云:“欧阳頠公正有匡济之才,恐萧广州②不肯致之。”乃授武州刺史,萧勃留之,不获拜命。
时萧勃在广州,兵强位重,元帝深患之,遣王琳代为刺史。頠别据一城,不往谒勃,闭门高垒,亦不拒战。勃怒,遣兵袭頠,尽收其赀财马仗。寻赦之,还复其所,复与结盟。萧勃死后,岭南扰乱,頠有声南土,乃授頠散骑常侍,都督衡州诸军事。未至岭南,頠子纥已克定始兴。及頠至岭南,皆慑伏,仍进广州,尽有越地。
初,交州刺史袁昙缓密以金五百两寄頠,令以百两还合浦太守龚翙,四百两付儿智矩,余人弗之知也。頠寻为萧勃所破,赀财并尽,唯所寄金独在。昙缓亦寻卒,至是頠并依信还之,时人莫不叹伏。其重然诺如此。
(节选自《陈书·卷九·列传第三》)
注:①洞,指少数民族的部落。②萧广州,指萧勃,时为广州刺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庐于麓山寺傍                   庐:建造房屋
B.时湘衡之界五十余洞不宾           宾:和睦
C.侍中王褒进曰:“未审为谁?”     审:清楚
D.闭门高垒,亦不拒战               拒:抵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梁左卫将军兰钦之少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①钦度岭以疾终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①还复其所,复与结盟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①乃授頠散骑常侍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欧阳頠“质直、笃信”的一组是
①父丧,家产累积,悉让诸兄
②粲委頠为都督,悉皆平殄
③今应赴难援都,岂可自为跋扈
④頠别据一城,不往谒勃,闭门高垒,亦不拒战
⑤頠寻为萧勃所破,赀财并尽,唯所寄金独在
⑥昙缓亦寻卒,至是頠并依信还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頠生于长沙郡一个豪富大族,祖父、父亲都曾任官;父亲死后,家产积蓄全部让给兄长们,自己屡次拒绝了州郡的征召,专心于学业。
B.侯景叛乱时,岭南局势动荡,兰裕夺取萧绍基的郡邑,并想借兄长兰钦的交情招用欧阳頠,欧阳頠不从,而且毫不客气地对他提出了批评。
C.侯景之乱平定后,梁元帝认为欧阳頠公平正直有匡扶救助国家的才能,就任命他为武州刺史,萧勃却留住了他,使他不能接受皇上的任命。
D.萧勃在广州,兵强位重,欧阳頠却不愿拜谒他;萧勃死后,岭南局势又出现动荡,欧阳頠奉命前往,平定了始兴以及广州等南越所有地区。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頠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3分)
(2)頠除临贺内史,启乞送钦丧还都,然后之任。(3分)
(3)昙缓亦寻卒,至是頠并依信还之,时人莫不叹伏。(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辛弃疾
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②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查核。②床头:指酿酒的糟床。
(1)词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万事从今足”的?(4分)
(2)全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明白如家常语,但耐人寻味。试赏析下片中“偷”“看”二字的妙用。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天行健,              ;地势坤,             。(《易经》)
(2)渔舟唱晚,               ;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悲夫!有如此之势,          ,         ,以趋于亡。(苏轼《六国论》)
(4)二十四桥仍在,             。念桥边红药,           ?(姜夔《扬州慢》)
五、(12分)
16.把后面的语句填入文段的横线处,使其与前后文字语意连贯,衔接自然。(只填序号)(3分)
美国当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列洛斯提出了“健康的儿童性”的概念,认为成年人应该具有双重视觉,                                               
①揭示社会的底蕴
②把生活中厚厚的尘土擦拭掉
③让诗性与神性的光辉重新放射出来
④一方面以成人的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⑤一方面用儿童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
答:             
17.根据下列信息,给“个人存款实名制”下定义。(4分)
据有关方面介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操作后,我国将全面推行个人存款实名制。目前,国际通行的个人存款的办法是,储户到银行存款必须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要提供足以证明姓名真实性的身份证等相关的法定证件。我国开始实行这种储蓄管理制度,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储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试点操作表明,这一办法使储户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受到普遍欢迎。
