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县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溧水县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溧水县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⑧题必答,第⑨题任选答两处)。(10分)①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⑤
试题预览
  溧水县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⑧题必答,第⑨题任选答两处)。(10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⑦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⑧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诗言志。我们可以从《行路难》中的“                           ,                          ”
体会到李白远大的政治抱负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可以从《望岳》中的“                  ,
”感受到杜甫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可以从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                        ,                        ”聆听到他报效国家却壮志难酬的呐喊;还可以从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倾听到他对世间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
学校开展“走进社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初三(2)班的同学为了响应构建和谐小区的号召,来到“美丽新村”社区,为社区的文化窗布置了下面四个专栏。(14分)
2.专栏一:【美丽的小区——我的家】
我们的小区,万紫千红,杏花刚绽开她的笑脸,桃花就悄然露出花蕊,接着,摇曳多恣的槐花飞雪般撒落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青石砌成的休闲走廊,俨然让我们走进了石城雨巷;闲瑕的老人们带着孙儿漫步在林阴道上,享受着天伦之乐。美丽的小区,温馨的家园!
⑴栏目中有两个字容易读错,请你把它注音。(2分)
悄然 (       )         温馨(         )
⑵由于粗心,栏目中划线的两处各写错了一个字,请你改正。(2分)
摇曳多恣                 闲瑕          
⑶美丽的小区——我的家,我们大家呵护她。有人把生活垃圾抛散在小区,污染小区环境。为了制止这种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的小区,请你为小区拟一则公益广告。(不能用专栏名)(2分)
                                                                                 
3.专栏二:【我的健康我作主】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为了劝诫人们
戒烟,同学们在专栏里张贴了一幅漫画。
请你说说这幅漫画的创意。(2分)
                                          
                                          
                                          
                                          。

4.专栏三:【成长不烦恼——学会教育孩子】
    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
    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都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但对孩子吃饭的吃相非常重视: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
阅读这则新闻后,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有什么不同。(3分)
                                       
                                         
                                                                        
5.专栏四:【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性格特点),第一节的故事情节是                               (用标题形式概括)。(3分)
二 (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4分)
【古诗阅读】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在词中用“遣冯唐”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2分)
                                                                           
                                                                           

(2)这首词中一个“狂”字用的情趣横生,请你说说妙在哪里。(2分)
                                                                           
                                                                           
【古文阅读】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①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②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
注①弥:整 ②忭:欢庆。                               (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②既而弥月不雨(        )
8.下列句子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名之者谁   吾以之名吾亭           B.而不知人之乐  而凿池其南
C.皆以美于徐公   病者以愈           D.王之蔽甚矣     雨麦于岐山之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句:                                                                           
⑵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译句:                                                                          
10.甲文对宴酣之乐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思想,这和乙文中“                                                                      
                                                                          ”的描写是相通的。(2分)
(二)阅读《病,也许是件好事》,回答第11——13题。(8分)
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生病也并非总是有害无益的。有时,轻病可能会让你避免得重病;有些病甚至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健康。
呕吐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呕吐的滋味不好受,但从医学的角度看,这却是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总体说来,呕吐是益多弊少的。人类在呕吐前常有恶心、出汗、流涎等征兆。一个人如果偶尔误食腐败食物或别的毒物,机体就会自动触发“呕吐按钮”,竭力要把这些有害健康的东西“驱逐出境”。当然,此时自己如能用“扣喉”等方法帮助呕吐并求医,就更好。医生急救时,想方设法催吐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及时呕吐掉有害物质后,人就不会得病或丧命了。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受孕后40天至3个月这段时间所出现的反应。有种说法是:妊娠呕吐期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母体为保护胎儿,就用这种方法尽量排出可能对胎儿有害的物质。另据一些医学家的研究,发现有妊娠呕吐的孕妇,日后小产的机会要减少30%,早产的可能性也会减少17%。看来,这样的呕吐还是种好兆头呢。
发热是友不是敌。人的正常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超过自己正常体温的,谓之发热,孩子发热的机会更多一些。
现代的医学书上写道:促使发热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于身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平衡所致。因此,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热都是有病的信号,都应尽早就医诊治。
可是,在我国古代,不少医学家却认为,发热是儿童必然要经过的正常发育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把发热看作是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因素。理由何在呢?用现代的医学观点对之注解,那就是:每一次发热,多半是表明这个孩子又获得了对某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对健康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他们主张,父母对孩子的发热不必过于紧张和惊慌。
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在10年前也刊登过一篇文章,说是对人体而言,发热主要是朋友而不是敌人,主张不必一发热就去看医生。
以病治病促健康。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提到过的“治风用风,治热用热”观点,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从而有了“以毒攻毒”的治疗法则。血癌病人如果又得了病毒性肝炎,应该会在雪上加霜的袭击下,死得更快一些吧?然而并非如此。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病上加病者的平均生存期反而比没有得病毒性肝炎的人活得更久:前者是765天,后者是495天。
美国和德国的一些科学家还发现,食品中如果含有一定量的砷,这种剧毒物质就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芬兰和比利时的医生则说,砷对心脏病也具有治疗作用,现在还有用发热疗法来“烧”死癌细胞的。凡此种种,都可以视为“以毒治病”、“以病治病”的另类表现。
(《青年文摘》绿版有改动 2007.4)
11.阅读全文,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告诉了我们“病,也许是件好事”的。(3分)
(1)                                                         
(2)                                                         
(3)                                                         
12.文章第三节为什么要介绍“妊娠呕吐”的情况?(3分)
                                       
