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期期末复习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初二上期期末复习试题
(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知识锐不可当排山倒海歼灭磅礴高屋建瓴溃退阻遏绥靖疟疾寒噤提防转弯抹角现眼悠闲地窖匍匐打牙跌嘴精疲力竭名副其实肃穆永垂不朽拂晓晨曦瞥见惊骇不可名状呵护悼念杀戮荒谬蜿蜒屹立憧憬恍惚片纸只字诘问憎恶震悚遗孀烦琐深不可测交卸狼藉妥帖踌躇颓唐蹒跚
试题预览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字词知识
锐不可当 排山倒海 歼灭 磅礴 高屋建瓴 溃退 阻遏 绥靖 疟疾 寒噤 提防 转弯抹角
现眼 悠闲 地窖 匍匐 打牙跌嘴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肃穆 永垂不朽 拂晓 晨曦
瞥见 惊骇 不可名状 呵护 悼念 杀戮 荒谬 蜿蜒 屹立 憧憬 恍惚 片纸只字 诘问 憎恶 震悚 遗孀 烦琐 深不可测 交卸 狼藉 妥帖 踌躇 颓唐 蹒跚 琐屑 惦记 晶莹 奔丧 涎水 门槛 尴尬 晌午 粘性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 骷髅 取缔 愧怍 吊唁 惶恐 跋涉 唏嘘 猝然 嫉妒 颠沛 伎俩 绘声绘色 从容不迫
二、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孙犁 西蒙诺夫 雨果 聂华苓 鲁迅 朱自清 余秋雨
三、文体知识
1、 关于新闻
(1)新闻的要素 (2)新闻的五大构成部分 (3)新闻的基本特点
2、 关于小说
(1)小说的要素:A、小说的人物形象 B、小说的情节 C、小说的环境描写
(2)小说的种类:A、长篇 B、中篇 C、短篇 D小小说
3、 关于散文:
(1)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散文的种类:A、叙事散文 B、抒情散文
第二本分 知识点训练检测
一、基础积累(23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惶急( ) 琐屑 ( ) 诘问 ( ) 吊唁( )
阻遏( ) 寒噤( ) 箱箧( ) 荒谬( )
2、根据拼音填空(4分)
风chén( )苦旅 cù( )然长逝
获益fěi( )浅 大tíng( )广众
张huáng( )失措 转弯mò( ) 角
锐不可dāng( ) 窃贼瓜分zāng( )物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2分)
A、陡峭 简陋 糟羔 公函 B、恍惚 愧怍 悠闲 央告
C、鞠躬 脏物 肃穆 惶急 D、渴慕 狼藉 琐屑 伎两
3文学常识填空(2分)
⑴《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上学期学过的课文
也出自这本集子。
⑵《信客》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
4、在原题上修改下面病句。(2分)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2)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在下行横线上。
(1) (2) (3)
(1)他是一个胖胖的, 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A和平 B 和睦 C 和蔼)
(2)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 ,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A旺盛 B茂盛 C强盛)
(3)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A荒凉 B 荒僻 C 偏僻)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小邹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7、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词语。(4分)
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 ,尊严就是 ;如果生命是 ,尊严就是 。
8、判断正误。
(1)《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作者通过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
(2)《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父爱。这种父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
(3)余秋雨在《信客》中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信客的悲惨命运。( )
(4)新闻主要用事实讲话,但可插入简要的议论。( )
(5)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蜡烛》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悲壮而崇高的场面令人感动。…( )
(6)“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老渔人英勇杀敌的场面。( )
9、写出下列故事中的人物名字(2分)
(1)著名文学家老舍写出了一部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是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 。
10、课外名言填空:
(1)前事不忘, 。
(2)他山之石, 。
二、课内语段阅读
(一)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段,做后面的习题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而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填空: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时间精确到“时”暗示 ___________。
(2)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一般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可以穿插议论。新闻的基本特点是 。
2、简答:
(1)本文从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①段中加括号的“不含”两个字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3)本文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暗含有什么意思?试简要回答。
(二)读下面的语段,做后面的练习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侯,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的下面歇凉去了。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是慢慢地冲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文中强调天气“闷热”有何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找出交代老头子所作所为缘由的句子。(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里加点词“好像”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文选自我国现代作家孙梨的散文《芦花荡》,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张皇失措”,是“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意思,是个贬义词,而作者却说:“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这个词有损老人的形象,应删去。
C.第⑦段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了老头子对敌人无比的恨,他要叫敌人偿还血债。
D.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出老头子看到被鬼子追来以后那种着急、慌乱的情景。
5、第⑧段划线句子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选文来看,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面的语段,做后面的练习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胳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及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胳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住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交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1、“‘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对阿长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阿长的什么心情?(2分)
2、读完选文后,你觉得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3、阿长为什么要“我”元旦清早一开口就对她说“恭喜恭喜”?(2分)
4、 联系实际,阿长教我的哪些道理和规矩是该继承的?哪些是该摈弃的?为什么?(2分)
5、你喜欢文段中的哪个细节描写?为什么?(2分)
(四)读《背影》选段,做后面练习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戴着、带着、代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慢慢、轻轻、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掀身、探身、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趴上、登上、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扒、攀、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抬、缩、提);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用力、努力、吃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 (溜、爬、趴)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①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空白处,并说说运用这些词语的好处。
选词: 、 、 、 、 、 、 、
好处:
2、 父亲告别时说了两次话,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下列空白处。
A、再见了,好好保重!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C、进去吧,里边没人。 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
① ②
3、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为什么“我赶紧拭干了泪”?
