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综合训练
试题
名称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九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走向语林高手一、佳篇回放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探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
试题预览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走向语林高手
一、佳篇回放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探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1.选段所讲的主要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③段中引用孔子的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④段中的小故事,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讲这则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业之必要  2.为证明论点作道理论据  3.唐朝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引用这则故事是为证明论点作事实论据
二、类文品评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无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了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了的,我对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2.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1)“卸却”责任指□□□□□□□□□□(10字以内)
(2)“解除”责任指□□□□□□□□□□(10字以内)
4.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答:□□□□□□□□□□
5.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2.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3.(1)不尽责任,丢开不管。(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4.人人必须尽责任。  5.本文是从“最苦”与“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  6.答案有三个要点:①每一个人都有责任;②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走向智慧创新
一、牛刀初试
1.依次填入下边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A.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2)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的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4.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①?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②?综上所论,不难看出③。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    蔡桓公——扁鹊
      楚怀王——屈原        鲁庄公——曹刿
      齐威王——邹忌        唐太宗——魏征
二、过关斩将
乐趣的果实
    ①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②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隙缝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大不自在;有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至于那些更等而下之的“乐趣”,就不必去说它了。
    ③乐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世界观。
    ④乐趣,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中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有的人还是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以致看不清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就以安逸这种“乐趣”为例吧!热中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着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欢娱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醺了,还怎能使他们看到这种“乐趣”所潜藏的危机,和它必然要结成的名叫“空虚”和“腐败”的恶果呢?
    ⑤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乐趣的果实”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中加粗的“俗艳的欢娱之花”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A.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B.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
C.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D.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
3.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论证的分论点是_____________。
4.在第④段的横线上,仿照前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句话,要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答案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引用得是否妥当?为什么?(不超过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业与乐业
牛刀初试
1.B
2.(1)把“增加”改为“提高”
(2)“而是”改为“而且”或者“还”
3.C
4.①(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诫,又何至于落得个病入膏肓的下场  或:  (假如)当初楚怀王能听取屈原的意见,又何至于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或:  (假如)当初吴王夫差能听取伍子胥的逆耳之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②(如果)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或:  (如果)当初齐威王不听取邹忌之谏,又哪能战胜他国于朝廷或: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③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独断专行,自以为是,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  (或:是否能够采纳正确的意见,是成败得失的关键。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过关斩将
1.乐趣中得来的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
2.C
3.举例论证  (答“例证法”也可以)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  (意思对即可)
4.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  (“产品”也可写成“收获”等)
5.略 (220.179.71.1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上一个『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06-07年度高中二年级月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