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年度高中二年级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06-07年度高中二年级月考(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06-07年度高中二年级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客观题共30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一、(12分,每小
试题预览
06-07年度高中二年级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 30 分)
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惩创   创伤   满目疮痍   怆然泪下
B、殷实   殷红   殷切盼望   殷鉴不远
C、绯红   菲薄   蜚声文坛   满目芳菲
D、寥落   撩拨   百无聊赖   星火燎原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华恐龙园将把4500亩的现代休闲旅游区     成一个主题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合的完美结合体。
②海啸发生后,印尼布莱尔港的政府部门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上学,当地的一些学校也     了不少新生。
③人们常常把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看作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这是不正确的,                  
是不全面的。
A、打造   吸纳   甚至        B、塑造   接纳   甚至
C、塑造   吸纳   至少        D、打造   接纳   至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说到李书记,总是称赞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
B.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从自己的责任心入手检讨一番呢? 
C.责任编辑说:“我只对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出版的其他环节,就望尘莫及了。” 
D.有的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居心叵测。
4、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主张勤俭节约的呼声,似乎并没有唤醒和阻止住一些人追求豪华的势头。
B.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C.目前,无论是国内建筑界,还是一般的知识阶层和社会大众,人们对建筑批评似乎还是保持着一种漠然,建筑艺术远未如其他艺术那样,形成活跃而健康的批评氛围。
 D.政府应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甚至迫使企业走上正确的资源节约之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利用核爆炸消除地震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消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内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动,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前些年,俄罗斯核专家提出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被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抵消的话,地震的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
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现出多种地震前兆,由地震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应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采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试验。
5.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核专家意识到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某种关系”指的是(   )
    A.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
    B.地下核爆炸能消除地震。
    C.地下核爆炸既能引发地震又能消除地震。
    D.地下核爆炸有可能引发地震,有可能消除地震。
    6.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
    B.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
    C.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D.“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能消除地震。
    7.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应力可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
    B.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具体来说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C.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会增强应力,那么对地震就不起作用。
D.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会削弱或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的强度。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郡人也。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过继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入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事务繁杂),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柳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食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召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晋书•皇甫谧传》)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昔孟母三徙以成仁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遂见听许                君既若见录
C、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        其皆出于此乎
D、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皇甫谧“耽学”的一组是(  )
①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②就乡入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③朝闻道,夕死可矣          ④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有《礼乐》《圣真》之论
⑤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⑥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
⑦后得风痹,犹手不辍卷      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A、①②⑤⑦      B、②⑤⑦⑧      C、③④⑥⑧      D、③⑤⑥⑧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甫谧原为游荡无度,不事学习,自听了叔母的教诲,方发奋读书,于是博通百家典籍,著书立说,后虽有风痹疾仍手不释卷。
B、后来有人劝告皇甫应广交朋友,皇甫谧却认为在乡间田野里一样可以享有尧舜之道,不必定要参与世政,最终没有出来做官。
C、表弟梁柳任城阳太守,皇甫谧却不送行。他认为贫穷人家不用酒食作礼节招待,否则,就是看重城阳太守这一职位而鄙视梁柳本人。
D、官府、大臣和皇上先后多次征召皇甫谧出来做官,他都用恳切的言辞表达了不愿出仕之意,最终获准,一生耽学致力著书立说,所著全被世人重视。





第Ⅱ卷(主观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 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四、(23分)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4分)
                                                                                  
(2)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3分)
                                                                                  
(3)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3分)
                                                                              

12、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送  春     朱 弁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注:朱弁,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天出使金邦,因坚持正义,不受威胁利诱,被金邦拘留北方达十五年之久。褚衣:以棉絮做衣谓“褚”。
   (1)塞外的春天具有哪些特点?你从那些诗句中可以看出?(4分)
   答:                                                                            
                                                                          
   (2)“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简要分析。(4分)
答:                                                                            
                                                                          
