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卷一(八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考 卷 十一作者:兰州三中李治国(第五单元  A卷)(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 一、蓝色起跑线(28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不蔓不枝(wàn)  飘飖(yáo)  红缯(zēng)B.自夏徂秋(zǔ)  袅娜(nà)  膜如紫绡(xiāo)C.接踵而至(zhǒng)  睥睨
试题预览
"考 卷 十 一
作者:兰州三中  李治国
(第五单元  A卷)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蓝色起跑线(2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不蔓不枝(wàn)    飘飖(yáo)       红缯(zēng)
B.自夏徂秋(zǔ)     袅娜(nà)        膜如紫绡(xiāo)
C.接踵而至(zhǒng)  睥睨(pì)(ní)   互芬齿颊(jiá)
D.无情有思(sì)     醴酪(lǐ)(lào)  事与愿违(wéi)
2.下列各项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芙蕖》——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       B.《爱莲说》——周敦颐——唐代理学家
C.《采莲曲》——杨万里——南宋诗人         D.《荔枝图序》——王昌龄——北宋诗人
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4分)
A.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B.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C.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D.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香远益清       群葩当令时       侵晓     
陶后鲜有闻       草菅其命       宜乎众矣     
迨至菡萏成花        请备述之      
5.填空。(4分)
⑴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⑵有             ,兼           ,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⑶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⑷荷叶罗裙一色裁,            。
6.人物成语:有一类成语是含有人物的,如愚公移山、塞翁失马、孟母三迁等。现在,请填写下列成语中的人物。(6分)
⑴(  )(  )自荐  ⑵(  )(  )追日  ⑶(  )(  )才尽
⑷(  )(  )补天  ⑸(  )(  )再世  ⑹(  )(  )效颦
⑺(  )门弄斧  ⑻助(  )为虐  ⑼成也(  )(  ),败也(  )(  )
⑽(  )(  )(  )之心,路人皆知  ⑾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  )(  )(  )
7.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2分) 
①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可以启发人的心灵。
②“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
③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④然而这类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
⑤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⑥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排列后的顺序是(只写句子序号)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绿地(32分)
(一)(18分)
春风(老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                   。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由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8.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分)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作者认为,济南和青岛的春风不好,一是它                 ,二是它           
                         。请根据③④两段内容概括。(2分)
11.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济南、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那么,作者心目中的春风应当是什么样呢?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联想和想像,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在本段画横线处具体描写出作者心目中的春风。请将你的回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所谓春风,似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14分)
江轮挟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途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进,儇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可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汨汨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13.“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
么?(4分)
                                                                            
                                                                            
14.山泉本无生命,而作者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根据文意,概括这一形
象的特点。(6分)
                                                                            
                                                                            
                                                                            
15.第五段中写山泉“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这乐声的旋律是怎样变化的?(4分)
                                                                            
                                                                            
三、作文演习坊(40分)
16.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争取。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500字。

考卷十一
一、1.D  2.A  3.D  4.越发,更   花   接近   少   野草   当然   及,到   全部5.略  6. (1)毛遂(2)夸父(3)江郎(4)女娲(5)华佗(6)东施(7)班(8)纣(9)萧何,萧何(10)司马昭(11)诸葛亮  7. ⑥①⑤④③②
二、8.相同点:两地的春天都多风,两地的秋天都长而晴美。不同点:夏天,济南很热,青岛是避暑胜地;冬天,济南冷,青岛温暖9.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和褐色的石层  舒适和安全  秋海的绿波、白帆和小岛  丝丝的甜美10.太粗猛寒冷;有时候整天整夜刮,令人不快11.以此反衬春风的粗猛和寒冷,突出两地春风的令人不快。12.略13.比喻  意在说明钟声的沉稳悠长、泉声的欢快清亮、钟鸣泉应的神韵 14.①山泉有活脱迸跳的姿影、有清脆悦耳的声音;②山泉能蕴育生机,滋润万木,净化人的心灵;③山泉是一首绚丽的生命交响乐。 15.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三、16.略 (60.165.73.24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北师大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卷二』  下一个『北师大八年级下期末单元卷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