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东北育才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辽宁东北育才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辽宁东北育才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9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崎岖(qí) 罗绮(qǐ) 名媛(yuán) 锱铢必较(zī) B.彳亍(chì) 颓圮(
试题预览
"辽 宁 东 北 育 才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9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崎岖(qí)      罗绮(qǐ)    名媛(yuán)     锱铢必较(zī)
B.彳亍(chì)     颓圮(pǐ)    山冈(gǎng)     得鱼忘筌(quán )
C.苔藓(tái )     荒芜wú)    梵语(fàn)      深恶痛绝(wù)
D.祈祷(qí)     裙裾(jù)     旋风(xuàn )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狼籍   贵冠   光辐射  准备就绪  缭人情思
B.丰姿   嘉宾   度假村  要言不烦  世外桃源
C.提纲   针砭   喝倒彩  浅尝则止  无精打采
D.宣泄   勘察   水笼头  罄竹难书  集思广益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通过“木叶”来写出____人口的名句。
②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意义迷离不易______。
③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维纳斯像,是19世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个农人在无意中______出来的。
A.流传  琢磨   挖掘           B.留传  捉摸   挖掘
C.留传  琢磨   发掘           D.流传  捉摸   发掘
4.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表演《天鹅湖》的年青演员们,动作娴熟,舞姿优美,对剧中人物的性格不仅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表演得出神入化,使人叹为观止。
B.有人开玩笑说:“犹太金融资本家在豪宅客厅里打个喷嚏,世界上不少银行都将连锁感冒。”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们在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确实非常之大。
C.陈医生医术高明,能够准确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手到病除,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D.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几乎看不到雪,可是昨夜一场沸沸扬扬的大雪竟把全城都变成了银白的世界。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越来越重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使现在的中学生们很少有生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情。
B.今年的华交会开幕式取消了领导讲话、剪彩等一些程序化的活动,体现出更加注重务实和营造快捷通畅的商业氛围。
C.有关专家指出,综合处理生活垃圾和资源再利用与城市绿化、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有机结合,可以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链,建立良好的“循环经济圈”
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引发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而且促进了货物、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消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内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动,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后来他们和地震专家一起进行了多次地下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些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前些年,俄罗斯核专家又对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被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或抵消的话,地震的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
     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现出多种地震前兆时,由地震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核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应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采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试验。
6.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意识到的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指的是     (      )
   A.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
   B.地下核爆炸能消除地震
   C.地下核爆炸既能引发地震又能消除地震
   D.地下核爆炸有的能引发地震,有的能消除地震
7.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
   B.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
   C.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D.“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可消除地震。
8.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震应力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
   B.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C.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增强应力,对地震就不起作用。
   D.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强度。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要以控制地震应力方向、正确测定和计算地震位置和强度为前提。
   B.根据地震预报情况确定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就可以成功消除地震。
   C.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提出了准确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方向的技术难题,将促进地下核爆炸技术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
   D.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必须坚持核专家和地震专家的合作,必要时还必须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选自《元史•董文炳传》)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 直:通“值”,价钱
B.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籍:借助
C.文炳曰:“后当德我。” 德:感激
D.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中:诬蔑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县以民蚕麦偿之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D.民亦有不乐为者 今者有小人之言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董文炳爱民举动的一组是  (      ) 
  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②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③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④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⑤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⑥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C.董文炳为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D.有人向州府说董文炳的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陷害他,加上他不想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最终他干脆弃官而去。

