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学期月考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初三第二学期月考卷(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5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月考测验一写字分(3分)二文言文阅读(30分)(一)默写(1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2)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石犹存死后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民间疾苦声。(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
试题预览
"2005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月考测验一 写字分 (3分)
二 文言文阅读(30分)
(一) 默写(10)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2) 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石犹存死后心。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民间疾苦声。
(5)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之心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自己视死如归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武陵春》中表现作者对已故亲人思念的哀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解释句中带点的词语 (4)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3.薄暮冥冥(       )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
   5.必先苦其心志(    )
(三)文言文阅读(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 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_(人名) (2)
7. 解释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通过本文所阐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0分) 
昔周人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涂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 ?”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始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仕宦有时,不可求也。
9. 解释加点字(4)
泣涕于涂者(        )                      吾更为武(        )               
10. 解释下列句子(4)
仕奈何不一遇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周人“未尝一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 一 )储蓄人生
    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便想到了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亲情。这一储蓄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这张“存单”,借助它走出困境。有了亲情这笔储蓄,我们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可以很富有;如果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友情,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学识的储蓄要锲而不舍。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储蓄知识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学校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  和  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选自《时文阅读》,有改动)
12.从整篇文章看,“储蓄人生”具体包括“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4)
13.揣摩文中画线句的意思,用直白简明的语言替代比喻的说法完成下面句子: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4)
14.仿照带画横线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方式结合文章内容,补写两个句子。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这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15.第四节加“△”的词中,“充实”是说知识需要__________________,“更新”知识则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4)
16.文章说“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
  答:还可以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命的出口
   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她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
   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
   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玻璃上踱步,好象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
   小黄蜂的举动使我感到惊奇,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
   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去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活中的情感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玻璃相隔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
   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一圈,来寻生命的出口呢?
   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
   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细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那种单纯的思维?
   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人更珍惜生命呢?
   对这一层一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深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地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要后退一步,观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观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
   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脱一切的痛苦与纠葛。
   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因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
   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
   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比死亡更生动而有趣呀!
    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我这样想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徇情的人,而是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
    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 

17. 本文通过叙述两件事,引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的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一主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就本文而言,标题“生命的出口”有怎样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作者说“小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可是“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寻找生命的出口”。人是万物之灵,为什么反而不如一个小昆虫?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单谈谈。(4分)

四 写作(50分)
引语:林清玄曾经说过“人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上一个门框,那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人生的进程让人无法预料,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个转弯处等待你的是什么,你只能转过去,然后看见——命运给我们安排下无数的惊喜、挫折、重逢、别离、高潮、低谷,此时我们也要象小黄蜂那样努力寻找出口,寻找生命的转折处,继续前行。也许每转折一次,你的生命轨迹就有了变化;每转折一次,你的人生感悟就不再相同。
请以“人生,转一个弯前行”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Q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2005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月考测验答案
一 写字略 
二 文言文 (一)默写(10分):略 (二)2留给3迫近4低微而鄙俗5使……困苦 (4分)(三)6.战国 孟子(2分) 7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这样国家常常会灭亡。(2分)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四)9 眼泪  改变 (4分) 10(你)求官为何没有遇到一次机会呢?   我求官多次不遇机会,现在年纪大了,为失去时机而伤心,因此就伤心地哭了。(4分) 11朝秦暮楚学艺不精志向不明一味赶时髦。(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 现代文阅读
(一)12.亲情 友情 学识 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那些最宝贵、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 (4)
13.回报(真正的好处) 连友情本身都会失去。(4)
14.(适合友情描述的比喻句。)(4)
15. 不断增加  丰富(日积月累) 要用新知识替代旧知识(知识的学习要跟上知识变化发展的步伐 学习也要与时俱进)(4)
16.例如.待人接物的态度 良好的态度是事业成功、别人接纳、认可的重要保证, “态度决定一切”。(言之成理即可)(4)
(二) 17.  第一件事:一个高中女学生殉情的故事。
第二件事:一只小黄蜂从室内飞向室外的经过。(4分)
18.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提醒人们要在今生珍爱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同时发人深省,使主题的表达含蓄隽永。(3分)
19. 珍爱生命,正确对待挫折。  对比。(3分)
20. “活下去的机会”或者“再发展的生机(3分)”
21. 只要围绕中心,言之成理即可。(4分)

四 写作略 (202.158.162.2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下一个『2002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