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试卷分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试卷分析(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试卷分析第I卷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谄媚(chǎn) 遒劲(qiú) 浸渍(zì) 百舸争流(gě)B.休憩(qì) 弄堂(nòng) 漫溯(sù) 自怨自艾(yì)C.着陆(zhuó) 惩创(chuāng) 繁冗(rǒng) 相与枕藉(jiè)D.偌大(ruò) 下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试卷分析
第I卷
一. 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谄媚(chǎn) 遒劲(qiú) 浸渍(zì) 百舸争流(gě)
B. 休憩(qì) 弄堂(nòng) 漫溯(sù) 自怨自艾(yì)
C. 着陆(zhuó) 惩创(chuāng) 繁冗(rǒng) 相与枕藉(jiè)
D. 偌大(ruò) 下载(zài) 寥廓(liáo) 淡泊名利(bó)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尸骸 陷井 短小精悍 殒身不恤
B. 揩油 惆怅 九宵云外 叱咤风云
C. 锲约 钦羡 博闻强记 绿树成荫
D. 翌年 淳朴 头晕目眩 忸怩不安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它堪称不易之论。
B. 我们的梁伟老师不仅精通物理,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C. 会场上,双方意见分歧愈来愈大,各不相让,越吵越凶,一时间熙熙攘攘,秩序大乱。
D.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是文不加点,字迹潦草,即使是有标点的,往往也是极不规范,令很多语文教师头痛。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课外书刊,时间长了,接触面宽了,了解的问题便多了,于是就越看越有趣了,越有趣就越想看,成了良性循环。
B. 3月29日下午,一架波音飞机载着国民党参观团一行,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当江丙坤率团出现在贵宾室时,立即成为众人追逐的焦点。
C. 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我们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
D. 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B. 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中,这部集子是以他的籍贯命名的。《游褒禅山记》是其中的名篇,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说理散文。
C. 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D. 《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的一项是(    )
(1)与她交谈,            ,绝无肤浅和媚态。
(2)当人怀着淡泊的心境观照那        的时候,他就在瞬间体悟到了永恒。
① 就像她的作品,平实自然,最突出的感觉是她的平和自如
② 最突出的感觉是她的平和自如,就像她的作品,平实自然
③ 白云青山、幽谷清泉,茅舍板桥、牧童樵夫
④ 白云青山、茅舍板桥,幽谷清泉、牧童樵夫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每题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7.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B. 正襟危坐(端坐)
C.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合适)
8.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 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D. 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9. 把“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翻译成现代汉语,如果加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虽然……那么…… B. 只要……,虽然……也……
C. 只要……,即使……那么…… D. 如果……,即使……也……
10.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B. 有写悲,有写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C. “寄蜉蝣”以下8句,表现的是客人的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这是苏轼所不能赞同的。
D. 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不足为念。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第II卷
三. 翻译及默写(8分)
11.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2. 默写(4分)
①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② 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          ”,岂不痛哉!
④ 其声呜呜然,         ,          ,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四. 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8分)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    )不曾甩掉什么,(    )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    )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    )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13. 阅读引文的第一段,你觉得画线语句中哪些词语需要着重品味,请写出来,并做批注。(3分)
                                                       
14. 引文第二段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 虽然……却,并非……居然是
B. 不但……而且,并非……而是
C. 不但……反而,不是……而是
D. 虽然……反而,不是……居然是
15. 阅读引文的第二段,找出表现作者送走小狗包弟后自责的句子,并谈谈你对作者当时心情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4分)
淡之美
李国文
①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② 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③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④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⑤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⑥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贴,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⑦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地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恰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尤其落到自己头上,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⑧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世。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⑨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⑩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有删节)
16. 文章第二段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就全文看,本段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1)                                  
(2)                                  
17. 根据文意,“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一句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3分)
                                                    
18. 如何理解“一旦要一张什么自画像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这句话?(3分)
                                                    
19.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 文中引用苏轼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意在说明,“浓”与“淡”各有千秋,只有相得益彰,才能发挥美的极致。
B. 作者认为,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都能使人兴奋、惬意,但是二者无法比较,因为咖啡只能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C. “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一句,表述得简练生动,意思是说,这种友情要求十全十美,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不会形成矛盾。
D. 作者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先谈人形象的淡之美,再谈自然、艺术、 人类生活的淡之美,最后谈人生追求的淡之美。内容上层层递进。
E. 作者称道的“淡之美”是一种自然纯真的朴素之美。“人生在世,求淡之美,不亦乐乎?”这是作者的人生追求,更应是同道人的追求。

五. 语言运用题(6分)
20. 请根据下列信息的内容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要包括清华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形成这一形势的原因)。(3分)
近日,300家北京地区用人单位陆续走进清华大学,在2000届毕业生中招揽人才。许多公司除许诺年薪3万到10万元的优厚待遇外,还承诺提供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机会,但清华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仍难以招到。
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忠诚介绍:“截至3月初,就有950家单位向清华要人。由于清华有相当多的学生将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继续深造,485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就业的只有1400人,供需比达1:10。”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为什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供不应求?除一流学校的信誉和一流人才的质量外,现代化的学生就业服务计算机系统也功不可没。
                                                             
  21. 仿照下面的拟人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用新的本体,拟出新的形象,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完全相同。)(3分)
悬崖边的树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倔强
                         
                         
                         
                         
                         

六. 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 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③ 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第I卷
一.
1. B    2. D   3. A    4. A    5. C   6. B

二.
7. D    8. B    9. D    10. C

第II卷
三.  
11.(1)本是一时的豪杰,可是如今在哪里呢?
(2)知道不可以屡次得到,(因而只能)把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12. ① 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 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    
③ 死生亦大矣      ④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四. 
(一)
13. 词语:一动一静、清清楚楚、大声叱骂、摔破等
    批注:这些词语让我们更真切地看到了当时世道的可怕,以及这种非人道的时代对当时人们的摧残和折磨。把这种过去了的可怕情形复现出来,也可以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更加理性地对待这个社会,更加珍惜当前平静安宁而有序的社会。
14. C
15. 句子:“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看法:作者发自内心的自遣自责,当年像甩掉包袱一般将包弟送到医院的解剖桌上,终成为作者心上永远也无法卸却的重负。这样的自遣自责一方面是解剖自己,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为将来的人们提供一面值得借鉴的镜子。

(二)
16.(1)比较   衬托   
(2)形象地说“淡”是一种本色自然之美,能给人留下更丰富的想象余地。从这种例子写起,能给人浅显生动的印象,有利于循序渐进地表现主题。
17. “画出来的”是定形的,除了眼前的画像外,很难引起人们更丰富的想象。“没有画出来的”却能包含多种可能,给观众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能烘托出更优美的竟境。这是从绘画的角度来说明“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的。
18. 表明了作者要追求一种对名和利、得和失,成和败,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19. D、E

五.
20. 一流的信誉,一流的人才质量,一流的就业网络,使一个清华学子十家争。
21. 温室里的花;它倾心透过玻璃的阳光;和喷壶中细雨的沐浴;它满足地呆在那里;显得自在而又惬意

六.22. 略 (211.92.171.6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来宾市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中段考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