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高三调研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襄樊市高三调研测试题(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襄樊市高中调研测试题(2007.1)高三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内密封栏中,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答题卷右下方座位号内,同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
试题预览
"襄樊市高中调研测试题(2007.1)
高 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内密封栏中,将考号最后两位填在答题卷右下方座位号内,同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代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卷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 Ⅰ 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疏浚  唆使  竣工  怙恶不悛  逡巡不前
     B.牺牲  栖息  恓惶  不值一哂  挥洒自如
     C.呵护  苛求  坎坷  刚直不阿  百舸争流
     D.懈怠  苔藓  冶金  心旷神怡  甘之如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福祉  置疑思辨  无所事事  蹉跎岁月
     B.澄澈  老骥伏枥  光风霁月  柳暗花明
     C.娴雅  饥肠碌碌  根深蒂固  溘然长逝
     D.撕杀   孤傲不羁   斩钉截铁  热泪盈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中国新一代电影女导演异军突起,她们的作品不少在国际和国内赢得了声誉。
B.在多哈亚运会中,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表现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好。在男子径赛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金、银、铜牌各三枚;在田赛中仅获得一枚铜牌,更是差强人意。
C.今天的主题讨论,各组角度不同,因而侧重各异,如此南辕北辙,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D.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高度重视安全,将以谨慎小心、如临大敌的工作态度,确保安全生产,创造安全工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晋级增薪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B.在外国同事看来,中国人的手机似乎永远保持“正在进行时”,即使在办公室开会,有的人也不出去接电话,而是坐在座位上小声讲。
     C.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D.反病毒专家终于发现,代号为“野玫瑰”的电脑病毒发作,原来是接受邮件和共享资源两条途径侵袭硬盘系统而感染的。   
5.依次填入下面划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                
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①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
②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
③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
④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狱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其杂文中暗示了解读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乱一治’”,也就是原地不动地转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凸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的圆圈,把阿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用这把钥匙,也可以解决阿Q一名的争论。
    不确定阿Q的姓名,在于增强其普遍性。用Q是因为它是一个拖着小辫的头,鲁迅所解剖的正是“国民的灵魂”。更重要的是,Q作为一个圆圈,正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不过,它已经不圆满了,因为有新的东西侵入,所以鲁迅选择了Q而不选择O。
  6.对作者认为“解读《阿Q正传》”的“钥匙”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圆滑是中国国民的特征之一。
   B.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甚至是国民欣赏自然景观的重要特征。
    C.两个时代在原地不动地转圆圈是中国的历史本质。
    D.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7.下列对“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这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阿Q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
   B.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阿Q希求圆满的心态也不会有所改变。 
    C.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有所破坏,而没有新的建树。
   D.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推翻某一皇帝,仍会沿袭封建王朝旧的统治制度。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本文意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答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根源。
B.分析了阿 Q式“革命”的实质。
C.揭示了《阿Q正传》以“大团圆”作结的心理依据。
D.解释了阿Q命名的重要原因。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揭示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B.阿Q参加的革命不是辛亥革命,而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一旦得势,阿Q将是另一个赵太爷。
C.在鲁迅的诸多小说中,《阿Q正传》以其“圆圈”,《狂人日记》以其“吃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达到了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地步。
