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龙岩市新罗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新罗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28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肄(sì)业袅(niǎo)娜真谛(dì)义愤填膺(yīn)B、蕈(xùn)菌渺(miǎo)茫静谧(mì)蓊(wěng)蓊郁郁C、弥(mí)望履(lǔ)行相勖(
试题预览
"新罗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共28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肄(sì)业   袅(niǎo)娜   真谛(dì)  义愤填膺(yīn)
B、蕈(xùn)菌  渺(miǎo)茫   静谧(mì)    蓊(wěng)蓊郁郁
C、弥(mí)望   履(lǔ)行   相勖(xù)   脉(mài)脉含情
D、颓(tuí)废   訾(zǐ)詈    幽僻(bì)   豁(hè)然开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和偕    落漠    衷心    目不瑕接
B、猗郁    繁芜    签暑    赅人听闻
C、诬蔑    磐石    班驳    浅偿辄止
D、诅咒    萧索    宛然    安之若素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当太阳照过它        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⑵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不得不        兼职之人。
⑶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        。
⑷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首都来的。我们共和国的        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诺言。
A、繁密    应聘    沦丧    缔造
B、繁杂    聘请    沦陷    发明
C、繁密    聘请    沦丧    缔造
D、繁杂    应聘    沦陷    发明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而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可    只要    就
B、尽管    而    虽然    但
C、虽然    却    即使    也
D、尽管    就    即使    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必然会使一些产品处于尴尬境地而使其入不敷出。
B、开学后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军训,负责军训的教练是三个连队的排长。
C、沿江一带的农户为提高地力,确保来年粮食增产,自觉地扩种了绿肥的面积。
D、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6、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这首诗描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的是“赋”的手法,突出表现了时间的推移。
B、《采薇》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强烈地思念家乡,内心充满着忧伤,同时又对敌人充满怨恨,愿意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复杂感情。
C、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对偶手法,呈现出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而且多用比喻的手法,如用香花香草比喻忠臣等,这些是《离骚》的写作特点。
D、《孔雀东南飞》的结尾运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暗示焦仲卿、刘兰芝两人化为鸳鸯,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把“学”与“术”分得很清楚,我国学术界应当借鉴西方的这种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正确处理“学”与“术”的关系,两者既不能混为一体,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科学家和工程学家所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科学家注重原理的研究和分析,而工程技术学家则注重具体的事实。杨振宁曾举例说明科学家与工程学家的差异,他说,1921年4月,爱因斯坦第一次到了美国,准备到爱迪生的机构去做研究,抵美后受到盛大欢迎。他到波士顿的时候有一个记者给了他一张纸,上边有一系列实际的问题,包括谁发明“对数”?美国哪一个城市制造最多的洗衣机?纽约到水牛城有多远?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因为爱迪生对每一个要聘用的人都会进行考试,问的就是这一类题目,所以记者就先拿这些题目来考一考爱因斯坦,结果爱因斯坦完全不合格。这个故事要描述的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这两个人,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所以会发生刚才那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对“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哪一个更重要一些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
如何正确处理“学”与“术”的关系?杨振宁曾说,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科技部”,科技部既要管“科”,也要管“技”,问题是对“科”多注进点资源,还是对“技”多注进点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总起来说,两者不能偏废,既要注重“学”,也要注重“术”。另外,“学”与“术”也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互动,如果完全分离,就失去了意义。
中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要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先要鼓励自由探索,有所创新。以认识自然和社会为目标的基础研究与以改造自然和社会为目标的应用研究不同,由于基础研究探索性强,其结果一般难以事先预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许多重大理论、原理、定律的提出或发现,大多是自由探索的结果。其次,学术界的一些重大突破通常是建立在长时期积累基础之上的。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经和一二百年前大不相同,目前尚未发现或解决的问题大多是难度很大的的问题,靠灵机一动而取得突破性发现的可能性极为稀少。突破性进展往往是建立在以前大量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再经过艰苦努力才会取得突破。正如古人所说的“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积累的学术功底,都必须对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相当熟悉,都必须系统、全面地收集有关资料及了解有关研究成果。只有在丰厚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有可能有所突破,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7、下列对文中的“学”与“术”两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指治学态度,“术”指治学方法。
B、“学”指自然科学,“术”指人文社会科学。
C、“学”指基础理论研究,“术”指应用研究。
D、“学”指科学家,“术”指工程学家。
8、对文中画线部分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问题大多难度很大,需要长期积累和艰苦努力。
B、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与一二百年前比性质变了,灵机一动突破性发现的可能性极小。
C、一二百年前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是灵机一动而发现的,而现在就难办了。
D、由于一二百年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积累,所以现在突破性发现的可能性极小。
9、不属于“学术界的一些重大突破通常是建立在长时期积累基础之上”的依据的一项是(      )
A、古人所说的“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B、积累可以是个人研究的积累,也可以是一个研究集体多年研究的积累。
C、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较深厚的学术功底,必须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相当熟悉,必须系统、全面地收集有关资料及了解有关研究成果。
D、在丰厚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有所突破、发现、创新。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学术界与西方不同,“学”与“术”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B、科学家与工程学家的追求目标、着眼点、价值观均不相同,所以不可能有既是科学家又是工程学家的人。
C、“科学”与“技术”完全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够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如果不能充分鼓励自由探索,有所创新,那么,中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就不可能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夜缒而出,见秦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秦王方还柱走。
13、下面句子中的“为”字,意义与例句中的“为”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B、行李之往来
   臣请入,与之同命
C、朝济而夕设版焉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第Ⅱ卷  (共72分)

四、(18分)
15、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2分)
⑵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4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作者的家在洛阳城。
⑴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
⑵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逐”字的妙用。
答:                                                                      
                                                                。
17、课文默写。(6分,每句1分)
⑴                       ,哀民生之多艰。
⑵亦余心之所善兮,                     。
⑶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⑷既见复关,               。
⑸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⑹风萧萧兮易水寒,                      。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落花枝头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千百年来,关于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惋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夭谢,于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己,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今天,这样的时代应该是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如同这缀着晨露的石榴树,花果同枝,生机蓬勃。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新陈代谢,永葆青春的活力。
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新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18、文章开头江南梅雨的描写对下文描写石榴花起什么作用?
答:                                                              。
19、“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作者用这个比喻,突出石榴花的什么特征?
答:                                                                   。
20、作者说“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根据文中的具体描写,分三点概括作者对落花“美好情操”的赞颂。
答:(1)                                                               。
(2)                                                                  。
(3)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落花给人的是花谢春残的伤感,容易联想到衰败,但本文作者用昂扬向上的格调,唱出一曲对落花的颂歌。
B、本文先写石榴花开得繁茂热烈,然后再写落花的坦然安宁,在两相对照中,更突出落花为培育新生而奉献自己的崇高品质。
C、作者赞美落花,意在控诉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黑暗社会,歌颂重视人才、生机勃勃的新社会。
D、本文采用托物抒情的手法,赞美落花已超出了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而是从社会发展、国家繁荣的高度,希望每个人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六、(6分,每小题3分)
22、给下面的对联补上上联或者下联(任选一小题)
⑴旧岁乘风传捷报,                                  。
⑵书山探胜多思为路,                                。
23、成语被称为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请写出一个成语中带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四个。
示例:狐假虎威。
答: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下一个『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