                                       
13.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病,也许是件好事”这一文题中的“也许”表明生病本不是件好事,但有些病反而能促使人更加的健康,语言准确而有分寸。
B.“机体就会自动触发‘呕吐按钮’,……东西‘驱逐出境’。”一句中“呕吐按钮”、“驱逐出境”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体自我保护措施的作用。
C.文中加点的“前者”指的是“病上加病者的平均生存期”,“后者”指的是“没有得病毒性肝炎的人平均生存期”。
D.“发热主要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对待发热这种现象正确的方法是我们要耐心等待,不必紧张和心慌,让其产生抗体,自然全愈。
(三)阅读《我们敢不敢站在孔子肩膀上》,回答第14—16题。(10分)
①大科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站得更高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的,只有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维,才能有所成就。
②牛顿本来就是这样的,在他之前,对于被亚里士多德证明了的自然界的地面、落体和星体三运动,是不容置疑的定论。但是,他还是无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对这三种运动予以否定,完成了人类自然历史中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其实,其时不迷信权威,站在巨人肩膀上思维的又何止牛顿,道尔顿之于原子学说,欧拉和柯西之于微积分,拉普拉斯之于太阳起源说,达尔文之于进化论等等,无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思维的结果。
③同样在这一时期的前后,欧洲各种新思潮正可谓汹涌澎湃,特别是法国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果断地提出要摧毁旧的政治体制,提倡人权和理性,用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旗帜号召人民,反对专制主义,实现民主和法制。他们十分推崇英国思想家莫尔、洛克的“初级阶段”的民主和法制思想。但是,他们也绝不把莫尔、洛克等当作高不可越的神明而一味龟缩在其腋窝下思维,而是坚决地站到他们的肩膀上,提出自己全新的主张。他们终于打开了一片新的历史天空。
④         。可是,自孔圣人以来,我们的祖先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往往只能恪守成规,对前人亦步亦趋。太早的不说,近点的如程颢程颐主张“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朱熹进一步发展这种理学,主张“存天理,去人欲”。丝毫没有要撼动思想霸权而一举站到他们肩膀上的意思。与同时代的莫尔、洛克等相比,连万分之一的超越也没有。当西方社会变革推动着知识分子把争人权、争自由、争平等、争法治弄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的知识分子却在那里点灯熬油、皓首穷经,研磨八股,为孔夫子、程朱夫子做嫁衣。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鲜有人站在孔圣人的肩膀上思考。
⑤也许现在还无法说清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只能在巨人胳肢窝里思维的原因,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除了知识分子的阘懦之外,权力者的话语霸权亦是其不能站到巨人肩膀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⑥时光虽然把人类送进了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都敢说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维了呢?我们不仅没有以平视的眼光来对待古老的思想巨人,而且还不时地制造出新的神圣巨人。
⑦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无疑也是巨人,但人们还是没有沉醉于这座“科学巅峰”和“完美的大厦”之中,而是一而再地站到他的肩膀上,这就是物理学家托马斯·扬对牛顿光粒子说的质疑,爱因斯坦对其绝对时空观的否定。只要这个地球还在转动,巨人就注定要被踩在后人的脚下。我们,尤其是我们的后来者们什么时候都敢说,我要在孔子们的肩膀上思考,那么我们就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南京市白下区2007年初三语文模拟测试』  下一个『2006~2007年度高淳县初三语文第一次调研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