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峨冠guānB.手卷juàn C.不属shǔ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绝类弥勒(绝):很B.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D.勾画了了(了了
试题预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知识 (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峨冠guān B.手卷juàn
C.不属shǔ D.矫jiāo首昂视
2.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很 B. 历历数也(历历):清清楚楚
C.如有所语(如):比如 D.勾画了了(了了):线条简单
3.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诎右臂支船(诎) B.左臂挂念珠倚之(倚)
C.东坡右手执卷端(执) D.绝类弥勒(类)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0分)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便要还家
⑶芳草鲜美
⑷欣然规往
⑸寻病终
选择翻译正确的一项。
5.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A.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裙里。
B.他们的两膝紧靠,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他们的两膝相互比着,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他们的相互的比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6.钩画了了( )
A.字写完了。 B.字的笔画都写得很清楚。
C.一笔一画都写得很完整。 D.钩的笔画最清楚。
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
A.全部按照所要雕刻之物的形状去雕刻,使它们各有各的情态。
B.全部是因为形象很相似,所以刻得才各有各的情态。
C.全都能就着所用材料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D.都不是按照所用材料原来的样子而是根据要刻之物的形态,所以各有各的情态。
8.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启窗而现,雕栏相望焉。 B.中轩敞者为舱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D.其人视端容寂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本语段出自《____》,作者____是____时人。(3分)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8分)
①黄发垂髫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此中人语云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6分)
12、桃源中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用原文回答) (6分)
13、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分)
1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请用简短文字回答。(6分)
(二)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否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5、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6分)
此公欲来:
老人肯相引至此:
此殊不缺也: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2分)
(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同出。
17、你如何认识穴中人的生活? (5分)
(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8.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 ,以 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4分)
1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共读一横幅的书画。)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同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三、写作:(50分)
写一篇托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
1.将所托的物或所借的景的名字写入题目中。
2.立意明确。
3.对所托之物或所借之景有具体的描绘。
4.所托之物或所借之景与所抒之情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合乎
情理。
答案与提示
一、基础知识
1.D 2.B 3.A 4. ⑴交通相错。 ⑵ 同“邀”,邀请。⑶鲜艳、美丽。⑷高兴的样子。⑸不久 5.A 6.B 7.C 8.B
二、阅读理解。
9、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10、⑴指老人。⑵不必说;更不要说。⑶告诉。⑷不值得。
11、因为桃花源中人并未见到过外人。
1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怕外人扰乱他们宁静和平的生活。
14、略。提示:只要答出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即可。
15、杨氏 大穴 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16、穴中人 杨氏
17、略。提示:此题只要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18.船头(或舟首) 空间顺序
19.D (61.159.125.7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  下一个『
高中一年级期中语文试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