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
试题
名称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卷(高一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睢宁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命题人:王砚湫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A.中绳(zhòng)参省(cānxǐng)跬步(kuǐ)骐骥(qíjì)B.甄别(zhēn)屏窒(ǐng)干瘪(iě)摭拾(zhí)C.炽热(chì)磕绊(pàn)思忖(cǔn)骨骸(hái)D.横蛮(hèng)吮吸(shǔn)怪癖(
试题预览
"江苏睢宁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 
 命题人:王砚湫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 
A.中绳(zhòng) 参省(cānxǐng) 跬步(kuǐ)   骐骥(qíjì)
B.甄别 (zhēn) 屏窒 (bǐng)   干瘪(biě)   摭拾(zhí)
C.炽热(chì)   磕绊(pàn)     思忖(cǔn)   骨骸(hái)   
D.横蛮(hèng)  吮吸(shǔn)    怪癖(pǐ)    憎厌(zēng)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B.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辛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C.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D.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付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   )
A.苦楚(痛苦)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峥嵘岁月(不寻常,不平凡)
B.敷演(叙述并发挥)  自艾自怜(惩治)       激扬文字(激奋昂扬)
C.戕害(伤害)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  怨天尤人(过失)
D.不啻(如同)        妄自菲薄(瞧不起)      悠邈 (遥远)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将冷静地       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②孩子,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     地对父母下评判。
③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      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
A.检点  草率  细密
B.检点  轻率  周密
C.检查  草率  周密
D.检查  轻率  细密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同学之间要不耻下问,相互讨教。
B.他考前不好好复习,企图在考场上欲盖弥彰靠作弊蒙混过关。
C.要确定自己一生中的“终极关怀”,就必须舍弃许多生命中的挚爱,这真是一种令人肝肠寸断的心灵拷问与艰难抉择。
D.鹭鸶的眼力很强,它能望穿秋水及时发现游动的鱼儿,并调整好水面折射所形成的视角误差,“计算”好提前量,利喙一伸即有斩获。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终身教育制度的确立,不仅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B.他告诉我,近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与民歌。
C.遥想当年,青年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自觉承担起国家前途命运的重任,不由激发起我无端的思绪与豪情。
D.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青少年将来能否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是至关重要的。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说,他所得到的最好教训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的东西”。
B、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观花,所获甚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前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D、自古以来,人们总在强调“苦读”、“勤学苦练”、“刻苦学习”等等,这类词语会使人们对读书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任何思考这个问题的?
二 阅读应用及能力拓展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1题
(1)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是议论文中的一种。比较著名的“说”如《马说》《师说》《爱莲说》等。“师说”,就是“说说关于从师的事”。《师说》阐述韩愈关于从师学习问题的见解。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受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可见韩愈的这篇“说”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2)荀子(约前310—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市)的稷下讲学,官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的学者韩非、李斯是他的学生。
(3)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学说。他尊望道,也称霸力;崇礼仪,又讲法学;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这些都说明它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观点。《荀子》一书仅存三十二篇,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精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中华五圣之首——文圣,继孔孟之后又一伟大的文学家。少孤,由嫂子郑氏抚养成人,25岁进士及第,后任监察御史。贞元19年(803),京畿大旱,民不聊生,上书御史台轮天旱人讥状,请免百姓徭役赋税,得罪德宗,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初,名为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因功摺为刑部侍郎。后二年,又因谏宪宗迎佛骨,贬谪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再度召回京师,任国子监祭酒,转兵部侍郎,后改史部侍郎,再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因与御史中丞李 不合,复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时年57岁,谥号文,世称韩文公,穆宗为之辍朝。韩愈在文学上,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他对古文创作的要求是,“必出入于仁义”“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有《昌黎先生集》。在哲学上,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在教育上卓有成效。他的伟大成就和贡献,千百年来对我国文学史产生着深远影响。
8、《马说》《爱莲说》的作者依次是      、      。(2分)
9、韩愈在《师说》中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居而笑之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类似的话是                        (2分)
10、选文(3)中说《荀子》“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请用《荀子·劝学》中的句子举例(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分)
11、选文(4)说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写出另外七大散文家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三、阅读下边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稼说           苏轼
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②,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及其熟,此其复能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③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④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大过于今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⑤。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①耰(yōu)砸土块的农具,铚艾(zhìyì,“艾”同“刈”)收割庄稼。  
②“相寻”句:如鱼鳞似的换着一茬茬在田里耕种。
③闵闵:小心。
④信:同“伸”。
⑤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指作者与本文所赠朋友张琥同年中进士。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秕而多实 (充实)
B.而共百亩之田  (共同占有)
C.敛之常及其熟  (收割)
D.博观而约取  (简要)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寸寸而取之             B. 如婴儿之望长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吾少也有志于学         D. 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4.“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中的“此”所指的是:(  )
A.高深的学问    B.诱人的功名    C.早来的利禄    D.虚妄的名望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劝别人抓紧时间学习,并有自勉之意。
B.本文作者不希望朋友像自己一样少年得志学力不足,而被众人排斥。
C.本文似乎说的是种庄稼,实际上讲的是治学修业之道。
D.本文似乎说的是种庄稼,实际上讲的是入仕进爵之道。
16.课文中句子翻译(6分)
(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三)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和《天净沙·秋思》,然后回答问题。(6分)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⑴两者选取的意象有什么不同?(2分)
答:                                                      
⑵两者描绘形象的方法有什么不同?(2分)
答:                                                      
⑶两者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答:                                                      
(四)阅读《相信未来》前三节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A.第1、2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执着的信念。
B.第3节句式稍有改变:“我要……”,“我要……”体现了一种年轻的豪情和锐气,也强调了诗人永不泯灭的理想。
C.第1、2两节选择的意象,如“蜘蛛网”、“灰烬”、“雪花”、“紫葡萄”都带有灰暗的色彩,突出自己的困窘和无奈。
D.以上三节,每节都以“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这样反复出现与强调,逐层深化了诗歌表达的主题。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4分)
论快乐      钱钟书
①我们经常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德语的沉闷(langewcile)一词,据字面上直译,就是“长时间”的意思。《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种神话,确切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天上比人间舒服快乐,所以神仙活得快,人间一年在天上只当一日过。以此类推,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日子一定愈加难过;段成式《西阳杂俎》就说:“鬼言三年,人间三日。”嫌人生短促的人,真是最“快活”的人;反过来说,真快活的人,不管活到多少岁死,只能算是短命夭折。
②“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渡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④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
⑤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⑥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节选《写在人生边上》有删节)
17.“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表述有何好处?(4分)
                                                                                  
