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汕头市潮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试卷(高一上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汕头市潮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总分命题人:杨剑钊Ⅰ阅读鉴赏(76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一)古诗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1)或(2),(3)或(4),(5)或(6),(7或(8),各选1题,共可选4题)(8分)(1)无边落木萧萧下,。(2)念去去千里烟波,。(3)
试题预览
"汕头市潮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3)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命题人:杨剑钊
Ⅰ 阅读鉴赏(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一) 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的空隙部分。((1)或(2),(3)或(4),(5)或(6),(7或(8),各选1题,共可选4题)(8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2)念去去千里烟波,                     。
(3)小楼昨夜又东风,                        。(4)楼船夜雪瓜洲渡,                     。
(5)黄沙百战穿金甲,                        。(6)淮水东边旧时月,                     。
(7)间关莺语花底滑,                        。(8)梧桐更兼细雨,                       。
(二) 诗词曲阅读(12分)
阅读下列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2.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3分)
A.微风惊暮坐    B.临牖思悠哉    C.时滴枝上露      D.为拂绿琴埃
3.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5分)



4.“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书褒城驿壁    孙樵(唐)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nóng酒味厚),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n仍):磨擦。②鹢(yì0: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矧(shěn):况且。 ——选自《四部丛刊》本《孙樵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6.翻译划线的句子(6分)
①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②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硅推诚进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日:“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平?”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释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日:“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             正:正确
B、伎不进,数被让                     让:责备
C、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             矜:怜悯
D、济繁治剧,众务必举                 举:办妥
8.翻译划线句子(8分)
①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②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
(一)阅读下列文学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粱  衡
    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这个讲台。玛丽•居里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从这一点开始。她以25岁青春难再的妙龄,面对追求者如潮而不心动。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可以躺在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世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在一般人要做到两个自如,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于是她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两项是:(     )(6分)
A、100年前居里夫人对放射性性元素镭的发现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正是因为漂亮才促成居里夫人立大志,有大求,从而使她赢得了最高荣誉。
C、居里夫人鄙视女子的外在美,她认为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
D、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高度赞扬了居里夫人不为上帝给的美
   形和尘世给的美誉所累,一如既往,埋头工作。
E、“跨越百年的美丽”既指人们透过居里夫人的肖像看到她昔日的漂亮风采,更是指居里夫人不为盛名宠坏,执著地进取,直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规而永葆的那种理性的美丽。
10.①第三段中“人有多重价值”包括哪些?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哪种价值?
(提炼原文中的文字回答)(6分)



   ②说说居里夫人能“成为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的原因?(6分)
                                                             

 




(二)阅读下列实用文段,然后回答问题。(18分)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近伟大的天空…… 
[注]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6分)
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个人与人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笔锋一转,写人群“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为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了暗示和铺垫。 
B.第二段中“挤压”、“发酵”’、“挤兑”等动词的运用,避免了与下文“提炼”一词的重复,并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变化。 
C.通过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我”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变得澄明,琐碎而陈旧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变。 
D.作者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单位,认为这种机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 
E. “低处的池塘”和“高处的白云”在文中是一对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借它们含蓄地 表达了对两种不同境界的理解。 
12.①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不超过20个字)(2分) 


②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③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4分) 






Ⅱ 表达交流(74分)
三、语言表达(14分)
13.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 “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4.活动情景语言单项表达题(4分)
(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珍惜时光,献身伟大的事业,未来才会美好;否则,你将会在幻想中蹉跎岁月,老大徒伤悲。
B、在中华小姐选美大赛中,佳丽们那超凡脱俗的气质和那精湛的才艺
表演真是妍媸毕露,令人叹为观止。
C、“起承转合”是旧体诗人常用的构思方法,这对于今人作诗仍有一些启发,但断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将重蹈“八股文”的覆辙。
D、读书使人聪慧,使人豁达开朗:只要打开书本,很多疑虑、误会,隔阂便涣然冰释了。
15.活动情景语言单项表达题(共7分)
①仿照下列句子再造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
爱心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她能为你驱散透骨的寒意;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爱心是                        ,                                 ;
②将下列带有命令性的祈使句改为温馨提示语,使它更顺耳,更委婉亲切:(3分)
  原句:不准践踏草地,违者罚款!
改为:                  


四、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高中语文(必修3)试卷答案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7)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8)梧桐更兼细雨,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D。“为拂绿琴埃”
(析: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是他的知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意绪。琴上为何积满尘埃?长期没弹。为何长期没弹?像伯牙一样没有知音欣赏。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3.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4.①清冷、幽静  
②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5.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本题正确选项为B 应为“台阶”的意思,其实从“堂庑甚残”句中可判断出是一个名词。 
6.文言文翻译 
①凡和皇帝一起治理天下的,是那些刺史县令,他们直接了解人民的生活,因而便于贯彻政令。
②象这样下去,而想希望百姓生活不穷苦,国家财力不困难,有户籍的居民不减少,开垦的土地不缺乏,难啊!
(译文:
  褒城驿号称全国第一,到我亲眼所见,看其池水,浅浊而肮脏;看其船只,破碎而搁沉;庭院台阶十分荒芜,堂房廊屋都很残破,哪里看得到它所谓的宏大壮丽呢? 
向管理驿站的官吏询问,他们则说:“忠穆公严震曾担任梁州州牧,因为褒城控制着通往两个节度使治所的要道,各式各样的旌节旗帜来来往往,传递公文的人员骑着马,出差的官吏乘着车,或来或去,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所以扩大驿馆建筑,以显其雄伟宏大。褒城驿在当时看上去是比其他驿站都壮观。而且一年中到褒城驿站来歇宿的宾客不少于几百人,他们只要夜间得到住宿,饿了能得到饱食,全都是暮来朝去,哪有顾念爱惜之心呢?至于撑船,一定要到篙折、舷破、头碎然后停止;钓鱼,一定要到水干、泥混、鱼尽才肯罢休。甚至还有人在*窗的长廊或小屋里喂马,把驿馆的中堂作为猎鹰的栖息之所,这些都是房屋污损、器物毁坏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试卷及答案』  下一个『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高二级语文假期作业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