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人教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命题人:浙江嵊州王华钦一、选择题(20%):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A.看到他在“严禁丢垃圾”警示牌前拿着香蕉皮的尴尬相,真让人忍俊不禁。B.把蚊子“冲烟而飞鸣”看作“鹤唳云端”,把“土砾”比作“山丘”,这都是凭借联想而获得的生活之趣。C.他一面滔滔不绝地讲,一面又手舞足
试题预览
"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命题人:浙江嵊州 王华钦
一、选择题(20%):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
  A.看到他在“严禁丢垃圾”警示牌前拿着香蕉皮的尴尬相,真让人忍俊不禁。
  B.把蚊子“冲烟而飞鸣”看作“鹤唳云端”,把“土砾”比作“山丘”,这都是凭借联想而获得的生活之趣。
  C.他一面滔滔不绝地讲,一面又手舞足蹈。
  D.平时,老师总是很温和,但这一次却愠怒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理想如珍珠,一棵缀连着一棵。 B.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副秋日风情画。
  C.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D.文章中心的慨括,不尽要考虑到文字表面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文章所饱含的深层次的含议。
3. 下列各句中,标点全部正确的是(      )
  A.他很喜欢看书,“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等书他早已读了不知多少遍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一切都令人那么地想念:和煦的阳光;炊烟袅袅的村庄;弯弯的清清的小河;河边软绵绵的沙滩。
  D.牛顿做实验竟然如此专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吃过了晚饭? 
4.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
①那又浓又翠的春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③溪水潺潺,小草青青,凉风习习,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我陶醉了。
④那块石碑至今还坚强地屹立在那里,挺着胸脯,昂着头。
A.①拟人②对比③排比④比喻      B. ①比喻②③排比④拟人  
C. ①比喻②对偶③排比④拟人     D. ①夸张②对偶③排比④拟人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人们正确的理想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C.《走一步,再走一步》启示我们:再大的困难也不要惧怕,把一个大困难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逐一解决,困难就不存在了。
  D.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朗读中体会其美感。
6. 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      ,那样强烈。
②从那一刻起,我      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在我手中白白流失。
③季候上的春天,像一个     的孩子,在冬天温暖柔软的绒被下,安稳地睡眠。
  A. 跃动  允许   疲倦    B. 跳动  允许   困倦
  C. 跃动  应许   困倦    D. 跳动  应许   疲倦
7.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B.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C.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D.为了阻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平时工作必须小心谨慎。
8.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 理解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我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隐蔽,不外露)
  B.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形容人瘦削)
  C.鞭数十,驱之别院。(鞭子)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得到很多好处)
10. 下列各句中,语言得体的是(        )
  A.你有不懂的问题尽管来请教我,我一定好好教导你。
  B.我自己在做作业,你别来烦我,大家两不相干。
  C.老大爷,请问,人民路往哪儿走?
  D.喂,老头,人民路往哪儿走?
二、填空题(10%):
11.古人认为,学习与思考应该紧密结合起来,“      ,      ”,缺一不可。
12.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讲究的处世之道是“         ,          。” 
13.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14.《过故人庄》中“      ,      ”两句生动写出了朴实而又有情趣的农家生活。 
15.把成语填写完整:
(1)前事不忘,             (2)近朱者赤,                
三、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2%)
16.人生没有了理想,犹如航船失去了风帆;人生没有了理想,犹如鸟儿折断了翅膀;
人生没有了理想,犹如                     
四、阅读分析:(38%):
(一)(14%)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7.解释加点的词:(4%)
  春红已谢:         忍俊不禁:                       
18.第一段写出了紫藤萝花怎样的特点?请用本段中的一个字概括。(2%)
19.第二、三、四段的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2%)
20.作者把紫藤萝比做瀑布,是运用两者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联想。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两者相似点的是(     )(2%)
A.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C.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21.用“这里……,没有……,也没有……,有的就是……”的句式,参照课文句子和例句,造一个句子。(3%)
例句:这里是北方的一片草原,没有姹紫嫣红的鲜花,也没有莺歌燕舞的美景,有的就是牧民的开朗和粗犷。
                                                             
(二)(10%,每题2分)
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⑵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⑶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说 :“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护士扑哧一声笑了,她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九十斤。”母亲说:“这位阿姨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
⑷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却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儿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多重担。”
⑸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起你啊!”
⑹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⑺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⑻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⑼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⑽我坐在床沿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坐在椅子上看我抱母亲。
⑾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出来。
22.母亲“最重的时候只有八十九斤”,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有一百多斤?
23.“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儿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母亲为什么这样做?
24.第(6)节“护士也动情地说”,护士因何动情?
25.第(7)节“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表现了母亲的什么?
26.联系第九节“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在第(10)节(  )处填入一句恰当的话是(      )
A. 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B.紧紧的,紧紧的
(三)(14%)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⑷子曰:“默而识之①,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③,何有于我哉④?”
①识:通“记”,记住。之,指学过的知识。②厌:满足。③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④于,对于;何,什么,哪一样。对我来说,能有哪一样呢?         

 
27. 解释加点的词:(4分)
学而不厌:                                   吾日三省吾身:                           
是知也: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8.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由,诲女知之乎!C. 默而识之。  D. 诲人不倦。
29.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 学而时习之  B.昂首观之  C.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D. 默而识之
30.请写出下列成语的出处(2分):
例:任重道远  出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温故知新  出处:                见贤思齐  出处:                  
3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写作(30%)
 
   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我终于了解了他(她)》
 要求:
  1.写成记叙文;
  2.记叙具体,中心明确,有详略;
  3.书写清楚、规范;
  4.字数450以上。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答案
一、1.B  2.C  3.B  4.C  5.A  6.C  7.D  8.D  9.C  10.C
二、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1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5.(1)后事之师  (2)近墨者黑  16.略四、(一)17.红:花  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18.盛  19.拟人,写出了紫藤萝花的茂盛繁密和它的勃勃生机   20.D  21.略  (二)22.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儿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23.深深的母爱时刻充溢在母亲心中。(意思对即可)24.为母亲的爱所感动  25.母爱的无私伟大而又无处不在   26.A  (三)27.厌:满足; 省:反省;是:这;信:诚信。  28.D   29.C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1.略  四.略 (218.74.170.25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九年级语文上期中复习试题一』  下一个『初三实验班10月份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