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一语文试题上册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06高一语文试题上册(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Ⅰ卷(30分)一.(8分,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霎时(shà)  祠堂(cí)椽子(chuán)提防(tí)飞来横祸(héng)B.纤尘(xiān) 滂沱(páng) 脖颈(gěng) 应届(yīng)曲径通幽(qū)C.擎天(qíng)  悄然(qiǎo) 丧钟(sāng)忖度(cǔn)翘首以待(qiáo)D.恪守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
Ⅰ卷(30分)
一. (8分,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霎时(shà)  祠堂(cí)    椽子(chuán) 提防(tí)  飞来横祸(héng)
B.纤尘(xiān)   滂沱(páng) 脖颈(gěng) 应届(yīng) 曲径通幽(qū)
C.擎天(qíng)  悄然(qiǎo) 丧钟(sāng) 忖度(cǔn)  翘首以待(qiáo)
D.恪守(gè)      症结(zhēng) 侘傺(chì)模样(mó)  宁缺毋滥(nìng)
2、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宁谧  斑驳  通辑  向隅而泣  高潮叠起
B.缭草  暮霭  安详  不胫而走  掎角之势
C.忧悒  磋商  撕打  熙熙嚷嚷  诲人不倦
D.寒暄  惦记  遐迩  兴高采烈  欢呼雀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使用象形的方块字,使得我们在世界众多的拼音文字中特立独行。
B.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难容,其此之谓欤!
C.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D.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坛的每一棵树我都走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B.她未必不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C.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开怀满意的啊!
D.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虚荣心或满足按捺不住的生命的快感,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二.(9分,每题3分)
5、下面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我与地坛》节选的两个部分,从主题思想上看,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而母亲则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
B、《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宋词纵横跌荡,都是紧扣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从而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的。
C、《听听那冷雨》中,作者凭栏听雨,由自我感觉中梳理和抽取雨的意象,并从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去体味其美妙的神韵,而且又与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若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
D、《寂寞》和《像山那样思考》都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前者更多的是从理性的生存方式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后者更多的是从感性的角度呼吁人类要像山那样处理自己和大自然的关系。
6、下面对《读本》中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站着读与跪着读》一文采用形象的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阐明了“跪着读”的表现、危害和根源,并借此表明作者见解:批判“跪着读”的心态,倡导人们应该“站着” 读书。
B、《清塘荷韵》以清新素朴、饱含感情的笔触礼赞了清塘荷花“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是中国“莲文化”中一曲生命的赞歌。
C、同是悼念亡妻之作,《亡人逸事》是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怀念萧珊》则让我们从萧珊在经历精神、肉体的巨大痛苦折磨之后仍能在临终前表现得如此安详、雍容的神态中,看到了一个伟大、美丽的灵魂。
D、《荷花淀》这篇小说采用了常见的战争题材的写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战斗的画面,但行文中又不乏清新隽秀的抒情韵味,集中代表了孙犁的审美格调和审美追求。
7,鲁迅在《祝福》中写道:“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无聊”的意思不同。
B、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表现了“我”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无可奈何的内疚之情。
C、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鲁镇阔人、麻木的人们的愤恨和对祥林嫂的同情。
D、这句话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是“我”的愤激而沉痛的反语。
三.(13分,8-9每题2分,10-12每题3分)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戍卒叫,函谷举。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
          
          臣负羁絏从君巡于天下                    六王毕,四海一。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

9、选出加点词与例句中“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其传之非真邪?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其然乎?其不然乎? 
10、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①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           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④秀外而惠中。
⑤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⑥相与枕藉于舟中。
⑦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⑧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⑦   C、③④⑤⑦    D、③④⑥⑧
11、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A而耻学于师                              B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惟兄嫂是依
A而今安在者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溪虽莫利于世                           D客有吹洞箫者

