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曲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曲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初二语文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2.选出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绥(tuǒ)靖阻遏(è)赃(zhāng)物孤孀(shuāng)B.黄发垂髫(tiáo)惊悚(sǒng)制裁(cái)拂(fó)晓C.凹凼(dàng)颓(tuí)唐琐屑(xiè)吊唁(yàn)D.文绉绉(zhōu)愧怍(zà)疮(chā
试题预览
""曲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初 二 语 文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2.选出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
A.绥(tuǒ)靖  阻遏(è)  赃(zhāng)物  孤孀(shuāng)
B.黄发垂髫(tiáo)  惊悚(sǒng)  制裁(cái)  拂(fó)晓
C.凹凼(dàng)  颓(tuí)唐  琐屑(xiè)  吊唁(yàn)
D.文绉绉(zhōu)  愧怍(zà)  疮(chāng)疤  锐不可当(dā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1分)(    )
A.对残疾同学说:“你是个残疾人,但不影响努力成才。”
B.探望病人时说:“不要紧,得病不一定就得死,好好养病吧!”
C.对一位戴眼镜的同学说:“喂,戴眼镜的,把那本书给我拿过来!”
D.对一位因努力而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给我们介绍介绍,好吗?”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一些新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已初露端倪。
B.我们如果没能学会如何面对财富,那么它将成为一种重任,而不是享受。
C.人们对重大的事情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则不无必要。
D.阳光小学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的图书。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是:(2分)(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次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__……这就是沣路庄园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写梦吟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儿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7.根据语境,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1)《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望》中对仗工整,形象地写出了浓浓的山野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给定的语境和句式仿写。(2分)
母亲的一切言行都赋予了孩子一定的精神与灵性,在无形中定格了孩子一定的品质与价值。母亲的微笑和亲吻是抚慰孩子心灵的最好的良药;母亲的拥抱和鼓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回答问题。(2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取景很别致,前人曾用“小巧”和“动态美”来概括本诗的主要特点,你对前人的这种说法是怎样理解的?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0~16题。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
(2)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二)贾人渡河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身,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14.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释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贾人渡河(经商) 栖于浮苴(停留)
B.予尔十金(给以) 勃然作色(蓬勃)
C.向许百金(刚才) 黯然而退(不舒服)
D.舟薄于石(迫近 ) 许金不酬(答应)
15.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hào”,义项有: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 ③作动词:如“号脉”。一读“háo”,义项有: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大声哭。
“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2分)
(1)栖于沲苴之上,号(        )焉。
(2)未至,贾人急号(          )曰:……
16.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作答)(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
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般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这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7.“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3分)


18.请你指出画“﹏”线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9.“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3分)





20.“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二)乞丐
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着。
浑浊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
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
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露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紧握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我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兄弟的施舍。
21.本文以¬    人称来行文,便于描写自己的切身感受。(2分)
22.本文对乞丐的描写,主要采用了人物描写中的哪些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的乞丐本来“等待”的是           ,后来他得到的“我”的“施舍”是指                                                         。(4分)
24.文末“我也得到了我兄弟的施舍”一句中,“施舍”是指               ,称乞丐为“兄弟”,可见作者是以一种             的眼光看待乞丐的。(4分)
25.这首散文诗揭示的主题是(2分)
A.人间贫富悬殊,社会制度极不合理。
B.穷人不应该对不给予自己旋舍的富人怀恨在心。
C.富人对穷人应怀有无限的同情心。
D.人与人之间应充满关切与理解,弘扬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去,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照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答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地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26.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选文第二、三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__________的外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灵。(2分)
28.选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画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怎样的心理?画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选文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0.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歌。(2分)

三、作文(共45分)
31.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18.59.146.35)"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下一个『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wps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