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jué()起 荡yàng() 胆怯() 模()样2.下面的句子中每个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①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他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既破。(《学问与智慧
试题预览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
第一部分 (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jué(     )起    荡yàng(     )    胆怯(       )    模(       )样
2.下面的句子中每个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他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既破。(《学问与智慧》)
②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手里抓着摇晃的铁索,几乎垂直向上攀登,如果回首身后,两侧斧劈刀销般的悬涯峭壁,万丈深渊,不能不叫人心惊胆战。(《飞红滴翠记黄山》)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             》)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③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  (《关雎》)
④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⑤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⑥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⑦                      ,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续写一句话。(不超过25个字)(2分)
科学决策非常重要。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后,有外国记者问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教授:“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潘教授沉思片刻,答道:“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由此可见,                                        。
  [答]     
5.为了表达的通顺连贯,协调合理,下面的一段话中有二处需要改动,请指出并加以改正,不得增删字数。(4分)
  ①庄子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②几千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③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④他那恣肆的文笔,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⑤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1)序号       修改                                                                
(2)序号       修改                                                                
6.请阅读下面的表格,用一句话来概括图表所反映的内容。(2分)
美国、前苏联、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飞船               
 项目 水星号飞船
(美国) 东方号飞船
(前苏联) 神舟号飞船
(中国)
起飞质量(T) 约1.4 约4.7 7.8
座舱最大直径(m) 1.8 2.3 2.5
载入方式 弹道式 弹道式 升力式
电    源 蓄电池 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
构    形 座舱、自动舱 载入舱、仪器舱 轨道舱、返回舱
推进舱、附加舱
  [答]     
第二部分 (共44分)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急湍甚箭(《与朱元思书》)
   C. 悍吏之来吾乡 D.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E.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自富阳至桐庐(《与朱元思书》)                        [答]        和        
8.用现代汉语翻译“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分) 
  [答]     
9.细读划线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悍吏来乡索租的情形的。 (2分)
  [答]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有敢于对书中的内容大胆的提出疑问,才能更快的学以致用。请你选择下列问题中的任何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说说理由。(3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课本上的注释上解释为“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有人认为解释为“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更妥当。
②“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中的“则”在“语文教学参考书”2002年第三版中解释为“那么”,而在2006年第四版中解释为“然而”。
③“余闻而愈悲”中的“悲”,“语文教学参考书”中解释为“悲痛”,也有人认为解释成“同情”更好。
  [答]     
          
          
阅读《鼎湖山听泉》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4题。
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1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写划线句的内容?(2分)
  [答]     
          
12.“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这句中的“调皮”应该读出一种怎样的感情?为什么?(2分)
  [答]     
          
1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中吴均认为优美的山水可以让人忘却世俗名利。那么鼎湖山的泉水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2分)
  [答]     
          
14.文中有不少优美含蓄的句子,试找出一句来加以赏析。(2分)
  [答]     
          
阅读《学问与智慧》中的文字,完成15—17 题
    世间不单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邱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然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心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鞭辟入里”“豁然贯通”,都不是容易的事。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
15.请用自已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一下“有智慧的书”和“无智慧的书”的最根本的区别。(2分)
  [答]     
16.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选文结尾却说“则虽‘读破五车’,有何用处”。两种说法矛盾吗?谈谈你的理由。(2分)
  [答]     
          
17.苏州市正在召开首届读书节,你能否向组委会推荐一部你读过的文学方面的书?请联系选段中内容谈谈你推荐它的理由。(3分)
推荐的书名:                                                                     
推荐的理由: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8—19题
攻克肝硬化
日本冈崎国立共同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医学部,最近发现了导致人体肝硬化的原因,因此有可能找到检查早期肝硬化和预防肝硬化的方法。
据生理学研究所的冈田教授介绍,肝脏内有一种被称为“星细胞”的特殊细胞,它呈螺旋状围绕在肝脏血管的周围,其正常时的功能主要是储存维生素A。这种肝细胞突然变异就会产生一种称之为“变换体”的蛋白质。动物试验证明,人一旦患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星细胞”就会产生大量调节细胞内的钠和钙的浓度的“交换体” 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一增多就会导致肝硬化。
研究人员认为,发生病变的肝细胞通过生理活性物质发出指令,增强“星细胞”的活性。“星细胞”在不断增殖的同时,缠绕肝细胞的“交换体”蛋白质也会大量产生,致使肝细胞慢慢硬化。
有关方面认为,目前还没有确立诊断和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手段和技术。由于“交换体”是在肝硬化初期产生的,所以只要检测有无“交换体”基因,就能发现是否患了肝硬化。另外,只要研究出抑制“星细胞”活性并阻止其增殖的方法,就有可能预防肝硬化的发生。
18、根据文意,对“交换体”蛋白质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交换体”蛋白质一旦增多,就成了肝硬化的直接原因。
 B.“交换体”蛋白质在肝脏细胞正常时是不存在的。
 C.“交换体”蛋白质的有无取决于“星细胞”的有无。
 D.“交换体”蛋白质有无跟病毒性肝炎有密切关系。
19、请用一句话概括肝硬化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
诗意的栖居     张晓惠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太阳。
曾在淅浙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近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的我们是多么的钦羡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意的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二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现代人文的有机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造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在电脑网络、信息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得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20、在作者看来,这“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的小巷”具有哪些特色?(2分)
  [答]     
          
21、这篇文章卒章显志,请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主旨。(2分)
  [答]     
          
22、细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3、第四段中有一个“特写”镜头:“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请简述作者安排这个“镜头”的作用。(3分)
  [答]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作者认为“现代化”不能以丢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代价,物质和精神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两大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如此辩证地看待民居的改造与发展,显示了作者珍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眼光。
B.文中“写满了唐诗宋词”、“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等文句。借指小巷具有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
C.作者虽然认为“现代华丽是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总体上强调的是栖居的古朴典雅,给人以留恋“曾经”的返古的感觉。
D.作品开头“提出问题”,结尾表明主张,首尾是呼应的。第六段用“不得而知”与前文形成反复,引出感慨、议论,思路十分明晰。
E.作品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于一炉,语言生动、流畅,富于艺术表现力。
第三部分 (55分)
25、作文(55分)
人在生活中有时会面临进与退的取舍,选择进可谓勇气可嘉,选择退有时却也难能可贵,其实有进有退的人生才更加绚丽多姿。请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角度自选,不少于500字(除诗歌、剧本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和所在学校。




















200









300









400









500









600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卷
九 年 级 语 文
题号 1—6 7—16 17—23 24 25 总分 结分人 复核人
得分
第一部分 (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jué(     )起    荡yàng(     )    胆怯(       )    模(       )样
2.下面的句子中每个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影,瞬起瞬灭的。他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06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  下一个『苏州市近三年中考试题对比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