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中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绵阳市高中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07年11月1日上午9∶00一11∶30】考生个人成绩查询请登录绵阳教育信息网(http://www.my-edu.net)绵阳市高中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全卷150分。笫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
试题预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07年11月1日上午9∶00一11∶30】
考生个人成绩查询请登录绵阳教育信息网(http://www.my-edu.net) 
绵阳市高中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全卷150分。笫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或5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或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扉页(fèi)       口头禅    间不容发(jiàn)     识事务者为俊杰
    B.栈道(zhàn)     吊书袋    焚膏继晷(jiù)      磨刀不误砍柴工
    C.讣告(fù)       盖碗茶    令人咋舌(zé)      小不忍则乱大谋
    D.粗犷(guǎng)    龙门阵    解甲归田(xiè)     判官错点生死薄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见解不管是否独到,是否有道理,所做的只是    地叫好或廉价
      地赞扬。
   □心中的郁闷如果得不到宣泄,长期积压就会变成情绪障碍,所以及时      情绪十分
      必要。
   □“身在红尘,心在青山”是句蓄满了生活深思的哲言。身在红尘而不想被“红尘”    ,
      只有保持着对浊世某种程度的疏离和超越,才能真正     出生命的意义。
    A.一味  疏导  湮没  品味    B.一再  疏通  湮没  品尝
    C.一味  疏通  淹没  品尝    D.一再  疏导  淹没  品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知音”典故中俞钟之交的内涵也许仅仅指知音难觅,惺惺惜惺惺;
   而管鲍之交不仅于此,还包含了知人荐才,屈已奉献,更是可贵。
B.实行导师与研究生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
   鸯谱”,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C.现在有些青年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
   一无所知,这真可谓数典忘祖。
D.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
   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中小学复习资料的泛滥成灾,不仅使教学走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
    之路,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
B.在安理会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决议后,通过谈判和对话解决朝核问题仍然是各方
    的共识,国际社会展开了新一轮朝核问题的外交斡旋。
C.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
    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D.游戏中的暴力现象是一种比色情和电视暴力更具危害的社会问题,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
    是助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反社会人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5.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6.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
   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
   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
   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
   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
   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
   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
   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9—11题。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妄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泰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且盗而城!”
(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改动)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已而楚相亡璧    亡:逃跑
B.因而数让之日    让:谦让
C.而能用秦柄者    柄:权柄
D.为吾谢苏君      谢:道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安得此辱乎                 以求通子之愿
    而今安在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故召辱之,以激其意          知君乃苏君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相赵,“合纵”成功后,担心秦攻诸侯,破坏他的“合纵”一之约。思考再三,他认
   为只有让自己的同窗张仪去秦国掌权,才能阻止秦国用兵。
B.苏秦暗中资助张仪相秦。他说通赵王,拿出金币车马,派人送给秦国,并提供张仪所需
   的一切活动经费,于是张仪顺利地做了秦国的客卿。
C.苏秦派人暗中劝说张仪,让他向自己求助。然后用延缓接见、使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
   数让之语羞辱他,使之从困境中奋起,怒而入秦。
D.在秦惠王与张仪谋划攻打诸侯时,苏秦所派之人才向张仪请辞,并对他说了事情的真相。
   张仪恍然大悟,明确表示,自己不及苏秦,也不会攻打赵国。
第Ⅰ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
      遂入秦。
(2) 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且盗而城!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注) 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 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 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 ,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
13.名句名篇默写。(两题任选一题) (5分) 
(1) 下面的语句,都化用了古典诗词的句子或意境,请按要求写出原句。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范仲淹的泪水朦胧了苍颜
白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苏轼的华发也不乏少年意气……
李  白:           ,                   《行路难》
辛弃疾: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陆  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山相关的名句。
    语文给人的审美享受,使我与王维一起,欣赏到大漠、长河的壮丽(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也可以让我实现王羲之在俯仰之间对宇宙万物的观察(             , 
          );语文又给人以人生启迪,使我懂得了陶渊明对“已往”与“来者”的思
考(              ,                );还让我明白了苏轼面对长江对人类渺小的
感叹(寄蜉蝣于天地,                )。学语文,使我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人格修
养逐步完善。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中 国 式 生 命
精神总是要依附形体的,谈国学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如果我们把国学落实到一个形体上面,它就是个代表。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也称四部。这四部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籍,最重要的知识和学术。
“经、史、子、集”这四部代表的不仅仅是书籍或者知识,更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经典是什么?就是生命的常态。经就是常,我们说“经常”,“常”就是日用伦常,就是生活中不断实践,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它构成了国人生命的根基。经典是生命的常态,而历史则是生命的经验。我们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史书去经历自己生命中不曾经历的事情。历史是拓展生命经验的东西。子部意味着什么?子部可以让我们充分领略到生命样式的多元化,是生命多元的展现。经部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般的生活方式,诸子却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命感觉。读儒学能使我们了解做人的伟大和快乐,读《周易》能使我们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生存感悟。读《中庸》,读《荀子》,都能使我们有一种人与天地相参的感觉。而道家让你产生另一种感觉。人是什么?人在天地面前一无所有,太渺小了。不要说和天地相参了,人能够和天沾边就不错了。在儒家那里找到的是自豪感,是生命的健全,是伟大的感觉。在道家那里找到的则是生命的残缺,让你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伟大。墨家、佛教提供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样式。集部的诗赋是什么?是生命的内涵.生命不仅仅有道德、有理性,还有情感。我们需要宣泄自己,需要这样的知识。我们不仅生活在白天,也要生活在夜晚。我们需要哭泣,这是情的发泄。生命不仅是道貌岸然,也有脆弱,也有喜怒哀乐需要调整。
我还想从比较的角度进一步来谈一下国学的精神或者特点。
从经部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的精神,看到圣人意识的发达和宗教意识的淡漠。中国人的经典是世俗化的经典,是来自于人的经验,而不是像《圣经》一样的神的启示。古代中国人不信上帝,信圣人。可以和经典划等号的是圣人,经典是圣人造就的。这是其一。其二,中国人即使信,也是兼收并蓄的。一个人可以同时相信三教,一个寺庙譬如安徽亳州的道德中宫,既有观世音菩萨,也有太上老君,这也是宗教意识淡漠的一种表现。
    从史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意识的发达。中国人从来都把历史看作生命中重要的根基,当下的根据。墨家讲三表法,第一条就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我们经常引经据典,但不是复古。中国人从来都是古为今用的。
从子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宽容精神的突出。古代中国人从来不是只尊崇一个经典,而把其他统统砍头。譬如东汉的王充曾经这样讲经、子关系:“知经漏者在诸子。”诸子能够起到救经之弊的作用。经、子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宽容精神。
从集部,我们可以看到对均衡生命的强调。中国人从来不认为生命堤干枯的、单调的。古代人喜欢琴棋书画。琴棋书画不是专家之学。而是很多人都会的东西。因为这是生命,是均衡的生命的展现。集部要塑造培养的就是均衡的生命。
总之,在国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人的形象,一个具备了经史子集所代表的精神的人,一个有均衡生命的人就是中国人。当四部的知识在你的心里融化时,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也就出现了。
14.为什么说“四部”是国学的一个代表?(4分)
15.文中说,“我们不仅生活在白天,也要生活在夜晚”。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分)
16.结合第二自然段,分条陈述“四部”对中国人的生命有哪些重要意义。(6分)
17.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宽容精神”的理解。(6分)
六、(15分) 
18.下面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诗歌的特点,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中的两点。(4分)
一首诗    北村
诗应该是能吟诵的/能上口上心/能在饥饿时被大地吸入/并且感到甘甜
诗应该念着念着/就唱起来了/唱着唱着就飞起来了
诗应该有羽毛/用我的心和它的翅膀/使我随时能起身离去