D.鲁迅在写作《阿Q正传》时,不确定阿Q的姓名,就是为了增强普遍性,使Q代表当时每一个中国国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孟子》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②、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③,民乃作慝④。方⑤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⑥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选自《语文读本》第五册)
【注】①雪宫:齐宣王出巡时休息的行宫。    ②转附:山名,可能是今天山东的芝罘山。下面的“朝儛”也是山名。    ③睊睊胥谗:群人侧目而视,怨声载道。睊睊,侧目而视的样子。胥,都。谗,谤。    ④慝:邪恶。    ⑤方:违抗。    ⑥畜:制止。
10.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非议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度:法度
      C.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    粮食:粮食被消耗掉
      D.其诗曰:‘畜君何尤?’    尤:突出
11.以下六句话分成四组,全属于“与民同乐”的思想或行为的一组是: 
    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③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④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⑤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⑥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A. 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 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先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
      B.文章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逼真地再现了齐相晏子的机智灵活和雄辩才能。
      C.晏子先引用谚语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接着,晏子又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与治国相结合的,而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的。 
 
第 Ⅱ 卷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4分)
译文: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
译文:  ▲  
(3)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3分)
译文:  ▲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1)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4分)
  答 :  ▲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何联系?(4分)
   答:  ▲  
15.填空。(6分)
(1)《墙上的斑点》是  ▲  国著名小说家  ▲  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头脑中的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作家所认为的人类的真正的生活状态。
(2)唐宋诗文中有不少直接描写美妙乐曲的句子,请写出两句:  ▲  ,  ▲  。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赞扬屈原洁身自好的操守:  ▲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孟婆茶①②
杨 绛③
我登上一列露天的火车,但不是车,因为不在地上走;像筏,却又不在水上行;像飞机,却没有机舱,而且是一长列;看来像一条自动化的传送带,很长很长,两侧设有栏杆,载满乘客,在云海里驰行。我随着队伍上去的时候,随手领到一个对号入座的牌子,可是牌上的字码几经擦改,看不清楚了。我按着模糊的号码前后找去:一处是教师座,都满了,没我的位子;一处是作家座,也满了,没我的位子;一处是翻译者的座,标着英、法、德、日、西等国名,我找了几处,都没有我的位子。传送带上有好多穿灰色制服的管事员。一个管事员就来问我是不是“尾巴”上的,“尾巴”上没有定座。可是我手里却拿着个座牌呢。他要去查对簿子。另一个管事员说,算了,一会儿就到了。他们在传送带的横侧放下一只凳子,请我坐下。 
  我找座的时候碰到些熟人,可是正忙着对号,传送带又不停的运转,行动不便,没来得及交谈。我坐定了才看到四周秩序井然,不敢再乱跑找人。往前看去,只见灰蒙蒙一片昏黑。后面云雾里隐隐半轮红日,好像刚从东方升起,又好像正向西方下沉,可是升又不升,落也不落,老是昏腾腾一团红晕。管事员对着手拿的扩音器只顾喊“往前看!往前看!”他们大多凭栏站在传送带两侧。 
  我悄悄向近旁一个穿灰制服的请教:我们是在什么地方。他笑说:“老太太翻了一个大跟头,还没醒呢!这是西方路上。”他向后指点说:“那边是红尘世界,咱们正往西去。”说罢也喊“往前看!往前看!”因为好些乘客频频回头,频频拭泪。 
  我又问:“咱们是往哪儿去呀?” 
  他不理睬,只用扩音器向乘客广播:“乘客们做好准备,前一站是孟婆店;孟婆店快到了。请做好准备!” 
  前前后后传来纷纷议论。 
  “哦,上孟婆店喝茶去!” 
  “孟婆茶可喝不得呀!喝一杯,什么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嗐!喝它一杯孟婆茶,一了百了!” 
  “我可不喝!多大的浪费啊!一杯茶冲掉了一辈子的经验,一辈子不都是白活了?” 
  “你还想抱住你那套宝贵的经验,再活一辈子吗?” 
  “反正我不喝!” 
  “反正也由不得你!” 
  管事员大概听惯这类议论。有一个就用扩音器耐心介绍孟婆店。 
  “‘孟婆店’是习惯的名称,现在叫‘孟大姐茶楼’。孟大姐是最民主的,喝茶决不勉强。孟大姐茶楼是一座现代化大楼。楼下茶座只供清茶;清茶也许苦些。不爱喝清茶,可以上楼。楼上有各种茶:牛奶红茶,柠檬红茶,薄荷凉茶,玫瑰茄凉茶,应有尽有;还备有各色茶食,可以随意取用。哪位对过去一生有什么意见、什么问题、什么要求、什么建议,上楼去,可分别向各负责部门提出,一一登记。那儿还有电视室,指头一按,就能看自己过去的一辈子——各位不必顾虑,电视室是隔离的,不是公演。” 
  这话激起哄然笑声。 
  “平生不做亏心事,我的一生,不妨公演。”这是豪言壮语。 
  “得有观众欣赏呀!除了你自己,还得有别人爱看啊!”这是个冷冷的声音。 
  扩音器里继续在讲解: 
  “茶楼不是娱乐场,看电视是请喝茶的意思。因为不等看完,就渴不及待,急着要喝茶了。” 
  我悄悄问近旁那个穿制服的:“为什么?” 
  他微微一笑说:“你自己瞧瞧去。” 
  我说,我喝清茶,不上楼。 
  他诧怪说:“谁都上楼,看看热闹也好啊。” 
  “看完了可以再下楼喝茶吗?” 
  “不用,楼上现成有茶,清茶也有,上去就不再下楼了——只上,不下。” 
  我忙问:“上楼往哪儿去?不上楼又哪儿去?” 
  他鼻子里哼了一声说:“我只随着这道带子转,不知到哪里去。你不上楼,得早作准备。楼下只停一忽儿,错过就上楼了。” 
  “准备什么?” 
  “得轻装,不准夹带私货。” 
  我前后扫了一眼说:“谁还带行李吗?” 
  他说:“行李当然带不了,可是,身上、头里、心里、肚里都不准夹带私货。上楼去的呢,提意见啊,提问题啊,提要求啊,提完了,撩不开的也都撩下了。你是想不上楼去呀。” 
  我笑说:“喝一杯清茶,不都化了吗?” 
