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一学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一学月考语文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上)一学月考语文试题(2006.10)(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初二备课组一、语言的积累及应用:(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1、 抄写名句,刷新文采:(3分)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2、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A、仄(zè)歪寒噤(jiǹ)绥靖(jì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上)一学月考语文试题(2006.10)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命题人: 初二备课组

一、语言的积累及应用:
(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
1、 抄写名句,刷新文采: (3分)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2、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3分)
A、仄(zè)歪       寒噤(jiǹ  )   绥靖(jìnɡ )    德馨(xīnɡ)
B、瓦砾(lì  )     地窖(gaò   )  上蹿(cuān )    诣(yì )太守
C、迫(pǎi)击炮    荒谬(miù   )  飒飒( sà )     锐不可当(dǎng )
D、泅(qiú)水      簪(zān  )子   箱箧(qiè  )     模(mú )样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阻遏   酝酿   制裁   名付其实
B、烦燥   赤裸   篆章   不可名状
C、疟子   案牍   老妪   谈笑风生
D、匍匐   畸形   泄气   世外桃园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行。
B、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C、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D、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5、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3分)
(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这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1)生命是酒      (2)生命是咖啡      (3)生命是茶
A (2)(3)(1) B(1)(2)(3) C (3)(2)(1) D(3)(1)(2)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三个报社的记者昨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C、都江堰是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
D、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7、指出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   (3分)
A、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反问)
B、粉红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拟人)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夸张)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对偶)
8、为下面的这则消息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 (3分)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直观、形象地理解“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中共党史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两套《全民“八荣八耻”宣传挂图》。
挂图设计端庄、大方、简洁、明快,坚持以正面宣传和弘扬正气为主,根据内容选取代表党、国家形象标志性图案和英模人物作为配图,适合多层面、多年龄段群众需要,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便于理解、易于记忆。
标题:

    9、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写两个与划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分)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                                            ;
                      ,                                            。
10、假如你们班上要办一种文学刊物,请你为这个刊物取一个名字,并说说它的含义。(2分)
   名字:                               
   含义:                                                                  
(二)、古诗文积累(10分)
1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人一家家破人亡,为国做出巨大牺牲的句子是                     ,                          ,                    。
12、《春望》中的“                        ,                         。”两句因写出了战火弥漫中人们的共同感受而传诵千古。
13、东皋薄暮望,                    。
14、常恐秋节至,                    。
15、《陋室铭》中的中心句是                              。
16、莲,花之君子者也。你还知道古代诗歌中哪些描写莲的诗句,请写下两句:
                            ,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仿佛若有光 , 便舍船 , 从口入 , 初极狭 ,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停数日 , 辞去。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17、给文中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
要(        )     语(         )
18、按要求说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2 分 )
(1) 见渔人, 乃大惊 。          乃: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 古义           今义
1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2). 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 分 )(      )
A.、选文中加点的“ 俨然 ”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 , 可以看出 “渔人” 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一一进入桃花源一一辞别桃花源。
C.“ 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 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一句中的 “此人 ” 指的是桃源人。
21、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芦花荡(节选)(20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有队伍


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  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晴,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枚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22、按要求填空(4分)
    选文第①段是         描写,突出湖面的芦苇荡被鬼子封锁的严峻形势,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战斗气氛。为下面写老头子英勇无畏的精神作        。其中,描写白洋淀景色优美,渲染淀水的晶莹明澈的句子是                          ;

点明环境的气氛的两个词是            和            。
23、根据选文第⑤段,判断“老头子”的身份并概括“老头子”的业绩。(4分)
身份:                                                                
业绩:                                                                
24、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25、结合前后文,分析一下“老头子”为什么能像“没事人”一样,用“悠闲的心情”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3分)
                                                                          
                                                                        
26、“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3分)
                                                                          
                                                                          
27、文中对于抗日斗争的生动描写,唤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它让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抗日战斗的影片和歌曲?(各举2例)(4分)
影片:                                                                    
歌曲:                                                                    
(二)、母爱是一根穿针线(20分)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为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青,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关好抽屉。
可她遇上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靠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最后的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经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一切,就是如此简单。
28、“针”和“针眼”在文中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请将其含义写出。(2分)
针:                                                       
针眼:                                                     
29、文中的“线仍未穿进针眼里”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30、“儿子的眼睛热了”,为什么热了?(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31、如何理解“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3分)
                               &nbs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东龙初中2006年秋季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个『五校大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