诗使白天明亮/夜晚变黑
有时诗会摘下眼睛/让我佩带/看见另一个自然的天空
我熟悉的人都在飞来飞去/他们的脸上没有痛苦/只有信仰和/雪白的表情

诗应该一碰就发出好听的声音/使漫长的一生变得可以描述
成为可以邮寄的肖像/呈现在宝座前
诗使人感到口渴/诗人额上出色的光环/让人头晕    
当他神圣的形象破碎之后/神的脸从后面浮现出来/这就是诗人的一生
19.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蚯蚓体内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核甘酸、核糖嘧啶等人体养分。我们祖先早就发现蚯蚓可食。十四世纪的欧洲人喜欢把蚯蚓夹在面包里吃。当今日本莱馆里,蚯蚓被烹制成高档菜肴。我国古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  ⑴  《本草纲木》中对其疗效有详尽说明。现今,用蚯蚓制成的药品广泛用于临床的治疗。
(1)请在(1)处填一句话,使上下文连贯。(回答在10字以内)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文中有一句话可以删去,而不会影响本段文意,这句话是:       (将原句写在
   答题卷相应处)
20.下面这三段话节选自《23岁和32岁的反省笔录》。请仿照其思维和语言风格,以“18
岁和81岁的反省笔录”为题,也写三段话。(6分)
(1)23岁的时候,读大学,舍得用生活费的5块钱为女朋友买一朵玫瑰。
     32岁的时候,我已经存了2000多块的私房钱。
(2)23岁的时候,打完球洗完澡,晃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就去打饭了。
     32岁的时候,每天早上对着镜子看有没有白头发。
(3)23岁的时候,发现老师讲课时有错误,然后举手发言指出来。
     32岁的时候,知道领导永远是正确的,然后坚决地去执行。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音乐家鲁宾斯经常到好友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
有一次,他发现毕加索好几个月内都不断画着同样的东西。
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当毕加索画了将近五十幅同样的作品后,鲁宾斯问:“每天都描绘同样的静物,难道你不厌倦吗?”
毕加索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个一钟头都有新的光线?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的世界里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里,这一切都是不同的!”
请以“相同与不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绵阳市高中200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第Ⅱ卷)答题卷

题号 四 五 六 七 卷Ⅱ总分 总分人 总  分复查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3分)


11.(10分)⑴                                                                      
                                                                                    
                                                                                    
           ⑵                                        &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课练与综合练习』  下一个『长沙市周南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月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