18.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作者认为这是“最糊涂的分析”,原因是什么?(2分)
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共4分) (    )(    )
A.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B.《西游记》中一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与第二自然段中“永远快乐”“荒谬得不能成立”是从同一角度论的同一个道理——欢娱嫌夜短。
C.第五自然段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苏轼有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恰当地说明精神作用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
D.文章语言活泼深刻,作品笔法自然严谨,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五自然段中的“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就与上文第三自然段中“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有一定内在联系。
E.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结尾处“抱这种态度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人是“傻子”。
三、名句积累——默写:(10分)
21.⑴ 故木受绳则直,                 ;                 ,                。(《劝学》)
⑵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师说》)
(3)韩愈在《师说》中引用了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话,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在韩愈看来老师和学生存在着如下关系(用原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四、语言运用:(共8分)
22.下面是上下联弄混之后的四副对联中的六句,请仔细品味,找出其中完整的两联,将上下联组合起来,在横线上写上序号。 
①残雨夕阳收  ②青山一片云  ③暮烟明月暗  
④碧水双鸥静  ⑤日照花如锦  ⑥白水千层浪
完整的两联:(4分)
上联_______ 对下联________ 
上联_______ 对下联________
23.下面是顾城的诗歌《铭言》中的诗句 ,请你仿写后两句。(4分)
用堤,可以捕住无边的浪;
用帆,可以捕住无形的风;
用爱,可以捕住无踪的梦;
仿写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60分)
 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要求:以"秋实的沉思"为题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江苏     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卷

一 语文基础积累(把答案的选项填入对应的表格,共2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得分
答案

(一)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8.                              (2分)

9.                                                            (2分)
 
10.                                                                 

                                                       &nbs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上册


上一个『语文版七年级上中段考试卷』  下一个『语言表达与运用专项演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