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月考试题2007-1-10高二语文一、积累与运用(35分)(一)选择题(1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自诩yǔ濒临pín睿智ruì含情脉脉mòB、嗜好shì暮霭ǎi绯红fēi羽扇纶巾guānC、商贾gǔ谪居zhái尸骸hái怏怏不乐yàngD、无射shè幽咽yàn落蕊ruì歌台舞榭xiè2、下列各句中,加
试题预览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月考试题2007-1-10
高 二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自诩yǔ        濒临pín       睿智ruì       含情脉脉mò 
B、嗜好shì       暮霭ǎi        绯红fēi       羽扇纶巾guān
C、商贾gǔ        谪居zhái      尸骸hái       怏怏不乐yàng
D、无射shè       幽咽yàn       落蕊ruì       歌台舞榭xiè
2、下列各句中,加线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为迎接亚太市长峰会的召开,重庆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市容更是有了令人刮目的改观,气宇轩昂的会展中心就是一个见证。
C、不要吵了,事实胜于雄辩,咱到现场看看,谁对谁非,不就清楚了吗?
D、美英联军进攻巴格达,使得伊拉克穷兵黩武,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B、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4、选出对课文分析错误的一项(    )(3分) 
  A.《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为记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等进步青年而写,抨击的矛头直指段祺瑞执政府。 
  B.《故都的秋》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幽思和孤独。 
  C.《登泰山记》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文章重点记叙了登山的过程和观日出的过程,对其他人文景物描写较略,可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D.《五人墓碑记》记述的是苏州市民反抗阉党专权的斗争过程,抒发了对“激于义而死”的周顺昌等五个人的崇敬之情,阐述了人的生死价值问题。 
(二)根据课文默写填空.(15分)
5、 真的猛士,                    ,                          。
6、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                   。
7、有志者,              ,             ,亦不能至矣。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9、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10、及既上,                  ,                        。
11、忧劳可以兴国,                          。
12、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三)根据拼音填写汉字(5分)
13、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吧,xiāoxíng          一向就甚为寥落。
14、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yŭyì     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是有些jiéào          锋利的。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 lìn     屋shòu    课之后,……
15、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 yōuyuăn    ,严厉, xiāosuǒ     的感触来的。
16、欧美的艺术家正在yùnniàng       着新世纪的突破……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xīnxiàn      的目光。
17、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是觉得事情有点qīqiāo     。
(四)仿照下面这段文字,以“痛苦”或“快乐”为话题,写一段话。(3分)
18、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仿写: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五人墓碑记》,回答文后问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出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19、解释下列词语:(2分)
敛:         抚:      按 :       意气:    
20、下面各句加点的“之”与“待圣人之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也----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然五人之当刑也      ○6佯狂不知所之者 
A、○1○2○4           B、○2○3○4
C、○1○3○5           D、○2○4○6
21、翻译划线句子(2分)
                                      
22、文中开头即写五人“激于义而死”,却没有写出他们具体姓名,直到第三段才写出五人名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二)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年四十二,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引其手指之曰:“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当有子,富寿康宁,自今始矣。”丰贾致富,有子二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如相者言。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贵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赀遣之归。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清•张惠言《周维城传》,略有删节)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流寓富阳,抑郁无聊              无聊:精神无所寄托
B益跅弛,不问生产                生产:生活与财产
C殆不自觉也                      自觉:自己意识到
D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生平:有生以来,平素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尝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             问其与饮食者,皆富贵也
2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维城优良品质的一组是(2分)
①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 ②过吴山,有相者睨之良久 ③是文如丹砂,公殆有隐德 ④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⑤吾愧吴翁、焦翁 ⑥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周维城祖上本为富人,后来家中发生火灾,周家资产荡尽。十余岁时父亲离世,他开始学习经商,并因经商而致富。
B作者并没见过周维城,从他人的转述中了解到他的许多事迹。在作者看来,周维城虽是商人,但身上具有士大夫的优秀品质,值得称赞。
C高傅占曾向作者谈起吴翁、焦翁,二翁均能施舍助人。周维城同样也能施舍助人,只是与年长的吴翁、焦翁相比,尚有些不如。
D焦翁出资让渔人从洪水中救起许多落水者,并将他们留下来,供给饮食,等到洪水退去后,再把他们分别遣送回家。
27、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奇之,立许字以女。
                           
(2)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
                                           
(3)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28、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4分)
                                                                                  
                                                                                  
2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①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当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当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笔者常想,如果地球上没有月残,而只有月圆;或只有月残,而无一轮圆月,那将失去多少风景?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伸到振兴中华民族的宏观话题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问题了。
②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我陪他选择月圆之夜前往,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月圆下的圆明园,拍出来虽然好看,但不如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虽然这比在月圆下拍摄,要艰难许多,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重新开动了摄影机。
③笔者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重新修复圆明园之争,与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既是关联到建筑的问题,又是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奋发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融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
④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为了缅怀他将东西南北中的日耳曼人,缔造成一个强大的德国,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高的青铜纪念碑,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正好落在这座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待我去那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裆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赤裸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询问过德国友人和德国民众,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地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⑤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在近代史中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种南辕北辙的心态,距离究竟有多远?恐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但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能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青铜雕像,就是在科伦布茨再竖起十尊百尊威廉大帝的金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其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昔日被列强瓜分的国耻?前不久,党中央明确提出“求真务实”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这更让笔者感到投入大量资金、全面修建圆明园之举有待商榷。且不说我们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水平线上;就是有一天我们从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全面富足的国家行列,我们也不能淡化昔日之国耻。
⑥中国有句古话,似可当此文的结论:
⑦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选自《2005年中国随笔精选》)
30、作者和台湾摄影家等到“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到只剩下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才去拍摄,其用意除了与圆明园废墟协调一致外,还有什么深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第③段,“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指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在文中找两个关键词)(4分)
32、第④段中作者提到 ________(不超过10字)和__________(不超过10字)两例,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3、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重建圆明园,文中共讲了哪几点理由?请分条列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你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不同意,要说出你的理由;如同意,请再补充一、二点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四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下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