  他说:“这儿的茶,只管忘记,不管化。上楼的不用检查。楼下,喝完茶就离站了,夹带着私货过不了关。” 
  他话犹未了,传送带已开进孟婆店。楼下阴沉沉、冷清清;楼上却灯光明亮,热闹非常。那道传送带好像就要往上开去。我赶忙跨出栏杆,往下就跳。只觉头重脚轻,一跳,头落在枕上,睁眼一看,原来安然躺在床上,耳朵里还能听到“夹带私货过不了关”。 
  好吧,我夹带着好些私货呢,得及早清理。
                                                 一九八三年十月底
【注】①作者曾将《回忆两篇》、《记钱钟书与〈围城〉》等合编为《将饮茶》一书。此文就是这部书的代序。  
②孟婆茶:民间传说中,人经历了一生后,在去世前都要喝的一种茶,喝了这茶才可无牵无挂地上西天。  
③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女,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钟书夫人。
16.自序大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本文是否如此?请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   
17.从全文看下列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什么?(4分)
(1) 电视室
    答:  ▲  
  (2) “行李当然带不了,可是,身上、头里、心里、肚里都不准夹带私货”中的“私货”
答:  ▲  
18.作者怎么看待孟婆茶?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答:  ▲  
19.本文虚构了一个奇特的梦境,梦境虽然荒诞,却暗含生活的真实,试简要分析并说明采用这种“新奇”的方法作序有什么作用?(6分)
答:梦境的荒诞性体现在:  ▲  
  生活的真实性体现在:  ▲  
  虚构梦境的作用是:  ▲  
六、(12分)
2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3分)
国家工商局公布了2006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积极支持符合资质条件的各类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粮食,继续强化粮食监管;做好对现在棉花加工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维护棉花流通秩序;加强对二手车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答:  ▲  
21.有些文学人物评论,虽片言只语,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老葛朗台——被金钱吞噬的灵魂;诸葛亮——忠臣的典范、智慧的化身……
请参照以上示例,从下列文学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位写一则简短的一句话评语。(3分)  
  林黛玉     别里科夫     周朴园  保尔•柯察金
答:  ▲  
22.今天是某校学生刘小玉的爷爷七十岁生日,他要通过电台为爷爷点一支歌曲以表祝福。
(1)她拨通了电台热线电话,礼貌而简练地向主持人表达自己的要求,她该怎么说?
答:  ▲  。(50字以内)(3分)
(2)主持人愉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她又拨通了爷爷的电话,告知爷爷,该怎么说?
答:  ▲  。(50字以内)(3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鲁迅先生高度评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可钦佩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这呢?”的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其勇敢和创新精神,应该得到人们的赞扬。那么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呢?是否值得钦佩呢?请以 “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襄樊市高中调研测试题(2007.1)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C  B  A  B A  D A  C C D C  B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依次读hē kē kěē gě      A“浚”“竣”读jùn     B“牺”“恓”读xī  D“怡”“饴”读yí)
   2. B(A质疑思辨   C饥肠辘辘   D厮杀)
3.A (B差强人意,意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与文意不符。C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不能用于表达双方的意见分歧。D如临大敌,形容把情况看得很严重。不能表达谨慎小心的态度。)
4.B(A“高于” 和“不低于”重复 C “提升”与“基础”搭配不当 D句式杂糅)
5.A
二、(12分 每小题3分)
6.D        7. A (革命成功后,阿Q个人的政治、经济状况可能会改善)          8.C   
9.C (A 为了典型而近乎夸张地凸现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B 阿Q参加的是辛亥革命,但“阿Q式的革命”不是辛亥革命。D“增强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代表每一个中国国民。)
三、(12分 每小题3分)
10.D(尤:过错)
11.C (②表达的是齐景公出游的意愿 ③表达的是诸侯朝拜天子的职责。)
12.B(本文是论辩文,不是记叙文,“记叙生动,形象鲜明”的说法牵强附会。)
四、(18分)
   13.(1)以百姓之乐为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的,百姓也会以君主之忧为忧。(4分)(每句1分,注意“乐”的活用)
   (2)做到这步(这样)却不能称王的,还没有这种情况。(3分 “然而”、“王”的活用及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
   (3)我该怎样加强修养才能跟古代圣君的游览相比呢?(3分 译出大意1分, “观”及介词结构后置句式各1分)
  14.(1)萧萧梧桐飘落,本不会有声响,飒飒秋风送爽,本是时令使然,但用了“送”和“动”字,就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2分);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景,让客观景物染上了诗人主观色彩,抒发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情(2分)。
 (2)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的对照(2分);以乐景写哀,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心情(2分)。
  15.(1)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2分 每空1分)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句子,《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句子,《赤壁赋》中对箫声的描写,其他符合要求的句子。(2分 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给分)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2分 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给分)
五、(18分)
16.本文也体现了“自序”的特点,(1分)说明了作者写作《将饮茶》的目的是在饮孟婆茶前“夹带着好些私货呢,得及早清理”,(2分)这些“私货”正是文集中的回忆性散文。(1分)
 17.(1)回忆、清理人生的地方(2分)    (2)一辈子的经验(2分)
18.作者认为孟婆茶最终要喝,但在未清理完私货前不能喝。(2分)作者认为在离开人世之时,应该无牵无挂,因此要珍惜人生,抓紧有限的时间,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分)
19.梦境的荒诞性体现在:登上像车、像筏、像飞机,而又不是车、筏、飞机的“列车”;领到一个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2单元)』  下一个『涟源三中2007年上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