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毕业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龙职校0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陨首(yǔn)相形见绌(zhuō)伺(sì)候犄(jǐ)角之势B.口角(jué)自惭形秽(huì)巢穴(xué)骄横(héng)无礼C.消长(zhǎng)惴惴(zhuì)不安袒(tǎn)护烜(xuǎn)赫一时D.嫠妇
试题预览
"龙职校0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陨首(yǔn)     相形见绌 (zhuō)  伺(sì)候     犄(jǐ)角之势
B. 口角(jué)      自惭形秽(huì)    巢穴(xué)    骄横(héng)无礼 
C. 消长(zhǎng)  惴惴(zhuì)不安   袒(tǎn)护    烜(xuǎn)赫一时
D. 嫠妇(lí)     如鲠(jǐng)在喉   租赁(lìn)    靡靡(mí)之音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初出茅庐     面面相觑       飞扬拔扈       债券
B.老态龙肿     喁喁私语       犹豫不决       执拗
C.咄咄逼人     众口烁金       功亏一篑       炮烙
D.莫名其妙     鞠躬尽瘁       理屈词穷       怯懦
3、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只得细细      ,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
②如果不能深入社会现实,又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莫泊桑就很难写出诸如《羊脂球》、《项链》之类的高_____的作品。
③有了这次上城的经历,陈奂生的身份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人都对他________。
A.琢磨   品位   刮目     B.捉摸   品味   刮目
C.捉摸   品位   侧目     D.琢磨   品味   侧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B.她比所有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所有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
C.他去卖什么?卖油绳。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今天做
好今天卖,格啦崩脆。
D.“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欧也妮问道。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不可能象动物一样容易满足,我心中燃烧着代代相传的火焰,我要使这团火越烧越旺,向世界宣布我的出类拔萃。
B.她们是—个个高智商的知识分子,饱学多识,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然而一旦踏入纷纭复杂的社会,却犹如盲人瞎马。
C.某中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说,经过整整一学期的紧张忙碌,师生们都应该有一段时间养精蓄锐。
D.儿时的同学在这异国的小岛上萍水相逢,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舒心话。

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②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③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④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A、夸张      互文       对偶      排比
B、排比      互文       对偶      夸张
C、排比      对偶       互文      夸张
D、互文      对偶       夸张      排比

7、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刘病日笃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东亦客也                    ④长吾女与汝女
     ⑤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⑥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⑦泣孤舟之嫠妇                ⑧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A.①③⑧/②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⑦/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⑧/⑥⑦                D.①③⑤⑧/②④/⑥⑦
8、对下列句中遣词用字的体会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句中用“诚”和“虽”这两个表假设的连词,表达了作者舍侄而旅食于京师的痛悔;“万乘”与“一日”两个数量词前后相对,突出了作者与其贤侄之间的深挚情义。 
B.“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这一句中的“超”和“混”两个词,表达了作者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傲慢和蔑视权贵的清高。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句中的“纵”和“凌”一气相承;“浩浩乎”、“飘飘乎”相映相生,表达了作者的超然之乐。 
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句中的“舞”和“泣”都是使动用法,很形象地描绘出箫声的悲哀凄凉,烘托出作者惆怅失意的心境。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如此孩提者      ②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④可冀其成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句中的“其”字,按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②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⑤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⑥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⑦其然乎?其不然乎?               ⑧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唯其所愿。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⑩\⑨      B.①②④\③⑥\⑤⑧\⑦⑩\⑨ 
C.①⑤⑧\②③⑥\④⑦⑩\⑨       D.①②④\③⑥\⑤⑧\⑦⑨⑩ 
11、《守财奴》构思精巧,作者写葛朗台的“反常的变”有好几处,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葛朗台在庄园里决定回家改善与妻子、女儿的关系,“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可是走到家就发生了“抢夺梳妆匣”丑剧,致使太太晕过去,大大加剧了矛盾。这是因为葛朗台看到梳妆匣上的金子,抵制不住对金子的占有欲所致。
 B.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已是76高龄,可他看见金子,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这超乎寻常的举动,应是受对金子的强烈占有欲的驱使而致。
 C.在葛朗台太太死后,“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他对女儿是那么体贴:“他来搀她去用午饭”。这说明葛朗台太太的死,使他的的良心发现,后悔自己以前的做法,对女儿的殷勤是为了补偿,尽以前未尽父亲之责。
 D.葛朗台82岁时患了风瘫,很快地加重,平时,“好像迷迷糊糊地神志不清,可是一到人家该送田租来,跟管庄园的算帐,或者出立收据的日子与时间,他会立刻清醒”。他的一切“反常的变”,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是为了“金钱”。

12、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故事取材于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一般认为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在民间传说和话本的基础上整理润饰而成的章回体古白话小说。
B.《红楼梦》以林黛玉、贾宝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 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在古代文言小说的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C. 《项链》的作者莫泊桑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被后人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 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创作的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课文《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已经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每题2分,共6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金丝八宝攒珠髻,     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     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     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银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3、依次填写在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绾着    戴着    带着    系着    披着
B.戴着    插着    环着    挂着    穿着             
C.绾着    带着    戴着    挂着    披着                             
D.戴着    绾着    带着    系着    穿着
14、当谈到黛玉命苦时,王熙凤“便用帕拭泪”,不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在极短的时间内的这种感情变化,表明王熙凤(      )
   A.富有同情心,怕引起黛玉伤心
   B.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C.善于察言观色,迎合贾母
   D.为黛玉的标致和命苦所打动,真心疼爱黛玉
 
