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外文言及散文综合测试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日常综合训练
试题
名称
初三课外文言及散文综合测试
(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三课外古文及散文综合练习前倨后恭裴佶常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末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及入门有
试题预览
"初三课外古文及散文综合练习
前倨后恭
裴佶常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末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令秣马饭仆。姑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 千匹。
注释:阍(hūn)者:看门人;秣(mò)马饭仆:(给崔使君)喂马和招待他的仆人用酒饭;馔(zhuàn):饮食; (shī):古代的一种粗绸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言未竟__________ ②为朝官__________③有雅望__________ ④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____________
2.选出解释有误的 A、,会其朝退(正遇上)B、憩学院中(休息)C、将鞭之(鞭子)D、及入门有得色(得意)
3.翻译下面句子⑴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11.揣摩短文回答:“前倨后恭”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对裴佶姑父的人品怎样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4.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5.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7、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音 义 ②李生说之曰 音 义
③不应而还走 音 义 ④迨年事蹉跎 音 义
8、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9、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0、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桓侯故使人问之
11、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hándān):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去: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议:诽谤 C.愿王察之 察:观察 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罢:结束
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4.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15.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三人成虎”。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
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弹弓)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曰:“善!”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惠子之言也善譬 譬: (2)王曰:“未谕也。” 谕:
17.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翻译。(1)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2)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18.惠子是如何阐述自己的主张从而说服梁王的?
19.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受了什么启示?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
合欢树
史铁生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试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了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看年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吗,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到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虔诚( ) (2)侍弄( ) (3)挽悼( )(4)惊惶( )
2.解释下列词语。
(1)虔诚: (2)揣度:
4.“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一句表明什么?
5.“‘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母亲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提醒呢?
6.“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为什么说母亲“心里太苦”了?这表现了什么?
7.搬家之后“我”为什么不愿意“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后来又为什么“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8.文章的题目是“合欢树”,可写合欢树的文字却是极少的,想想,作者为何以“合欢树”作为题目?
9.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女性?
10.用简洁的文字概述文章的主旨。
(二)
再品贝多芬
①还记得那是十岁时,因为要录一部广播评书而寻觅空白磁带。在一堆“上海”牌之后,我发现一盘磁带,上面写着一排我不认识的字母。于是心血来潮地想听一听,放进机器,那些经常在收音机里听到却叫不出名字的旋律被传送了出来,不知为什么,或许是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我吸引住了。听了几首,乐队突然发出一阵威严的齐奏,之后,出现了男中音的声音(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浑厚壮阔的声音让我拜服,仿佛置身于灿烂的群星之中,那种感觉一直不能忘怀。谁能料到,正是这盘选曲集的磁带,让我直面了一个伟大深远的灵魂,而那首乐曲就是被瓦格纳称作“上帝的声音”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
②可以说我与贝多芬的碰撞不是那么循序渐进,不像许多人是从诸如“致爱丽丝”之类的小曲开始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发现我接触的第一部第九交响曲就像浩瀚无边的苍穹一样,耗尽一生或许穷尽不了。
③那时听音乐远不像现在,跑到唱片店里随便就能挑到你需要的东西。我准备了许多空白磁带,从电台的节目里录。为了取得较好效果,我总是将收录机搬到窗口,并不停地摆弄天线,这样零零碎碎地听了不少作品,如“悲怆”、“月光”、“热情”奏鸣曲,第五“命运”,第三“英雄”,第六“田园”,第五钢协“皇帝”的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及几首小提琴奏鸣曲
等。只是那时心灵深度尚浅,无法尽得其妙,不过多少领略了一个斗士的傲然风骨。
④到了有能力买磁带的时候,我买的第一盘磁带就是卡拉扬指挥的第九,后来又有第五、第六。于是多少个 的清晨,多少个 的黄昏,多少个 的秋日,多少个 的冬夜,几盘磁带听了不下几百遍,几乎背得出,这时已十五六岁了。贝多芬的作品就是这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年龄去听会有不同的感悟。第五“命运”,几乎人人都能说那四音动机代表着命运在敲门,但我听出了第二乐章那奋争后的欣慰喜悦,平静中的温柔,第三乐章隐藏在最坚强灵魂里的空洞、虚无,直到不安定气氛的加重。最后冲破长空,伟大的精神羽化成漫天彩云。创作第六“田园”的时候,见多芬已经失去听觉,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是在心里重塑一个自我,重求一种宁静。我在学业上不顺利的日子里,每天功课里必有“田园”,每当末乐章那充满感恩、抚慰之情的主题响起时,我已是满眼泪光。
⑤进了大学后,结识了不少音乐系的朋友。其中有志同道合的爱乐同好,于是经常在琴房里“演出”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只是乐队部分用我糟糕的嗓音代替。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学生只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技艺,一种凸现自我的方式,对艺术并没有全面深入的剖析,没有发自肺腑的感受,我真心希望他们都静静地听听贝多芬,再去演奏贝多芬。贝多芬说:“音乐,当发自内心,抵达心灵。”他的音乐正是这样,源于人类最本质的地方,让人心动,令人诚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悲怆( ) (2)苍穹(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穷尽: (2)羽化:
3.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A.落叶飞舞 B.残阳如血 C.春雨飘洒 D.绵绵无尽
于是多少个 的清晨,多少个 的黄昏,多少个 的秋日,多少个 的冬夜,几盘磁带听了不下几百遍……
4.题目“再品贝多芬”体现出本文叙事的时间线索,请依据文章内容作简单的概括。
5.“那浑厚壮阔的声音让我拜服,仿佛置身于灿烂的群星之中,那种感觉一直不能忘怀”,请从下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6.“只是那时心灵深度尚浅,无法尽得其妙,不过多少领略了一个斗士的傲然风骨”,那么,再品贝多芬时“我”又中如何领略的?
