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学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命题人:武汉新洲第一中学李新华考试时间:2007年3月8日9:00-11:30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l、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地方,同时请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2、所有题目答案均答在答题卡上。答1—12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试题预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武汉新洲第一中学  李新华    考试时间:2007年3月8日9:00-11:30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l、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地方,同时请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所有题目答案均答在答题卡上。答1—12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13—23题,直接用0.5mm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谐    采撷    胁肩谄笑    度长絮大    挟嫌报复
D.拓片    趿拉    安稳塌实    纷至沓来    大张挞伐
C.旋风    渲染    头晕目眩    炫耀武力    文采绚丽
D.枕藉    押解    应届毕业    心存芥蒂    借尸还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菁华    精典    靓妆    大跌眼睛    丽姿倩影    山青水秀
B.蓝球    尴尬    门槛    衣衫褴褛    青出于篮    陈词烂调
C.恍惚    晃荡    膀胱    觥筹交错    再创辉煌    惝恍迷离
D.瞥见    撇开    舞蔽    弊绝风清    衣不敝体    蔽帚自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1975年,有人断言蒋经国“三不会”(不会把台湾出卖给外国、不会向共产党投降、不会搞烂台湾而将有一番作为),引起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与批示。历史证明这段预言毫厘不爽。
B.这家造纸厂排放出来的废物,使周围的河湖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植物大量减产以至绝产。
C.十多年未聚首的老同学见了面,有的尽情相拥,有的促膝畅谈,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D李有红也认出了是辛在汉,只是不敢先开口。人常说:“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到底他如今是狼是虎,一点也摸不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些年来,国内许多人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而国外教育机构也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
B.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C.十三亿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以勤劳俭朴、智慧勇敢而著称于世,这是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手抛弃。
D.1月22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第三次为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作出的决定发布。我们非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才能确保人口控制目标的完成不可。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这次去首都北京,我们专程去游览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
D.网友给我发来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
C.山啊、水啊,花啊、草啊,星星啊、月亮啊,常常是诗人歌咏的对象。
D.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咏了好几遍。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丘成桐
     数学之为学,有其独特之处,它本身是寻求自然界真相的一门科学,但科学家也如文学家般天马行空,凭爱好而创作,故此数学可说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
     数学家研究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素材,寻找它们共同的规律。这里所说的大自然比一般人所了解的来得广泛。我们认为数字、几何图形和各种有意义的规律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希望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将这些自然现象的本质表现出来。
     大略言之,数学家以其对大自然感受的深刻与肤浅,来决定研究的方向,这种感受既有其客观性,也有其主观性。后者则取决于个人的气质,气质与文化修养有关,无论是选择悬而未决的难题,还是创造新的方向,文化修养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修养足以数学的功夫为基础,自然科学为辅,但是深厚的人文知识也极为要紧,因为人文知识也致力于描述心灵对大自然的感受,所以司马迁写《史记》除了“通古今之变”外,也要“究天人之际”。
     历代的大数学家如阿基米德、牛顿莫不以自然为宗,见物象而思数学之所出,即有微积分的创作。费尔玛和尤拉对变分法的开创性发明,也是由于探索自然界的现象而引起的。
     数学的文采,表现于简洁,寥寥数语,便能道出不同现象的法则,甚至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这是数学优雅美丽的地方。数学家陈省身创作的陈氏类,就文采斐然,令人赞叹。它在扭曲的空间中找到简洁的不变量,在现象界中成为物理学界求量子化的主要工具,可说是描述大自然美丽的诗篇,直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从欧氏几何的公理化,到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到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到高斯、黎曼创立的内蕴几何,一直到与物理学水乳相融的近代几何,都以简洁而富于变化为宗,其文采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件文学创作,它们韧生的时代与文艺兴起的时代相同,绝对不是巧合。