15、对下面两段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2)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A.贾母是长辈,宝玉是同辈,答话自应不同,这表现黛玉年龄虽小,却善于应答。
  B.作者为避免行文的重复,有意这样安排黛玉的回答,这正是他写作技巧高超的表现。
  C.林黛玉进贾府事事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他人耻笑,见到贾母对女子读书不以为然,遂于回答宝玉问话时改了口。
  D.黛玉早就知道宝玉极恶读书,外祖母又极溺爱他,怕宝玉难堪,外祖母会不高兴,遂有意隐藏起自己的学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每题2分,共6分,)
                       论王熙凤
                                       王昆仑
    在《红楼梦》一部大书的开始,我们第一次看到王熙凤,她那活跃出群的言动,彩绣辉煌的衣装,就能使人觉得这个人物声势非凡。《红楼梦》作者对于王熙凤出场的写作工力,也并不弱于托尔斯泰之写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吧?她的出场是从初到贾府的林黛玉眼中开始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首先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而且人皆屏息,她独放诞。特别是神情活跃,装饰辉煌,气势更高人一等。在这顷刻之间,王熙凤既“细打量”黛玉,称赞她生长得“标致”,又为黛玉母亲亡故而流泪,又责怪自己不该招引起贾母的伤心,又问黛玉读书、吃药,又关照给林姑娘搬东西,打扫屋子等等,这一连串明快变化的形象,已使我们一开始就看到这一人物的特征。作者更在这一小段速写之后,借贾母之口,对读者爽快地指出凤姐性格,叫她作“泼辣货”。
    《红楼梦》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玉黛玉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高贵、庞大而又矛盾复杂的大家庭中。固然是通过宝黛恋爱写一个家庭,同时也是通过一个家庭写一个时代社会,实际上,作者曹雪芹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败,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来作清朝康、雍、乾时代统治阶级的镜子。这正是作者伟大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已经挽救不了自己的灭亡,但它坚决要抢先一步扼杀下一个时代的新生萌芽和他们的恋爱自由。王熙凤就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庭统治层的执行者。在恋爱故事中少不得宝玉、黛玉、宝钗。在家庭内部生活结构中少不得王熙凤这一根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
    在中国古典著作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凤姐不是《左传》的郑庄公、《史记》的汉高祖,也不是《金瓶梅》的潘金莲或《聊斋》的仇大娘。比较起来使人能联想到的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吧?行将垮台的封建家庭和行将垮台的封建王朝,有着共同的规律,它们的当权者也会有着相类似的性格和作用。在《三国演义》作者笔下,不许“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是曹操,支持汉朝统治残局的是曹操。挖空汉皇朝实际统治权只留一个空壳子的是曹操,加速地结束了汉代统治的也是曹操。凤姐在贾府的使命从某一种限度内看来颇有一些类似。《三国演义》的读者恨曹操,骂曹操,曹操死了想曹操。《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作者刻画出一个聪明、漂亮、能干、狠毒的“凤辣子”,不但使她充分具有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也赋予她以吸引读者极大的魔力,足证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之不可忽视。
16、对王熙凤服饰描写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突现王熙凤在贾府与众不同的地位、身份。
   B.一改传统人物描写的手法而浓墨重彩绘形绘神。
   C.华丽的服饰之下,掩盖着其贪婪、妖艳、狡诈与狠毒。
   D.人物的文化情调完全可以通过服饰表现出来。

17、“《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意思是(   )          
   A.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生活的真实,同时具有文学魅力。
   B.凤姐的形象具有性格的多重性,给读者不知何为恨何为爱的联想。
   C.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想象或联想。
   D.凤姐的形象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既让人恨又令人爱。

18、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塑造的王熙凤与托尔斯泰之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具有相同的艺术魅力。
  B.作者认为,《红楼梦》一开场就奠定了王熙凤这个反面人物的性格特征。
  C.“从屋顶直贯到地面的支柱”是说王熙凤是《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起支撑作用的人物。
  D.在中国古典著作的人物典型中,不容易找到以如此“紧张强烈的腕力”写成的人物典型了。
四、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9——20题(每题2分,共4分,)
(甲)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选自《陈情表》
(乙)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能街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选自《祭十二郎文》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A.                               B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C.                               D.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             汝时犹小,当不复记忆

20、选出对甲、乙两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   )
A.甲、乙文都从幼年着笔,写出家庭的不幸,都突出了零丁孤苦,形单影只的生活。
B.甲文写了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与祖母相依为命,乙文写了少孤,长大后依靠兄嫂生活。
C.甲、乙两段文字都通过回忆写了自已的身世,亲人的去世,表达了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D.两段文字,行文自然,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同时也体现了“入则孝,出则悌”的伦理风尚。
Ⅱ卷(共60分)
五、主观阅读题(共13分)
21、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2分)
译文:                                                           
(2)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分)
译文:                                                            
22、名句和文学常识填充。(4分)
①知者乐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毕业试卷


上一个『苏教必修三第一专题综合测试卷』  下一个『平凉市2006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