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07届第八次语文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南师大附中2007届第八次语文月考试卷(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南师大附中2007届第八次语文月考试卷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学者指出,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jiān)”从未中断过。B.从互联网或其他计算机上获取信息并装入到
试题预览
"湖南师大附中2007届第八次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时量 : 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3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学者指出,根据历史事实,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东学西渐(jiān ) ”从未中断过。
B .从互联网或其他计算机上获取信息并装入到某台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装置上叫下载(zǎi)。
C .细菌(jūn)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动植物体表及消化道等处。
D .“两会”上有些代表、委员呼吁出台物业税,期(qī)望物业税能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稳定器”。

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个笔耕不缀的文学家,劳伦斯一生致力于揭露工业社会的敝端,他认为工业化是人的力量日益委缩的罪魁祸首。
B .1952 年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受到了科举考试传统的影响和抗战初期统一招考的启发,同时也是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至。
C .江南不仅出才子佳人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如果我们流览一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会谙知,江南还是英雄倍出的地方。
D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采,自当重视;而次要人物在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等方面也占据着重要位置,不可小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两岸统一是关于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每一代中国领导人都会将其纳人决策程序。
B .“一个政党要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
C .连一把破旧的竹躺椅祖父都不肯扔掉,我想,这是老人特有的抱残守缺的心理,可以理解。
D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规定,对重大食品案件,公安部门要及时立案侦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今存在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较之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为复杂,它小仅关涉自我与他人,而且涉及民族、地域之间的矛盾。
B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之一对于学生积累语、增强语感大有好处,其重要性众所周知.
C .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D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各种检查行为,严禁向学校收费、罚款、检查、摊派。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看这妇女,不过三十二、三岁,衣衫褴褛,头发散乱,微长的面孔有些憔悴。
B .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他应当结婚!
C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反映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的心理。
D .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一9 题。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政府和学者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旗帜下,越来越有共识地认识到,当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为此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因此,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传统工业社会是一种线性经济,这种线性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系统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理论与较早期的环保经济理论(或绿色经济理论)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在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环境整治运动的70 年代及80 年代,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至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及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思想上的洞见和政策上的举措。总的说来,绿色经济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而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始终落在他们的研究视野之外。
循环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系统地认识到了与线性经济相伴随的末端治理的局限性,并以此建立了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 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伪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忘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节选自《 新华文摘》 2005 年第3 期孙勇《 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 )
6 .对“循环经济理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循环经济理论是在可持续发展旗帜下针对以“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经济模式而提出的。
B .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大量消耗物质和能源,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
C .循环经济理论关注的是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而不是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后果。
D .循环经济理论不仅认识到与线性经济相伴随的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而且建立了一套行为原则。

7 . “循环经济理论与较早期的环保经济理论(或绿色经济理论)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句中“进步”所指的一项是(  )
A .关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的问题.
B .关注如何高强度地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的问题。
C .倡导经济系统和作为其子系统的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模式。
D .关注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的问题。

8 .下列对循环经济理论中“3R 原则”的阐述准确的一项是
A .3R 原则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建立的,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B .3R 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生利用原则和反复利用原则,它们分别属于输入端方法、过程性方法和输出端方法。
C .3R 原则之一的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D .资源化原则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里,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循环经济是上世纪90 年代,由政府和学者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旗帜下提出的,该经济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实施。
B .循环经济要求经济活动中的物质和能源能在特定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
C .线性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既是“原料箱”又是“垃圾箱”,所以,资源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是必然的。
D .绿色经济理论既关注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又关注经济运行机制,是指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三、文言文阅读(21 分.每小题3 分)
贾 谊 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①,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舜尧,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②,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③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 注】 ① 汉文:汉文帝刘衡.② 昼:地名。③ 趯然:跳跃的样子。趯,同“跃”。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子何为不豫                 豫:高兴
B .虽三代何以远过               过:过错
C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         略:占据
D .一不见用,则优伤病沮         沮:失望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
B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C .王其庶几召我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D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12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贾生“量小”、“识不足”的一项是(  )
A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B .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C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D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13 .文章列举孔子、孟子的事例,用意何在?
                                                                         
