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崇文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崇文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语文2007.4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试题预览
"崇文区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统一练习(一)
                     语   文               2007.4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    )
A.宽宥    柚子    舳舻    烟岚云岫
B.创伤    悲怆    苍茫    满目疮痍
C.筵席    琴弦    诞辰    垂涎三尺
D.矩形    拮据    焗油    前倨后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历练    不倒翁    美轮美奂    别出心裁
B.匮乏    副作用    手足无措    桀傲不驯
C.威慑    三步曲    长年累月    出神入化
D.呵斥    主旋律    按部就班    一愁莫展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青藏高原具有       的生态人文环境,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极其浓郁的风土人情是中国文明画卷中最为亮丽的部分。随着经济动脉的       ,青藏高原的文化将迎来一个与其他文化       的新时期。这对于内地文化是一种净化,对于藏文化是一种       。
A.独到    延伸     交融    提升 B.独到    延续    交汇    升华
C.独特    延续     交汇    提升    D.独特    延伸    交融    升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几万文字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
“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B.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就处在更加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
中,对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责无旁贷。
C.在“国美”春节销售额过亿的同时,“大中”也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措施,由此在京城
电器市场形成鼎足之势。
D.俗话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既然你已经准备得相当充分了,我看完全没有必
要为升学担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志原者示范来引导市民排队,实在是个不错的活动形式,可以避免减少等候过
程中出现的拥挤。
B.目前北京的房价与消费者预期差距较大,八成消费者认为,每平方米6000元以下较
为合理。
C.随着交通事故数量的激增,有关专家呼吁,对非法赛车、违章开车、无照驾驶的现
象一定要严加管理。
D.考古学家清理墓穴时,搜集了在量的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斧等是用石英砂
岩打制而成的。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 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秘弛。惟是元年这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这。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这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有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器之欹未坠于地 欹:倾斜
B.为天子牧小民不倦 牧:管理
C.以威劫齐民 劫:胁迫
D.或诘其平生所嗜好 诘:责问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且公尝为我言
        吾今且报府
        尔繄以生,惟尔父母
        以想见其为人
        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
        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
        虽齐鲁亦然
        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朝廷)方命择帅 B.(百姓)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
C.(张方平)惟尔父母 D.由此观之,(蜀人)亦不为无助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方平合理施政的一组是 (    )
①归屯军,撤守备 ②寇来在吾,无尔劳苦
③民无常性,惟上所待 ④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
⑤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⑥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张方平在蜀地将发生祸乱时,临危受命,赶赴蜀地,恰当地应对危机的事
迹。
B.众人传说敌寇将要侵犯边界,宋仁宗决定选派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张方平前往。
C.苏洵认为蜀地百姓忍心不顾性命沦为盗贼的原因在于上司用残酷的刑罚惩治他们。
D.虽然张方平的功劳业绩已载入史册,但蜀人仍坚持要为他画像,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1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按要求翻译句子并用“/”为下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5分)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耳。
   (1)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2分)
         答:                                                                        
   (2)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耳。(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7分)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注:桡 ráo借指小舟。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据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
历史兴亡之感交织。
B.“禁宫腰”既“细腰”,原指女子因思念亲人面清瘦的体态。此处用来形容纤细
轻柔的柳条。
C.从“衰杨古柳”写到闲静浅淡的夕阳和已届衰老的秋光,使上下片过渡自然,
色调和谐,营造衰飒气氛。
D.“离思满蘅皋”中的“蘅皋”极言水边高的美好,但此地却不可久留,愈加反衬
“离思”无法抑制。
E.“一曲《阳光》,断肠声尽”转而从听觉角度抒写天涯沦落之人的离愁,直抒胸
臆,尽写别离之苦。
答:(    )(    )

   (2)同是以柳与伤别,词中“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惟悴楚宫腰”与《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扬柳依依”相比较,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1)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李白《将进酒》)
   (3)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谁怕?               。(苏轼《定风波》)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
随着四十我年来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了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首先,它体现在建筑服务管理和控制的提高上,例如供热、照月、能量管理,火、安全和通道控制。这就是计算机控制或自动建筑的理念。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早期,智能建筑的理念在美国发生了第二次乃至更大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和亚洲设计、建造了第一批把自动化和信息化两种理念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自动化和信息智能建筑的许多创造性工作已经完成。20世纪80年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一个工同因素是最好地利用信息,提高建筑性能、增加建筑价值。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智能建筑的数量及其整体智能水平得到了稳步增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建筑供应商和使用者正日益关注和挖掘智能建筑的优点。随着对基于网络通讯协议的新型开放标准的广泛应用,现在的定位是在全球快速推广智能建筑的使用和建造。