Ⅱ卷(120分)
[注:第四、五大题设卷面分2分]
四(20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2分,每小题3分)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翻译:                              ▲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翻译:                              ▲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翻译:                              ▲                              
 (4)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田单列传》
翻译:                              ▲                              
14,依据课文填充(4分)
⑴        ▲          而不知其所止,       ▲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⑵……或否焉,           ▲               ,             ▲           。(《师说》)
⑶       ▲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阿房宫赋》)
(4)千古凭高对此,        ▲        。六朝旧事随流水,       ▲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15阅读鉴赏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⑴说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语言特点。(2分)
答:                            ▲                              
⑵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五(38分)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选自《肥水之战》,有删改)(16分)
 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⑴《肥水之战》出自《      ▲       》 ,它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在《肥水之战》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东晋的一位在大敌面前从容镇定、喜忧不形于色的宰相形象。数百年后,唐代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再提到他,暗写时代沧桑之感,那两句诗就是:            ▲         ,      ▲                。(5分)
⑵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栅淮以遏东兵        (  ▲     )
②刘牢之帅精兵五千人趣洛涧      (  ▲     )
③又分兵断其归津      (  ▲     )
④遂麾兵使却  (  ▲     )
⑶有多个成语源于此段选文中,请找出两个成语并分别加以解释(4分)
①成语:   ▲      ,形容           ▲                  。       
②成语:   ▲     ,形容            ▲                 。
⑷本文记叙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你认为晋军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列出。(不少于3点)(3分)
①         ▲               ②      ▲                ③        ▲                 
17、阅读《站着读与跪着读》中的节选语段,回答问题(8分)
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怕是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是真理。你呢,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何况,既然真理都在他手里,你就再没有思考的余地。剃头挑子,一头热乎,这样的谈话,实在没趣。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但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这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
今天读书,当然有更好的条件。因为读书而产生不同的见解,因为不同的见解而被杀头的事,大约不致再有了吧。但是,跪着读的心态似未能扫除。自己喜欢跪着读,也不许别人站着读的人的事也并未绝迹。这也是叫人很觉扫兴的事。
⑴解释 “晤对”、 “圭臬” :(4分)
答:晤对       ▲              。圭臬              ▲                     。                              
⑵概括作者“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的两点理由。(4分)
答:①             ▲              ;②                ▲                     。
18、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由于生命意志神秘的自我分裂,生命就这样相互争斗,给其他生命带来痛苦或死亡。这一切尽管无罪,却是有过的。自然教导的是这种残忍的利己主义。当然,自然也教导生物,在它需要时给自己的后代以爱和帮助。只是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残忍的利己主义才得以中断。但是,更令人惊讶的是,动物能与自己的后代共同感受,能以直至死亡的自我牺牲精神爱它的后代,但拒绝与非其属类的生命休戚与共。
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
研读本段中“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句话,说说这里的“黑暗”和“光明”分别指什么。(6分)
答:“黑暗”指         ▲           。 “光明”指            ▲               。
19、阅读《故乡的山梨》中的节选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8分)
 说到梨,故乡也出产一种梨,因为不是种在人家园子里而是自己生长在山上的,所以叫作山梨。这些山梨虽然并不出名,外人很少知道的,在当地却是家喻户晓的。由于这种山梨的生长,很可以推想到故乡偏僻落后的社会情形来,若在繁华的省份,人烟稠密的地方,那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这些山梨自由生长的,大概不等结到七成熟时,早被别人打光了。留待成熟后再摘下来吃的事情,怕是不会有的。
山梨的酸味是特别让人难忘的。一般人对于甜的感觉得之容易,忘之更快,不比酸的味道,虽不能使人愉快,却足可叫人轻易忘记不掉。在事务方面,我觉得也是这样,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记,酸辛的事情倒是时常留在头脑之中不能忘去。 
我爱故乡的山梨,特别爱吃它的酸味,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来比拟自身寒酸的境遇;是的,我的生活永远是在酸味中过着的,我没有过一日属于甜味的生活!也许,我此后的日子还是要在酸味中过着的呢。所以,对于故乡的山梨就因此更给我不能忘记的深深的印象了。 
故乡的山梨又是上市的时候了,村妇们定又一群一群地提着筐,肩着担子,还有背着口袋的,到人家里去作交易。她们不要钱,只是换些得用的东西。像棉花、布头、绒线一类的物品。这种交易倒很和上古时代“日中为市”的“以己之有,易己之无”的情形有些相像,不同的就是没有固定的交易时间罢了。我爱故乡的山梨,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还要酸上万倍的故乡人们诉苦无处的非人生活。
(1)作者为什么爱故乡的山梨?请结合以上语段内容分条回答。(4分)
   答:①              ▲                   。②            ▲                。
(2)品读语段中的最后一节文字,运用“评点法”,写一则评点(可从内容方面,也可以从情感或表现手法等方面评点,评点要有理有据)。(4分)
  答:                              ▲                              。
六、作文(60分)
20,以《在往事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合理运用细节描写;文章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2006,01)
Ⅰ卷(30分)
一(8分,每题2分)1,B 2,D 3,A  4,C
二(9分,每题3分)5,C  6,D  7,B
三(13分,8-9每题2分,10-12每题3分)8、C  9、D   10、B  11、A 12、A
Ⅱ卷(120分)
(第四、五大题设卷面分2分)
四(20分)
13(12分,每小题3分)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的缘故。
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而且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如果凭这样大的天下,自取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wps』  下一个『安化一中2006年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