     文学家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和歌咏。例如歌咏杨柳,李白可写别意,温庭筠可写柔情,周邦彦可写行色……数学家对某些重要的定理,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证明。例如毕氏定理的不同证明有十个以上,等周不等式亦有五六个证明,高斯则给出数论对偶定律六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证明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事实,往往引导出数学上不同的发展。
     反过来说,文学家虽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歌咏,但在创作的工具上,却有比较统一的对仗韵律的讲究,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的文体。从数学的观点来说,对仗韵律是一种对称,而对称的观念对数学发展至为紧要,是所有数学分支的共同工具。
6.下列表述,能够支持数学家“凭爱好而创作”的说法的一项是
  A.数学虽寻求自然界的真相,它仍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桥梁。
  B.数学家研究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素材,并寻找它们共同的规律。
  C.数学家希望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将这些自然现象的本质表现出来。
  D.数学家以其对大自然感受的深刻与肤浅,来决定研究的方向。    
7.最后两段将文学的“歌咏”和数学的“证明”等做比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家对事物的歌咏不同,数学家对某些重要定理,也会提出不同的证明。
  B.与文学家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感受一样,数学家对事物的看法也具有多面性。
  C.文学家和数学家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有其多面性,对称的观念就是如此。
  D.对称作为一种共同的创作的工具,文学的歌咏与所有数学分支都有运用。
8.从全文看,对“数学”和“文学”的相同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数学研究的对象和文学创作的素材是完全相同的。
B.尽管取法自然,数学的研究和文学的创作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C.数学和文学都讲究文采,数学优雅美丽的地方可比美丽的诗篇。
D.极具文采的解析几何、微积分等韧生的时代与文艺兴起的时代相同。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的研究应注重文化修养,它对数学家选择研究疑难还是创新起关键作用。
B.历代大数学家均由探索自然取得开创性成果,可见人文知识对数学其实无关紧要。
C.与文学创作的文采有高下之分一样,数学的创作当然也有文采的高下之分。
D.数学研究大自然及其规律,因此,好的数学家需要领会自然,进而取法自然。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知化
                                                    《吕氏春秋》
     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
     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可以过?此贤主之所重,惑主之所轻也。所轻,国恶得不危?身恶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国亡,在于不先知化也,吴王夫差是也。子胥①非不先知化也,谏而不听,故吴为丘墟,祸及阖庐②。 
     吴王夫差将伐齐,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得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③,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越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④,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⑤,虽胜之,其后患无央!”
      太宰噽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⑥者,齐、晋也。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
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是君王一举而服两国也,君王之令必行于上国。” 
      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噽之谋。
      子胥曰:“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夫差不听。子胥两祛高蹶⑦而出于廷,曰:“嗟乎!  吴朝必生荆棘矣!”
      夫差兴师伐齐,战于艾陵,大败齐师,反而诛子胥。子胥将死,曰:“句吾⑧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乃自杀。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⑨其目,著之东门,曰:“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
      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夫差将死,曰:
“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乃为幎以冒⑩而死。
    【注】①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大夫。其父伍奢受诛于楚,子胥逃吴,吴予申地,故又称申胥。②祸及阖庐:夫差父吴王阖庐,名光。本句是说夫差败于越,宗庙夷灭,阖庐“不得血食”的意思。③通属:连属。④不苦其已也:不用急着把它治好。⑤猏(jiān):大猪。⑥上国:中原各诸侯国。⑦两祛(qù)高蹶:两手牵举其衣,高举足而大踏步地走。形容含着怒意。⑧句吾:吴先王太伯自号“句吾”。⑨抉:剔出,挖出。⑩为幎(mì)以冒:用黑布盖着脸。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                                一贯:一回事。
B.君王之令,所以不行于上国者,齐、晋也            不行:不能通行,不被执行。
C.夫差以为然,不听子胥之言                                     以为:认为。
D.大败齐师,反而诛于胥                                            反而:相反或出于常情之外。
11.下列句子每四句编为一组,四句都能表明伍子胥眼光深远预见准确的一组是
①夫吴、越之势不两立。
②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猏,虽胜之,其后患无央!
③天将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胜;天将不亡吴矣,则使君王战而不胜。 
④嗟手!吴朝必生荆棘矣!
⑤句吾!安得一目以视越人之入吴也!
⑥女胡视越人之入我也!