4、为上文所写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5、上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理由:
6、《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选文部分只有两句,简要分析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答:
(2)“进去吧,里边没人。”
答:
7、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
8、大爱无言,有感于此文,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
三、课外语段阅读
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
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时候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压出一块血红,红珠子快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a伛偻着,用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绳子往那边一挪,我的脚步就轻而快,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肩膀太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
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走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伛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有些心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身上压。这回父亲没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试揩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觉得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了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了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我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懂事多了。
工作以来回家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增加心头上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大多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b伛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眼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骨骼呈现出两个弧型,背部伛偻隆成一个前倾后供的弧形,而腰部已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一袋袋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身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去。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生活是实在的,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 解释文中加点的两个“伛偻”的不同含义:
2、 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
3、 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细节,用横线画出,并分析其作用。
4、 这篇文章三次写“我”与父亲抬担子。小时候的“我”说“能行”,后来体弱年老的父亲也先后两次说“我能行”,这三次说的“我能行”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阅读部分答案:
(一)1、(1)导语 电头 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2)说明消息既快又准 (3)记叙 用事实说话
2、(1)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②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不含”两字表明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九江还在敌人控制之中,没有成为解放军的渡江阵地。有这两个字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真实的特点。
(3)展示大军南下态势,暗示即将解放南京。
(二)1、说明鬼子们下来洗澡的原因。
2、“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了。”
3、不能去掉。这是老人聪明、机智的表现。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间闯到这里,为下边的战斗做准备。
3、 C
5、景物描写。写出了老头子解恨后,在内心萌发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6、智勇双全(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老英雄。
(三)1、语言、神态描写,表达了阿长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
2、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阿长是一个很不幸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3、阿长相信命运。在含辛茹苦的女工生涯中,她对生活并无更高要求,只求一年到头平平安安。
4、例:新年对人说恭喜的话是该继承的,因为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和美好的祝愿;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万不可钻过去的“规矩”是迷信的说法,应该摈弃。
5、例:阿长的睡相。静态的描写,“大”字的比喻,十分传神,突出了阿长的粗俗。
(四)1、选词(略) 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把父亲年龄大,步履不便,而又极有爱子之情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2、B C 3、“我”看见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想到了父亲的不易,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于是感动得流泪了。但“我”又怕父亲看见“我”流泪而伤感,所以又“赶紧拭干了泪”。4、买橘送别 5、结构上:表明第二次流泪,照应前文;内容上: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依恋、感激和敬爱的感情。 6(1)父亲又惦念儿子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2)父亲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会丢失行李。 7、通过细致具体地描写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8、参考:爸爸(妈妈),你为了我,付出了你所有的一切;这绵长无私的爱让我感动,我会努力学习,长大后,我将回报慈父(慈母)的恩情。
(五)1、a伛偻:是指“我”为了减轻担子带给肩膀的疼痛,故意弯着腰用背部承受重量的样子。
b伛偻:指“我”父亲因年老而弯着腰的样子。 2、我与父亲抬担子
3、例:小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将担绳捋向了自己一边,承担了大部分的重量;长大后,我同样将担绳捋向自己一边,承担了大部分的重量。表现了父爱子和子敬父的至真至纯的深情。
4、不一样。⑴我抬得动,用不着你捋担绳;⑵我抬得动,我不累;⑶有我儿子关心,我抬得动。 (222.213.55.9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
五校大联考语文试卷
』  下一个『
说明文的阅读及测试附答案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