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2005-2006学年初三语文期中试题(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三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班级分数一、阅读分析(共60分)(一)有的人(6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进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试题预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阅读分析(共60分)
(一)有的人(6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进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它!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
   1、说出下列诗句的含义。(1分)
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②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2、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主要赞颂了鲁迅什么精神?(1分)
答:                                                。
3、诗中的引号分别起什么作用?(1分)
答:                                            。
    4.“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与诗中的哪一句呼应对称?(1分)
    答:                                                  。
    5.“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中的“他”指代谁?“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中的“他”又指代谁?(2分)
     答:                                                  
(二)(12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骨头,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次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不太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6.这段文字摘选自课文《           》,这篇课文的文学体裁是         ,该课文出自作者的散文集《           》。(1分)
7.如果用另一个标点符号代替“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一句中的冒号,可以用                  。(1分)
8.文中“添改”的含义不同于“添加”,因为它除了有“增加”的意思之外,还有                      的              意思。  (2分)
9.这段文字记叙了藤野先生的哪两件事情?请简练的加以概括。(2分)
答:                                                          。
10.甲: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乙:不但文法的错误一一订正,连许多脱漏的地方也都增加了。
    甲、乙两句都有一层进一层的意思,文中为什么用甲句而不用乙句?(2分)
答 :                                                       。
11.“我”之所以“很吃了一惊” 是因为                            ,“不安是因为             ,感激”是因为                                   (2分)12.文中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和品质?(2分)
  答:                                                        
                                                                                                                                 
(三)、(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祥、允之任也。
   13.解释下列实词的意思:(3分)
       ①布衣(        )  ②卑鄙(                )③驱驰(        )④谨慎(        )   ⑤寄(           )   ⑥驽钝(          )
   14.第一段第一句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1分)  
15.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 躬\耕于\南阳
16.第二段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用原文回答):(2分)
                                                           
17.根据第一段画线句子概括出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1分)答: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四)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四)(12分)
甲:①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 它的所有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 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9. 给选择甲段划分层次(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0、给文中黑体字注音,并解释加点词语(3分)
一束:         晕圈:            倔强:
21. 甲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杨树外形美的?(2分)

22. 甲段文字中有些地方写白杨树的内在美,请在选文中选出能体现白杨树内在美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23. 甲段文字中第①句话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4. 乙段文字运用的是                    的写法,其作用是                 。(2分)
(五)(7分)
①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 和风吹送,( )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宇“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 这时你( )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 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25. 选文第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突出了高原的哪些特点?

26. 在选文的括号内填入恰当词语。(2分)
2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28. 用“||”给语段划分层次(1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9. 概括本段每一层次的层意。(2分)

30. 对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六)(13分)
看树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着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球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净的湖水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是,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枯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荫把我的心遮成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着长长的山路,用那像往日一样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清醒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进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棵成熟的心。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但它能够滋润自己的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我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他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北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虽细小却能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所有的日子。这让我想起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31、文章题目为“看树”,请从文中提取并概括出作者看到的树的四种形象。(2分)

32、写出三、四节中划线短语的含义。(2分)

33、文章结尾说:“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3分)

34、“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句话不由得让我们思索人生。请列举两个与这句话意思相似的成语、名言、警句或诗句。(2分)

35、如何理解“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2分)

二、作文(40分)
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
   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22.88.99.13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高考拼音专题训练』  下一个『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5分整合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