                                                                    
 13、补写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5分)
古代诗词常借“空”表情达意。比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天气晚来秋”;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                    ”;刘禹锡《石头城》中“山围故国周遭在,                ”;陆游《书愤》中“                  ,镜中衰鬓已先斑”;姜夔《扬州慢》中的“渐黄昏,清角吹寒,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心  灵  巨  人
                               魏念滨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这个巨人很早就停驻在我的心房,引领我在十年寒窗清苦的学习生活中咀嚼阳光的味道。那段日子确实单调乏味,尤其是高三,学习非常紧张,大家绷着弦拼着命整天与书本作伴,周而复始地吃饭、学习、睡觉,有限的课外活动也是和各种各样的学习知识紧密相连。我那时苦中寻乐,有个小小的习惯,下课铃一响经常一个人跑到走廊尽头,打开窗户,看天上的流云。一看到那些自由的白云,我的心就会莫名地激动起来,那是我心中的巨人在作怪。它让我把白云想像成未来,高远而澄清,太阳光一照,有着热烈的色彩。上课铃一响,那个巨人又会不失时机地将我从遐想中唤回,并且谆谆告诫我,要努力听课啊,要好好用功啊,为了你那多姿多彩的未来和崇高远大的理想。
虽然后来我没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取自己喜欢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现实的安排,因为我心中的巨人给了我恰到好处的劝解与安慰,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在他的感召下,我摩拳擦掌地在大学校园的各种舞台上释放青春的光芒;在他的牵引下,我如饥似渴地在校图书馆里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营养,他总是在关键时刻将我从各种虚浮的诱惑中扯拽出来,将身心投入到更为有益的事情上去。有了他,我才知道辛苦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有了他,我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人生的旅途才不会短路。
    大学毕业后,一脚迈进社会。悠闲的工作,甜蜜的恋情,宽敞的住房,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愉悦心灵的同时,也使心灵失去了动力——心中的那个巨人自以为功德圆满竟早早地躺在薄薄的档案里昏昏睡去了。生活在喝茶、看报、提职加薪、家长里短中以一种惯性的方式延续,生活的目的早已模糊不堪。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我甚至希望自己的日子能够沿着这样一种惯性一直生活下去,波澜不惊,安然至退休,至死亡。
在某个不经意的早晨,送女儿去幼儿园的路上,我偶然间抬头看到了天上那一轮喷薄跃出的红日,映得它周遭的云彩红彤彤的一片,很是撩人情绪,记忆的一角豁然开启,心中昏睡的巨人竟以诗的形式复苏出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诗,就是那个写了《瓦尔登湖》后卧轨自杀的诗人。时光荏苒,青春不再,海子式的浪漫与激情早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沉淀,“喂马、劈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琐碎的日子里,我们早已忘了还要“周游世界”,我们不再有梦,不再有追求,在面对蔚蓝的天空时我们不再有飞翔的幢憬和拥抱大阳的热望。心灵缺少精神巨人的主宰,窗外的阳光、绿树和风就不能尽收眼底,我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看不到“春暖花开”,我们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醒醒吧,那些过早睡去的心灵巨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主人的躯体还活着,你们就应该燃烧出感觉和温度。即使这辈子能够做到的仅仅是“喂马、劈柴”,我们也不该放弃理想,停止飞翔,我们要怀着一颗诗心生活,面向生活的大海,我们的内心应该永远怀着春暖花开的期待。
14.请用简洁的语句概述高三学习阶段“心灵巨人”对“我”的作用。(4分)
答:                                                                           
   15.“我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看不到‘春暖花开’”一句中,“粮食和蔬菜”和“春暖花开”分别指什么?(6分)
    答:“粮食和蔬菜”指                                                            
  “春暖花开”指                                                              
   16.文中写“大学毕业后,一脚迈进社会”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17.文章以“心灵巨人”为题,其寓意是什么?它对我们读书人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6分)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