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二中200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二中200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三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二中200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簇拥 蹙额 箭镞 猝不及防 一蹴而就B.氤氲 殷红 姻缘 绿树成阴 万马齐喑C.闪烁 朔风 硕大 数见不鲜 横槊赋诗D.渎职 疑窦 案牍 穷兵黩武 买椟还珠2.下列词语没有错
试题预览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二中200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    文
第I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簇拥 蹙额 箭镞 猝不及防 一蹴而就
B.氤氲 殷红  姻缘  绿树成阴  万马齐喑
C.闪烁  朔风  硕大  数见不鲜  横槊赋诗
D.渎职  疑窦  案牍  穷兵黩武  买椟还珠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截流 开源节流 青一色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罗致 罗致人才 步后尘 弃之如敝屣
C.捉摸 难以琢磨 清君侧 多行不义必自毙
D.极权 中央集权 敲竹杠 人间重晚情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前段时间,“大学生何处谈恋爱?”这个伪命题竟然被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其实,了解高校生活的人都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的____很多,许多事情,不少大学生总倾向于把责任归咎于整个社会,似乎社会对他亏欠大多,而他自己却对社会没有任何责任、义务。仔细____不难发现,“校园何处谈恋爱”这一问题____相当矫情,它从一个侧面____出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索取欲高而奉献和责任意识少的心态依然严重。
A.抱怨 体会 其实 反射 B.报怨 体会 实在 折射
C.报怨 体味 实在 反射 D.抱怨 体味 其实 折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那些所谓大家的文章都尽可能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
B.招弟这女孩子,自从她妈妈作了所长,变得特别爱打扮,愿意有男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哀而不伤的青春游戏罢了。
C.近期,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吃了亏还自以为讨了便宜。
D.还是那句老话: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当年革命的后代陈岗梅也改名“陈映初”,变得更富柔情,更有诗意了。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利用这个机会,参观访问了伦敦、华盛顿、东京……等一些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并同科技界的同行就这个难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B.“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我合上了书,将要退下的时候,赶忙问。
C.“不许这么没礼貌!”爸爸打断我的话,严厉地说:“他是你的长辈,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也轮不到你这样盛气凌人的指责。”
D.要在城西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该厂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企业和二轻局文明单位,南市区政府连续五年授予该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B.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视野、道路、内容、风格,是多么广阔,多么丰富啊。
C.命题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劳动,要编出一个好的试题或一份好的试卷,命题者除了要掌握学科全部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命题技巧。
D.在我国,纳税人经常是通过消费活动来纳税的,缴纳的税金隐藏在商品中,不但纳税人不知道自己在消费活动中到底纳了多少税,甚至连自己是不是纳税人都不清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2分,每题3分)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间:(得)机会。
B.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         拟:比,比拟。
C.若苟僭拟,干时而动       干: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            逆:迎,迎接。
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起一朝之谋                不出,火且尽
B.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大风浪不可鸣也,而况石乎
D.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      赵氏求救于齐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范“忽于荣利”的一组是
①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 ②征命无所就 ③乃解印绶间行归家  
④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 ⑤范以疾留彭城  ⑥救恤穷乏,家无所余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董卓作乱时,张范与张承想要集合徒众与天下豪杰一起讨伐董卓,后在其弟张昭的劝阻下作罢。
B.张范让张承去见袁术,由于张承在言谈之中没有曲意逢迎袁术,致使见面不欢而散。从中可以看出张承“方正”的性格。
C.张范与张承的儿子同被盗贼劫持,张范前往贼穴营救,最终盗贼被他的仁义之言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他。
D.太祖每当出兵征战,常常让张范和邴原辅助世子曹丕一同留守,并告诫曹丕若有所行动一定要向两人咨询,足见张范深得太祖器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三、(共20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3分)
译文:                                                                     
(2)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4分)
译文:                                                                     
(3)贼义其言,悉以还范。(3分)
译文:                                                                     
12、名句默写(6分)
(1)故木受绳则直,            ,                   ,                     。
(2)是故                   ,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3)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
(4)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
(5)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6)                 ,哀民生之多艰。亦与心之所善兮,                        。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上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写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

(3)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
秋光里的黄金树
周涛
这里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问、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赠予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大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的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绪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槃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放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令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咸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4.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4分)   
15.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
16.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6分)
①童话
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7.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五、语言表达。(共12分)
18、扩展下面画线句子,具体形象地表现胡杨林那宁死不屈的斗志和团结奋斗的精神(不少于70个字)(4分)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像一个刚刚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但是,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答:

19、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一篇演讲的开头段,指出并修改其中的三处错误。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①在这些偶像身上,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②他们的个性特征、事业成就,他们的生活情趣、奋斗经历,③都令人佩服、敬慕、钦仰。④人们将其作为人生榜样,⑤激励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奋进。
20、读下表,然后回答问题。
古调类
       例字
调类
调值
何种话 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诗 时 古 近 大 出、白、百、木
普通话 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 入声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徐州话 阴平313 阳平55 上声35 去声51

问题:(1)根据图表所示,说明普通话中去声的来源
     (2)比较徐州话与普通话,得出的结论是:


