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语文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鼎十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命卷人:李洪淼)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欢迎大家就读福鼎市第十中学,大家与老师一道合作了半个学期。相信大家一定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下半个学期大家一定会更加发愤努力学习,更好地与老师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满
试题预览
"福鼎十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命卷人:李洪淼  )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
欢迎大家就读福鼎市第十中学,大家与老师一道合作了半个学期。相信大家一定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下半个学期大家一定会更加发愤努力学习,更好地与老师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书写(2分)
1.  抄写(2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2.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戏谑(  ) 苦心孤诣(    ) qiáo cuì ( )(    )
步履pán shān(    )(      )
3.  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滑稽 俗不可奈 B.嫌恶 恍然大悟
C.元勋 销声匿迹 D.濡湿 人情世故
4.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3分)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                                                 
父爱是                                                      

5.《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课外“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请你将本学期课外读过的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的梗概(或大体意思)写出来。(50字左右)(3分)
作品名称:                
内容:                                                        
                                                             
                                                             
6.根据课文默写(6分,每空1分)
①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③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④有朋自远方来,        。(《论语》)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                      ,                            。
三、阅读(42分)
(一)(8分)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惟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7.作者说“读书好”,从上文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2分)
  
                                                                 
8.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上文看,作者的好书标准是什么?(2分)

9.作者还教给大家选择好书的方法,那就是              (2分)
10.“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10分)
开始的时候,我很满足于自己那由肮脏的板壁、熏黑的炭炉、简单的饭菜构成的生活,我总是自豪地倚在极为疼爱我的母亲身边,总是极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馋的永远吃不完的冰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几分钟。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眼中深深的落寞。
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母亲眼光黯淡了。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1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个家,对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表明变化过程:     →     →      。(3分)
12.在下面写出3句表现“我”虚荣、无知的语句。(3分)
答:①            ②   ③
13.“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其中画线部分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答:     
                                                             

1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母亲的品质。(2分)
答:
                                                             
(三)(10分)
父亲的爱
①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②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他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③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症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置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
④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太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⑥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到这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⑦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予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⑧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⑨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⑩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不知道怎样表达我。除非……
⑾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5.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文的中心。(2分)

16.文章开头一句“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7.文章最后一段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即要告诉读者什么?)(2分)

18.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4分)
⑴第③段中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       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
⑵第⑥段中“他只是微笑”这一表情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     。

(四)、阅读下列两则文言短文,完成19——22题。(14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i),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分)
20、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4分)
21、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22、《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一件快乐的往事
要求:1、内容健康,中心明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福鼎十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06、11、1)
一.1、(略)二、2、xiè  yì 憔悴 蹒跚 3、A 4、(略)5、(略)6、①天涯若比邻 ②万里赴戎机 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不亦乐乎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一)7、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8、情节精彩,人物如生,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9、比较 10、总结全文,鼓励大家。
(二)11、满足(自豪)→厌恶→摆脱。12、①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②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呆几分钟。③“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13、不能。这一修饰语形象地说明了母爱无私。(意思对即可)14、母亲慈爱、善良、坚韧、无私。(大意符合即可)。
(三)15、通过种种事实,表现父亲对“我”的爱。16、起总领全文的作用。17、用疑问的方式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意在告诉读者,父亲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父爱。18、①急切不满 ②鼓励与赞赏。
(四)19、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对即可)。20、(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他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1)纷纷把仲永的父亲当宾客对待;(2)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22、援笔辄就如素构。
四、略 (218.5.210.3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语文版』  下一个『06年度九年级上册九月份月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