如果智能建筑后面是信息和科技的需求,那么推动智能建筑发展的应该是社会和道德动力。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类行为对当地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被关注,人们掀起了有组织的绿色建筑运动。绿色建筑的早期倡导者强烈地受到诸如Schumacher的思想家们的影响,这些思想家号召简单、你消费的生活方式。
这些关注正在日益全球化。它们强调为了保证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未来,应采取必要的行动解决诸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改变等问题。建筑及建筑环境对环境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大多数国家,建筑物制造大约50%的二氧化碳,因此以实际行动提高建筑物的设计和性能的需求是鉴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个相对缓慢的开始之后,绿色建筑运动在世界许多地方有了一个较好的势头,出现了一系列衡量和比较绿色建筑性能的标准,重要的是许多国家把这些标准并入建筑规范和设计标准, 这是建筑设计和性能标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绿色建筑由于其强调建筑结构因素,并试图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积极智能性”的应用,提高建筑性能,广泛受到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欢迎。在过去的十年里,绿色建筑得到了发展,建筑性能提高的焦点已经超越了其定义中的“绿色”,而向一个更广泛的方向“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建筑就是要最好地应用可用资源,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本文有删节)
14.请提取划线句子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语。(3分)
    答:                                                               
1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供热、照明、安全通道等建筑服务管理和控制的变化。
B.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智能建筑,全球建造、使用智能建筑的速度已经加快。
C.思想家们简单、低消费的生活方式启迪了“绿色建筑”初期的倡导者。
D.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与人类行为及建筑环境密切相关。
答:(    )
16.请结合所给图表说明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可不出现数字)(4分)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新建绿色建筑(处) 0 45 267 331 407
面积(百万平方英尺) - 8 51 78 113
    答:                                                                         
                                                                                    
17.下列关于“绿色建筑”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绿色建筑”是指 最有效地兼顾设计性能和需求的建筑。
B.“绿色建筑”是指让可用资源最充分地发挥其功用的建筑。
C.“绿色建筑”是指符合环保和信息化要求以增加价值的建筑。
D.“绿色建筑”是指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建筑。
答:(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从维熙
①在冬日里思念起小草萌芽早春,在春日里思念起十月的枫红,在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突然记者是花争艳的盛夏,都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②随着高科扭亏为盈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天与地的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③不久前,孩子从美国打来电话说:“您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电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象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儿孙,因为我不想让电子光波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儿孙们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象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假如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
④古代诗词中的“长想思”,来自于“久别离”。台湾余光中老先生一首《乡愁》的诗章,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别离”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民谚中“久别胜新婚”的成语,不就是对思念的最好的诠注吗!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小儿小女,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情感田园中的绿茵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不了。
⑤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倾家荡产地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果定。记得1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此话一出口,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 此,全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有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而翩翩起舞的,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 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般的精神墓场。
⑥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和无所不能的手机,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⑦保留一点思念与想象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本文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 ,作者通过对四季中最具体代表性的几种美好景物的“思念”,体悟的思念是一种享受。
B.第②段中“撒裂”一词,在文中有“终止”、“割断”之意,形象地写出现代科技给人类想象力带来的破坏。
C.作者不愿意安装电脑出像设备,是担心一旦关心电脑,仍然会陷入思念的痛苦中而难以自拔。
D.《乡愁》的动人魅力正来自于“久别离”孕育的“长相思”,启示读者“思念”必须以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为前提。
E.全文以“思念”起,以“思念”终,其旨并不存在思念的感叹上,而是着力于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思。
答:(    )(    )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如何理解第①段中“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3分)
        答: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3分)
         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
         答: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0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一个『2007年福建省质检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