六、作文(60分)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呈了一份报告,大意是: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万里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要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样行字:你想让上天给我们什么东西?有阳光就够了。
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业收入列亚洲第三位。
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A镞zǔ  其余读cù  B殷 yān  其余读yīn   D 窦 dòu   其余读dǔ
2.B    A青(清)C琢磨(捉摸)D情(晴)
3.D    注意相异语素的比较
4.C    “拉大旗做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商家此举纯为“欺骗”,不含“吓唬”。
5.B    A“省略号”和“等”使用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C“说”后面的冒号应该换成逗号。D虽有疑问词“怎么”,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因此,两处问号应分别为逗号和句号。
6.C    A宾语残缺,应该在“单位”后面补上宾语中心词“的称号”。B.主谓搭配不当(或者照顾不周)“视野、道路”可以跟“广阔搭配”却不能跟“丰富”搭配,同样,“内容”可以跟“丰富”搭配,却不能跟“广阔”搭配,而“风格”却既不能跟“广阔”也不能跟“丰富”搭配。D.语序不当。“不但”应该放到“纳税人”与“不知道”之间,因为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7.C 
8.C 
9.C 
10.A。
11.(1)太傅袁隗想要把女儿嫁给张范,张范推辞没有接受(要点:“妻”“辞”)
(2)(张范)救济抚恤贫困的人,(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本地和外地的孤儿寡母都来投靠他。(要点:“救恤”,“中外”,“归”)
(3)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孩子都还给了张范。(要点:“义”的意动用法)
[参考译文]: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太傅袁隗想把女儿嫁给张范,范推辞不接受。他性格恬静,乐于道义,淡泊名利,从不接受公荐。其弟名承,字公先,也是知名人士,由于做人方正而被征召,任命为议郎,又升任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想聚合亲信与天下共起讨伐董卓。承之弟张昭时任议郎,恰从长安来,对承说:“现在想讨伐董卓,寡不敌众,而且又只有一些大臣的计谋和百灶,士子没有经常安抚,兵士没有训练,难以成功,董卓如果抵挡天下的讨伐,得不到道义上的支持,其统治本来就不稳固、长久;不如先呆在一个地方等待时机行动,然后才能实现志向。”承同意了张昭的建议,于是他解下印绶,辞官不做,从小路回到家乡,与张范一同在扬州隐居。袁术准备好厚礼招请他们,张范假称有病而不能前往,袁术没有强逼他。然后派人请张承与他相见,袁术问他:“往昔周朝衰落,于是有了称霸的桓、文二帝;秦国丧失法度,汉朝把天下接管过来而以法度治理。现在我拥有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想效法汉高祖主事,称霸天下,你有何意见?”张承回答说:“称霸之资在于道义而不在强大。假如以道义而取天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的力量,而成就王业,不足为难。但是如果超越本分,自比在上位者,逆时而行,为人民所弃,谁能使他兴旺发达起来?”于是袁术不高兴。在这时,太祖将要进军冀州,袁术又问他:“如今曹操要以弱兵三千,抗拒十万大兵,真可谓不自量力,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呢?”张承于是说:“汉朝虽然不修文德,但是天命没有改变,而今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即使抵抗百万之众也可以了。”袁术于是脸现怒色不高兴,张承就离开袁术回到扬州。
太祖平定冀州,派使者迎请张范。张范因为得病而留在彭城,他让张承去见大祖.太祖表奏他为谏议大夫。范之于陵和承之子戬被山东强盗抓住,张范直接到强盗住所去要还二子侄,强盗只把张陵放回。范谢道:“诸君把儿子相还,已经十分厚道了。但是以人之常情,虽然爱怜自己的孩子,然而我却可怜幼小的张戬,请把张陵换回张戬。”强盗被他的大义所感动,把两个都还给了张范。大祖从荆州回来,张范得以在陈州见到他,任张范为议郎,参谋丞相军事,范非常得大祖的敬重。每当大祖征伐之时,常让范和邴原留在许都,辅佐太子。大祖对文帝说:“如有什么行动.一定要向这二人咨询。”世予以子孙之礼相待他们。他经常救济穷困人家,家中无多余的资财,远近孤寡都归附到他那里。别人对他的赠遗他从不反对,但也不用它们,等到他们走的时候,都把它们还回。张范在建安十七年去世。
12.名句默写略
13.(1)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2)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摹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摹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3)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
14.(4分)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15、(6分)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16.(6分)
(1)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2)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17.(5分)
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8.因为缺水不少死去了。死亡后的胡杨林仍高举着一条条痉曲的、干枯的胳膊一齐对着蓝天,仍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密密麻麻、粗粗细细的胳膊汇成了一个坚强的方阵,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死去的自己。
19.①这些偶像身上,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
②他们的个性特征、生活情趣,他们的事业成就、奋斗经历(前后顺序和组合内部的顺序不做要求)
③都令人佩服、敬慕、钦仰(三个词只需保留一个)
④人们将他们作为人生榜样
(任选三处改即可) 
20.(1)普通话中的去声来自古调类中去声的全部及上声中的一部分,以及古调类入声中归入的一部分。
(2)徐州话与普通话调类相同,调值中去声相同,而阴平、阳平、上声不同。
六、作文(参考06年高考评分标准) (124.130.25.1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  下一个『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