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17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5题共10分)1.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2分)我的家乡是“百花之神”特别眷顾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A烦fán花似锦、芳馨醉人。花间,鸟儿嬉戏争鸣,蜂蝶B翩然iàn起舞。花下,潺潺流水搅碎婆娑的花影,C粼粼lín水波荡漾着飘落的花瓣。D
试题预览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17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5题  共10分)
1.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2分)
我的家乡是“百花之神”特别眷顾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A烦fán花似锦、芳馨醉人。花间,鸟儿嬉戏争鸣,蜂蝶B翩然biàn起舞。花下,潺潺流水搅碎婆娑的花影,C粼粼lín水波荡漾着飘落的花瓣。D湛篮nán的天空,阳光亦如鲜花一般尽情绽放着。如此优美的景色,真是令人心惊肉跳啊!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只需填序号)(1分)
(2)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写出正确的句子)(1分)
2、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________、国内________、两岸________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A.和平   和谐   和气         B.和平   和谐   和解  
C.和平   和气   和解         D.和气   和谐   和解
3.一位同学用成语给自己“画像”:突出的优点——知过必改;明显的缺点——粗枝大叶;待人接物——与人为善;理想——品学兼优。
   请你也用成语给自己“画像”,让大家对你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请任选三项作答,不得照搬上面那位同学使用过的成语)(3分)
4.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
    初中三年,在语文这片神奇的天地中旅行,想必你一定是收获无限。在岳阳楼头,你也许聆听到了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里,你也许感受到了     。……
5.阅读下列对话,用一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分)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
    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默写(任选7句作答,每句1分,共7分,作答时必须安顺序否则无分)
(1)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二章》
(2)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顺之。《孟子二章》
(3)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二章》
(4)生,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6)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7)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8)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 。 《渔家傲》
(9)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10)___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73分)

                 诗歌赏析(5分)

7、阅读后回答题目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从字面看,“落红”指什么?从诗的内容看,“落红”的言外之意指什么?(2分)
                                                       
(2)请从大自然的规律或社会现象举例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3分)

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一) 防止高能宇宙射线伤害的途径

    在太空航行中宇航员离开了地球磁场的保护伞,高能宇宙射线成为宇航员的致命杀手。他能够破坏DNA,使得他们的行为异常,有时可能导致癌症。太空辐射粒子像极其微小的炸弹将分子炸碎。深层太空宇宙射线比地球附近太空更具有破坏性。避免宇宙射线伤害,首先考虑是利用能够吸收宇宙射线的屏蔽装置。能够屏蔽高能宇宙射线辐射的最佳物质是氢。但是科学家指出,不能利用纯氢进行屏蔽,必须寻找包含大量氢的物质,例如包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的聚丙烯即通常的塑料。水含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也是很好的屏蔽物质。但是水太重难以携带,飞船的发射太昂贵,着陆的难度和复杂性更大。要完全屏蔽射线,氢屏蔽装置的厚度需要2米,这样的装置的重量和体积都是不可行的。但是科学实验表明一个奇怪的结果,屏蔽30—35%的射线的装置只需要5—7厘米的厚度,这是目前可以考虑的最佳选择。对于其余70%射线的屏蔽,科学家将另辟蹊径,寻找其他解决方案。维生素A和C这样的抗氧化剂能够在射线产生危害以前吸收射线产生的粒子。
    科学家也在寻找一些途径,能够在人体遭到伤害以后使得受损害的异常细胞自行消灭。有的科学家正在仔细研究细胞的生命周期。在他分裂的时候让它暂停一下,检查基因受到何种破坏并自行修复。
    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高技术手段是所谓纳米微粒、纳米胶囊、纳米机器人或者“纳米外科医生”。这种大小从几个纳米到数百纳米的“纳米级机器人”远比细胞或细菌小,甚至比可见光的波长还短小。能够在血流中作任何方向自由翻动,能够发现有病的细胞,渗透细胞膜并注入准确的药物剂量。
8.选出对防止高能宇宙射线伤害的途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氢是能够屏蔽高能宇宙射线辐射的最佳物质,但不能用纯氢进行屏蔽。
  B.水也是很好的屏蔽物质,但不是理想的屏蔽物质,因水太重难以携带。
  C.部分维生素能够在射线产生危害以前吸收射线产生的粒子。
  D.“纳米级机器人”略比细胞或细菌小,能够渗进血流中发现有病细胞并准确注入药量。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去掉后对句子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      )(2分)
  A.不能利用纯氢进行屏蔽,必须寻找包含大量氢的物质。
  B.屏蔽30—35%的射线的装置只需要5—7厘米的厚度,这是目前可以考虑的最佳选择。
  C.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高技术手段是所谓纳米微粒、纳米胶囊、纳米机器人。 
  D.能够发现有病的细胞,渗透细胞膜并注入准确的药物剂量。

(二)
○1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2第一,书本的记载,教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饱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3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4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5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10、文段中作者所批驳的论点是什么?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书上就可以读到所有的知识和道理。
B、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
C、牢牢记住书上和老师讲解的知识和道理。
D、知识和道理只需牢牢记住并不需要多问。
11、第○2―○4段指出了第○1段所说“漏洞”的具体表现,下面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书本记载的知识道理与世界的变动、进步之间有差距或有矛盾。
B、各个人或少数人见识有限,研究出来的知识道理都是错误的。
C、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
D、只记住知识和道理,而不把它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是片面的。
12、对第○4段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论证的中心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
B、论证的过程既运用了讲道理论证,又运用了举例论证。
C、作者的主张是只有多发问,才能准确肥知识运用到生活里去。
D、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来进行来论证,语气强烈,说服力强。

古文阅读(33分)

阅读《墨子•公输》选段,回答问题:(14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14. 下面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才美不外见      于是见公输盘
B. 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 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 楚王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本段文字用“九攻”“九距”点明战斗之激烈,用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交代激战之结果,用 ________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用原文回答) (3分)
17. 从选文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回答问题:(7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    
①曾益其所不能     (                 )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                 )            
19.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2分)
                                                                      
20. 语段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5分)
(相关链接材料)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 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唯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到,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问题:(9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1. 这段文字用“鱼”比喻_______,用“熊掌”比喻______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2.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3.文中的加点词“是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4.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问题。(25分)
                    祖母的葵花
     1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2是祖母种的。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3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4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②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5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6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7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8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9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③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10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11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有删改。作者丁立梅,选自《知识文库》2005年第11期)
     25、上文第3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通读全文,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4分)
   
     26、.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答: 
   
     27、从上文加横线的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文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的美或情感表达的美。(4分)
   选句序号:[    ]
   答: 
     28、上文第7段写到了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答: 
   
     29、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只批阅第①题。)(想像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获加2分。)(8分)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可描写神态,可描写动作,可描写语言,可描写心理。)
   答: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答: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写作(1小题60分)作文题(60分)
30、在下列两题中选择一道题作文:
(一)作文题: “在        (艰苦奋斗精神、同桌、网络……)的影响下”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1字数在600-800字之间;○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二)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主动帮助过别人,你也许得到过别人善意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又往往是不求索取,也不图回报的。正是这种互助互爱营造了我们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请以《帮助,不需要理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219.137.184.19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验卷』  下一个『2005--2006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