⑦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
    A.①③⑥⑦    B.①②④⑦    C.②④⑤⑥    D.③⑤⑥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化”是说要知道事物的发展变化,不能停留在事物的暂时的表面现象上,而要预见到它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举措恰当。  
B.作者强调说:“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君王“不先知化”,就会“身死国亡”。统治者把握客观事物变化的趋势是十分重要的。
C.吴王夫差因为好大喜功,急于争霸中原,所以刚愎自用,轻信太宰噽的蛊惑而听不进伍子胥富有远见的分析、劝谏甚至警告。
D.作者认为,有些事情允许失误,有些事情可能导致身死国亡,绝不容许有失误。夫差拒听忠言并不致命,残杀忠臣才是致命的。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4分)
(2)君王若伐齐而胜之,徙其兵以临晋,晋必听命矣!(3分)
(3)夫差将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子胥于地下!”(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请君堑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何当:何日。金络脑: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象征马受重用。踏清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注】吴钩:吴地所产宝刀。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黄河南北一带。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若个:哪个。
(1)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抒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2)“马诗”是怎样运用“比兴”手法的?“南园”诗由两个问句组成,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两问任选一问作答)(4分)
15.填空。(6分)
(1)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著名戏曲作家,是《牡丹亭》的作者、明朝文学家              。 
(2)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贾谊《过秦论》明言秦亡原因的警策语是“                ”。苏洵《六国论》的警策语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杜牧《阿房宫赋》的警策语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警策语是“             ,使我不得开心颜”。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一”题。
                                                         我的精神家园
                                                              王小波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就这样看了一些书。
     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种哲人,穿着宽松的袍子走来走去。有一天,有一位哲人去看朋友,见他不在,就要过一块涂蜡的木板,在上面随意挥洒,画了一条曲线,交给朋友的家人,自己回家去了。那位朋友回家,看到那木板,为曲线的优美所折服,连忙埋伏在哲人家附近,待他出门时闯进去,要过一块木板,精心画上一条曲线……当然,这故事余下的部分就很容易猜了:哲人回了家,看到朋友留下的木板,又取一块蜡板,把自己的全部心胸画在一条曲线里,送给朋友去看,使他真正折服。现在我想,这个故事是我哥哥编的。但当时我还认真地想了一阵,终于傻呵呵地说道:这多好啊。时隔三十年回想起来,我并不羞愧。井底之蛙也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此外,人有兄长是好的。虽然我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也无异议。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科学和艺术是怎样的事业。我哥哥后来是已故逻辑大师沈有鼎先生的弟子,我则学了理科;还在一起讲过真伪之分的心得、对热力学的体会,但这已是我二十多岁时的事。再大一些,我到国外去旅行,在剑桥看到过使牛顿体会到万有引力的苹果树,拜伦拐着腿跳下去游水的“拜伦塘”,但我总在回想幼时遥望人类智慧星空时的情景。千万丈的大厦总要有片奠基石,最初的爱好无可替代。所有的智者、诗人,也许都体验过儿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总觉得,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可少的。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文的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走一条路,而是背一本宗谱。我听说前苏联就是这么教小孩子的:要背全本的普希金、半本莱蒙托夫,还要记住俄罗斯是大象的故乡。我很怀疑会背宗谱就算有了精神家园。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这样说固然有煽情之嫌,但想要说服安徒生,就要用这样的语言。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牵牛花丛中走过来了。虽然我对他的事业一窍不通,但我觉得他和我是一头儿的。
    我不大能领会下列说法的深奥之处:要重建精神家园,恢复人文精神,就要灭掉一切俗人── 其中首先要灭的,就是风头正健的俗人。假如说,读者兜里的钱是有数的,买了别人的书,就没钱来买我的书,所以要灭掉别人,这个我倒能理解,但上述说法不见得有如此之深奥。假如真有这么深奥,我也不赞成── 我们应该像商人一样,严守诚实原则,反对不正当的竞争。让我的想法和作品成为嚣嚣尘世上的正宗,这个念头我没有,也不敢有。既然如此,就必须解释我写文章(包括这篇文章)的动机。坦白地说,我也解释不大清楚,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就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学考试卷


上一个『2007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wps』  下一个『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