7.“我在学业上不顺利的日子里”,品味“田园”,致使“满眼泪水”,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8.作者认为“有许多学生只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技艺,一种凸现自我的方式,对艺术并没有全面深入的剖析,没有发自肺腑的感受”“令人遗憾”,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说完 当,担任 很高的声威 拜访 2. C 3。大家都称赞(崔昭)好,这(人)一定是一个(爱)行贿的人:过了一会儿,(裴佶姑父)叫(下人)上茶很急,又叫送上酒菜(招等崔昭)先很傲慢后来又很恭敬 表面上名声很好,实则是一个道貌岸然、贪财势利的伪君子、小人。 5. B、D 6.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7. C 2. 3.三国演义 4. C 5.C 6. 记住,劝说,理睬,等
7.B 8.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 10.C 11. 学贵善思,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 12.C
13.答:集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摆着的事,但是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
14.答:庞葱担忧邯郸距离大梁太远,有人挑拨离间,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
15.答: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一、
16.(1)比喻 (2)明白
17.(1)希望先生谈论事情直接说,不要用比喻。 (2)解说的人,本来用那人知道的东西去说明那人不知道的事物,以使那人明白。
18.惠子是举出一个具体的事例来阐述自己的主张来说服梁王的。
19.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应当采用恰当的手段,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把道理讲明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
(一)
1.(1)qián(2)shì(3)dào(4)huánɡ
2.(1)恭敬而有诚意。(2)估量,推测。
3.母亲为了“我”付出了一切,包括她的年轻、漂亮、聪明,还有她的生命,着意交代,更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4.表明她为了儿子康复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机。
5.这是为了给“我”信心,激励“我”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6.母亲为了能使瘫痪的儿子重新站起来,耗尽了全部的心血,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她的希望彻底破碎,这是她难以承受的,这表现了母亲已把儿子看作了自己的全部,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与了儿子。
7.母亲住过的小院子里的一切都会唤起对母亲的回忆,唤起对母亲早逝的痛苦;后来“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则是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极想重新回到那与母亲相处的日子。
8.以“合欢树”为题托物言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情系“合欢”的万般思念。
9.充满女性的温柔,倾心照料、爱护孩子,给孩子以激励希望,奉献出了自已的一切。
10.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之情。
(二)
1.(1)chuànɡ(2)qiónɡ
2.(1)完全理解。(2)变化。
3.C B A D
4.十岁时,我从收音机里最初听到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十五六岁时,我在磁带中听到第九、又听了第五、第六交响典;进了大学后,自己演奏贝多芬协奏曲。
5.我越发现我接触的第一部第九交响曲就像浩瀚无边的苍穹一样,耗尽一生或许穷尽不了。
6.在(命运)中听出了那种奋争后的欣慰喜悦,平静中的温柔;隐藏在最坚强灵魂里的空洞、虚无、不安定。
7.“田园”是贝多芬“在心里重塑一个自我,重求一份宁静”,“充满感恩、抚慰之情”,给“我”以慰藉,引起“我”共呜。
8.因为他们不理解“音乐,当发自内心,抵达心灵”,因而他们的演奏不能让人心动,令人诚服。 (59.81.26.12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上一个『
初三语文段考试题
』  下一个『
济宁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