18.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语言通顺、意思合理。(6分)。(3句中任选2句)
【示例】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把真实的想法埋在心底,一对身体不好,二是人家会说你城府太深,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一种看法: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一种看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种看法:                                            
六、(18分)
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遗  言
滕  刚
1875年6月的一天傍晚,一个专门收购遗言的商贩出现在长江平原南部的一个小城。他挑选护城河边的一个小客栈住下。当天午夜,他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张贴了十几张广告。广告这样写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黄金有价,遗言无价。一个人的临终遗言是他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本人专门收购遗言,每份遗言10块大洋。欢迎出售遗言,本人服务上门。联系地址:新北门客栈西厢。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小城,在平静的小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首先要核实这一消息的真假。因为这个消息听起来不可思议,居然有人专门收购遗言,而且出这么高的价钱,比废铜烂铁贵100倍。但是去过新北门客栈的人都证实这不是玩笑,是千真万确的。头上扎着红头布的商贩不仅告诉前来打听的人确有其事,而且告诉人们他这一行当的规矩。不是所有的遗言都可以收购的,必须是即将死亡的人向他口授的遗言,他才收购,他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商贩还向好奇的人们演示了他手中的拨浪鼓。那是一个神秘的装置。把写有遗言的纸从它侧面的缝隙插进去,旋转几下,就卷进去了,再也打不开。商贩说,没人能打开。但是,善良的市民们在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后,很快发现这个事情有许多可疑之处,甚至是个骗局。首先是他为什么收购遗言?对此,商贩的解释和他在广告上说的一样,他一再强调,人间没有什么比遗言更值钱的了。他会反问你,你能说出什么东西比遗言值钱吗?更让人们可疑的是,他出这么高的价钱买遗言作什么用?作为一个商人,他如何赚钱?他把遗言卖给谁?谁会出这么高的价钱买遗言?对这个问题商贩讳莫如深,从不正面回答。不过,他说,不是你们给我钱,是我给你们钱,我骗你们什么呢?
尽管人们对商贩议论纷纷,将信将疑,但有一点人们是坚信不疑的,那就是没有人会出售遗言给他,没有人会为了10块大洋出售遗言给他。何况,一个人的遗言,或多或少会涉及个人及家庭的隐私,人们怎么会把秘密或隐私告诉一个素不相识的商贩呢?
家住城门口的钟表匠,是商贩来小城后,第一个濒临死亡的人。钟表匠当初也和市民们一样,觉得商贩十分可笑十分可疑,坚信不会有人出售遗言给他。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突然恳求家人把商贩请来,他要出售遗言。家人坚决反对。钟表匠流着泪说,我临死前就这一个要求,请你们满足吧。家人只好把商贩请来。商贩在膝盖上铺一块红布,用纸记下钟表匠的遗言,看着钟表匠吞下最后一口气,把遗言卷进拨浪鼓,丢下10块大洋,扬长而去。
说起来叫人难以置信,以后小城的人临死前都会把商贩叫过去口授遗言,这已经成了小城人死亡之前不可缺少的仪式。商贩就这样,在小城站住了脚,生意越来越红火。人们永远困惑不解的是,商贩收购这些遗言干什么?他怎样赚钱?为什么那些临终的人都会把商贩叫去把遗言卖给他?
1878年7月的一天傍晚,商贩赶着马车离开了小城。商贩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喊道:“收购遗言,10块大洋一份!”小城的人目送商贩,看着商贩手里那个装有遗言的拨浪鼓,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晃悠晃悠的。
19.“遗言”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它对本文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4分)
20.为什么钟表匠和小城的人们在临终前都向商贩出售了遗言?(4分)
21.微型小说常常以构思奇巧取胜。请简要分析本文构思的奇巧之处。(4分)
22.小说中人们对商贩收购遗言的目的困惑不解,你认为商贩收购遗言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你的两种猜测并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余秋雨访谈录
余秋雨没有手机,从来不上网,也很少看报纸,在安静的角落里思索是他钟爱的生活方式。
记  者:十几年前,大家都读您的书,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您。网络的发展,使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了。您如何看待?