第II卷(共111分)
四、(24分)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朝 廷 初 料 民 令 敢 隐 实 者 诛 籍 其 家 文 炳 使 民聚 口 而 居 少 为 户 数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两首咏柳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咏柳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咏柳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百花洲,在苏州,相传是西施游玩过的地方;燕子楼,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在燕子楼。
⑴“钗黛有其德,各展咏絮才。千秋自本色,高下凭君裁。”结合全诗和钗黛的身世,试分析钗黛各抓住了柳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东风卷得均匀”湘云评说“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你是否同意?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分)
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⑵ ________(体裁)《哈姆雷特》的作者是 ________。
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我一无所知
李敬泽
  有一天,有记者问: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你对黄河的感觉?
  我愣了一下,我知道我必须说出一句格言,我灵机一动,万分诚恳地说:我对黄河一无所知。 沿着黄河,我从甘肃、宁夏、内蒙古走到陕西,从2000年的6月走到9月,我当然不是一无所知,我的问题是难以确切说出自己所知的是什么。面对电脑,我审视我的经历和感觉,努力逼近地看清它,史蒂文斯把这比作“擦玻璃窗”,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活儿。
  我曾经设想,把自己擦得干干净净,似乎我从未听说这条河,似乎这条河第一次被人看到。但我发现这很难做到,黄河不是异域,黄河就流在我的血管里,流过一个中国人的前生今世,你得拿出绝顶的矫情才能假装从不认识它。行于河边,我感到熟悉、亲切,但同时,我也感到巨大的陌生。我见到了很多的人和事,见得越多,我越觉得在这一切后面有更广阔更深邃的事物是我没有见到、难以接近的。
  所以,行走黄河的结果就是我不敢轻易谈论黄河,而在此之前,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它。回到北京,回到书斋生活,我看到报纸、杂志和一本本的书中,人们仍在高谈阔论。黄河哺育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明,关于这种文明,知识分子可以超然自信地分析和判断,似乎已经完全掌握了它的本质,就像牢牢抓住了一块石头。
  但黄河不是石头,文明也不是,它们是水。行于河边时,我为它浩大的、流动不居的多样性而惊叹。地质、气候、血缘、语言、饮食、服饰、房屋、作物……还有人的表情、信仰、记忆,人们感受、思想和表达的方式,等等等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千里万里的河流和大地纷繁多彩。正是无限的多样性造就了这个民族、这个文明。
  那么,反过来看,我们究竟是凭什么论定它的“本质”的呢?不是凭着对多样性的认识,而是凭着对多样性的麻木不仁,凭着一种遮蔽和抹杀民族生活丰厚、复杂之质地的强大冲动。我们一百年来都是站在塞纳河边或泰晤士河边看黄河,我们一目了然,我们的话如同尘埃泥沙。
  我为什么还要说?
  因为我要说的不是黄河,而是我在河边的日子。黄河使我有了几十个富饶丰满的日子:喧闹、沉静、鲜艳、晦暗、快乐、沮丧、放浪、庄重。它们闪闪发光,我乐于从中选出十几个日子在心中重过一遍。
  我尽量避免对着黄河夸夸其谈,我对着我自己:这个人看到了什么?他如何理解他所看到的事物?他作出理解的背景是什么?他真的理清他的印象和思想了吗?
  对此,我毫无把握,写的时候我感到比行走更为困难,我常常觉得很多话是说不清的,我不能把“玻璃窗”擦得锃亮,达到坚硬透彻的确切和明晰。但事情的有趣之处也在这里,我在差不多一个月内写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次激越的写作经验,如同御风而飞,飞在广大、混沌、难以测度的地方。
  我认同黄河,认同我的灿烂缤纷、处境危殆的伟大传统。
18.分别解释文中画线的①“站在塞纳河边或泰晤士河边看黄河”和②“把‘玻璃窗’擦得锃亮”的意思。(4分)
答:①                              
      ②                              
19.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行走于黄河边,“感到熟悉、亲切,但同时我也感到巨大的陌生”?(6分)
答:“感到熟悉、亲切”:                             
      “感到巨大的陌生”:                             
20.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我在差不多—个月内写完了这本书”,根据文意,说说作者在这本书里可能写了哪些内容。(4分)
答:                             
21.联系全文,从黄河文明特征的角度分点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我一无所知”。(4分)
答:                             
六、(9分)
22.改写下列警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失原意。(6分)
⑴高速公路警示语:违章超载,惹祸招灾。  _______________                   
⑵林区护林警示语:毁林烧山,坐牢杀头。 _______________                   
⑶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_______________                   
23.任选一种情境,以“伞”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3分)
情景一:暮春时节    小雨霏霏    我     伞
                              
情景二:盛夏时节    烈日当空    路上行人    伞
                             
七、(60分)
24.作文。(60分)
懂得感恩,就懂得了生命的真味,就懂得了人性光辉的所在,就懂得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反之,忘恩负义,见利忘义,卑鄙猥琐……便是其必然形态。假如人人都永怀感恩之心,这个社会就会如一部和谐的交响乐,就会演奏出动听的乐章!假如人人都永怀感恩之心,美好的人间就会春色常驻,风光无限!
请以《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5 C B D A C 
6.A(题干指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的认识,应根据“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存在着某种关系”来理解判断,B、C、D俱非当时的认识)
7.C(题干指的是“最初试验研究”,当根据“后来他们和地震专家一起……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来理解判断。地震专家并未参与“地震武器”的制造,故A项错;当时未发现地下核爆炸也有消除地震的作用,故B项错;既然未发现地下核爆炸有消除地震的作用,当时所制造的“地震武器”也就不可能用于消除地震,故D项错)
8.D(地震应力是一种“积蓄着”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力,不向四处传播,末段中谈到应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也表明不向四处传播,因而地震应力与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不可能必然相遇,故A项错;文章只是谈地震应力在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被“抵消”或加强,并未谈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之间的关系,也未谈地震应力对这两种力的影响,“三种力相互作用”之说不确,故B项错;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不是对地震不起作用,而是加强地震,故C项错)
9.C(地震应力方向不可“控制”,只能“掌握”,故A项错;还需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方向才能成功消除地震,故B项错;“必要时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的意思不符,故D项错)
10.B(籍:登记)11.C(以:介词,用,拿/来B,介词,向/介词,比。C,无指代词,有人。D,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12.B(①反映其会做官,④是他爱民的结果,⑥是其表明自己爱民的言语,不是举动)
13.C(“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是前任县令而不是他)
14.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
15.(1)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2)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来拜见董文炳,求他裁决。(3)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
【参考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季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文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府中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都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也不敢抬头看他,乡里的人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遇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那家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还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时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来拜见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我曾多次听说董县令(的神明),董县令看起来也是人啊,为什么他这样明断如神!”当时官府不停地搜刮百姓,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最终也不可能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16(1)黛玉:从“粉堕”“香残”“漂泊”“白头”“无人收”描写出柳絮堕枝飘残,被东风吹落、飘泊无根的特点,既抒发红颜(年华)易逝又抒发自己寄人篱下、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
     宝钗:从“均匀”“蜂围蝶阵”“修笑本无根”“上青云”描绘出柳絮的轻柔美好,自如飞舞、乘风向上的特点,形象地表现了大观园中处事得体,深受众人喜欢的宝钗不会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而是要“频借力”“上青云”——踌躇满志,意欲攀登封建统治宝座的愿望。
(2)“卷”字传神,写出了春风和煦,对柳絮的温柔多情;“均匀”指柳的舞姿优美,匀称有度。一改感伤之调,描绘出美好春光,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全句生动传神、不落俗套。
19.分析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①用西方的眼光来衡量黄河文明或根本无视黄河文明的多样性。(2分意思对即可)②把黄河文明认识得清楚彻底。(2分意思对即可)
20.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感到熟悉、亲切”的原因是:①黄河不是异域。②黄河就流在我的血管里,流过一个中国人的前生今世。(3分) “感到巨大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华南师大附中2007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下一个『连云港市200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