                                                                         
                                                                         

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l )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译文:                                                                         

( 2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
译文:                                                                         

 ( 3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
译文: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1 分)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 分)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①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注】 ① 寒食,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 l )词的上片从多个角度写景,请选取一个角度简析。(2 分)
                                                                         
                                                                         

( 2 )下片“休劝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6 .按要求填空。(6 分,每空l 分)
( l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
( 2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                  ,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 鹊桥仙》)
( 3 )联想是诗人常用的手法,《 琵琶行》 中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 
                            ,                             ” 。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7 ——20 题。
柔    软
朱以撒
①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效果比春日好多了。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都达到极端,以柔软出现,毛茸、蓬松,还有一种轻如蝉翼的分量。顺从着风力,像敷衍开来的云层,夕阳打在一部分芦花上边,看着有些恍惚,这些全然在自然环境中生生死死的植物,走到生命的终端,可以说已修成正果了。再过一些时日,许多芦花将随风飘散,风把它们的子孙携到天涯海角,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②如果不是有事,真想停下车来,剪一束芦花,带它们回家。
③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青年时代结束后,我越发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更对芦苇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著称。如果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潜藏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早已荡然无存。当一个人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猝然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服的美感升起。
④有时返回老家,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庵里走走。仅仅一墙之隔,把嘈杂的市声隔在另一个世界里。眼前清幽静谧,有袅袅暗香浮动。有一位我少年时的出家妇人在这里度着晚年。当年她住在与我隔壁的邻居家中,静静修行。家中收拾、涮洗一尘不染,从不与街邻有瓜葛,也不高声大嗓。一个人诚心向善,许多言行就简洁而且低调了。那个时节,人性中充满着冲撞、对峙的坚硬,她看起来就越发轻柔了。有的人是不可改造的,她的柔性就是如此,尽管事佛的仪式停了下来,落满尘埃,但是她的内心一定在继续着,没有放弃。她以一种柔软的形态,不动声色地继续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群结队的人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她的徐缓迟疑一眼可见。她干脆住到庵里,心境环境更为默契。几十年过去,有不少人如风中树摧折委地,而更多像她这般柔软的人留存了下来。
⑤肉体是物质的,物质是时光的信物,时光最终让生命破绽百出,这是没有疑义的。
⑥不珍惜生命,只能从自身寻找答案。我认识的长者多半以教书为业。这些上一辈的教书先生,此时已垂垂老矣。当年将智慧和知识传递给众门徒时,站在讲台上,一副挥洒自如状,善于板书的右手,在黑板上三下两下,文字奔涌而出。静坐下边的听讲者,会心对视,充满钦佩。一个场景改变了,肯定是与这个生命的能力相关连——过度的劳心、劳力,以为青年时期生命透支满不在乎,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这个最需要安息静养的时日,变得举家不宁。一位师长坐在床里,盖着被子吃鱼,与我断断续续地说话,品咂鱼骨后信手就扔在床下。这个举动,我判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我的心里难过起来。完全可以追溯到当年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当作一匹不知倦返的马,承载生理限度以外的劳作,促使自己成为一名硬汉。当年不按生命科学的规则蛮干,如今病痛缠身。我们常说人赋有睿智,不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实际上我们已经多次被绊倒。淮南王刘安说得痛快:“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把两种毫无可比性的生命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命过程,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尽其圆满。想来,遵循生之规则者,善莫大焉。
⑦除了对命数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的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感,这种姿态一直让我迷醉。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截然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在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起而水涌,周而复始地为我们直接地体验,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⑧此时,应该看得更清晰了。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 1 )物质是时光的信物:                  。
( 2 )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              

18 .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当我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猝然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服的美感升起”? ( 4 分)
                                                                         
                                                                         

19 .请联系全文,谈谈第四段写“出家的妇人”这一事例的作用。(4 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7年枣庄三中西校语文四月月考题』  下一个『云南省昆明市2007届第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