余秋雨: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了解的东西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我们现在接受的资讯远远多于我们佩服的古人孔子、孟子、李白等,但我们没有超过他们,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心底的文化垃圾多了。古人说学富五车,其实算起来没有现在的一本书容量多,但他们可以在山下、水边静静地思考。而现在资讯多了,人们在一个资讯一个资讯中跳跃,却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某种意义上说,人成了资讯的奴隶,没有完成自我。
知道多是我们民族一个可爱的地方,也是我们的麻烦。什么消息都灵通,但是要腾出自己的独立空间用自己的思维来探索。当你没有太多杂的资讯干扰,用纯净的眼光看问题时,会发现一些深层的东西。不关注太多信息,却能保持一种罕见的人格,为安静的文化心态留下空间,这是文化重建事业非常重要的。
记  者:有很多人都模仿您《文化苦旅》的写作风格,被戏称为“余体”。您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余秋雨:《文化苦旅》是我刚开始写书,功力不够,后来写《千年一叹》时,我几乎把所用的形容词洗干净了,达到了散文的中年状态。我觉得新闻界,也需要提倡这种文风:干净的,不加修饰的真实,这也是我后来的追求。
记  者:请问您写作的时候会做怎样的思考?此次来宁夏之后会写作一些关于西夏的文章吗?
余秋雨:我去过很多地方,半年之后想一想,一年之后再想一想,不是回想这些城市到底重要不重要,而是看我的生命和这些城市之间的关系,它们在记忆里是否和我的生命斡旋。
事实上,我的生命和西北有很神秘的关系,《文化苦旅》是去甘肃后写成的,用江南的眼光看待西北的文化,产生了一种文学的情愫和文化的幅度。对我来说文化人有家乡,但是文化是没有界限的,中国的版图虽然有很多区划,但是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
记  者:在一些文艺大奖赛上,很多歌星、影星在文化常识上经常不明所以,您如何看待公众人物在文化上的缺失?
余秋雨:举办文艺大奖赛,目的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文化人与中国的普通百姓进行文化交流。我想有人因为大赛重温了李白的两句诗,苏东坡的几句词。
选手在接受文化考试的时候,文化也在接受考试。事实上,很多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和民众的选择中已经错位了。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接受现代化的检验和考试,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往前走。对于很多年轻人文化缺失的问题,应该用健康和乐观的心理做幽默的思考,不要做愤世嫉俗的人。
记  者:现在的盗版非常猖獗,中国是世界盗版大国,您认为这有什么文化背景吗?
余秋雨:盗版如同谣言一样难以制止。
中国人自古有是非之辩、忠奸之辩,但是缺少真假之辩。对假的东西始终太容忍,所以在中国假酒、假烟、假书、假奶粉很流行。这方面,媒体要充当为民众辨别真假的前哨部队。我的新书一出版,大学里就有人推着手推车叫卖,5块钱一本卖给学生,学生们都认为盗版书很好。我也很欣慰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和学生进行精神约会,但是这个约会却是小偷安排的,这样就不好了。由于摸不清盗版书的具体来源,所以目前盗版打击起来还是比较难。
(记者:李东梅、尚陵彬,有删节)
19.“余秋雨没有手机,从来不上网,也很少看报纸,在安静的角落里思索是他钟爱的生活方式。”记者把这句话放在访谈录的开头有何用意?(4分)
20.在访谈中涉及到余秋雨对文化的一些看法,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1.有人评价余秋雨“文若行云流水,语如字字珠玑”,试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鲁人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6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下一个『揭阳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语文模拟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