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高一)试卷及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高一)试卷及答案(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命题者: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赵孝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试题答题卷相应的地方,并认真核对。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在答题
试题预览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高一)
语 文 试 题
命题者: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  赵孝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试题答题卷相应的地方,并认真核对。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笔在答题卷上对应处写上答案标号,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写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间(jiàn)或  炮烙(lào)  折(shé)耗  放浪形骸(hái)
B.畏葸(xǐ)  呜咽(yè)  孱(cán)头  安然无恙(yàng)
C.正(zhēng)月  吮(shǔn)吸  国粹(cuì)  唉声叹气(āi)
D.咀(jǔ)嚼  濯(zhuó)濯  埋(mái)怨  得鱼忘筌(q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诩  脑髓  磕头  残羹冷灸  有志者事竞成
B.指摘  顽劣  呵斥  强弓劲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馈赠  铭刻  斡旋  毛骨耸然,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D.陷井  情愫  渎职  防微杜渐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女人的手指        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②大型中华古籍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网络版,经过长达6年的资料搜集、电子化校勘,并借助清华大学的网络技术,终于          出版发行。
③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    的事实。
A.振动  告竣  质疑        B.震动  告罄  置疑
C.震动  告竣  置疑        D.振动  告罄  质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
B.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敬如宾的祖父孙女两人。
C.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翠翠忽然说:“爷爷,你唱个歌给我听听,好不好?”
C.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D.“难道我对上司说了什么不好的话?”柯瓦连科问,生气地瞧着他。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
B. 几个女人有些失望,也有点伤心,在心里她们各人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C.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D.在小说中,尽管多么高深的思想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只有化入形象的血肉中才能存活。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网络成瘾症: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
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竟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
一时间,青少年沉迷网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许多人认为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呼吁加强网络监管。专家认为,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长期迷恋上网,很多是由于“心瘾”造成,而这种行为是一种病态,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对疾病也要进行科学的治疗。
对5所学校的4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达到了10%-15%,而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却不足5%。专家为此提醒:在青少年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的同时,千万不要让他们病倒在电脑屏幕前。
据调查,青少年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14.8%,初中生为26%,高中生为38%。同时研究也表明,网络成瘾症的发病年龄介于15岁-40岁之间,24岁以下的网民占总人数的51.1%,青少年是易患此症的高发人群。
专家认为,青少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在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性格的不稳定性,期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这种欲望需要正确引导才能“从善如流”。如果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他们这种获取知识、满足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导致网络成瘾,成为一种疾病。
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就很容易患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医学上又称之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网络成瘾症的病症表现在:患者初期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之后就极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焦躁不安等反应,严重的就会危及个体的学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
心理咨询医生说,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对网络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不自觉中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而下网后感觉不快,也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流,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难道只要一碰网络就会患上网络成瘾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病率为什么会如此之高?据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以及家庭暴力都是青少年患病的诱因。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刺激和情感发泄。而病症又高发在隔代教育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
许多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后,大多数的家长和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精神理疗。据调查显示,被调查家长对网络成瘾症症存在以下误区:认为是青少年的思想问题,而不知道是一种心理障碍疾病;部分家长靠训斥、打骂或限制活动来矫治;另有相当部分人在各种仅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辗转,贻误了及时治疗时机。
专家建议,要预防青少年这类综合症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而且要远离网上有关色情、暴力等内容,家长们要注意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鼓励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要对网络成瘾症开展系统研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自2004年6月3日《新华日报》)
7.下列对“网络成瘾症”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指一个人对网络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通过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的病态心理。
B.指一个人因为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而由初期的精神依赖发展为后期的身体依赖,并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症状的精神疾病。
C. 指一个人因为不能控制对网络的依恋而患上的一种心理疾病。
D.指一些青少年由于意志薄弱,长期迷恋上网而形成的一种病态行为。
8.下列不能作为“网络成瘾症”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依据的一项是:
A.患上网络成瘾症后,下网后感觉不快,也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流,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
B.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14.8%,初中生为26%,高中生为38%。
C.网络成瘾症患者初期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之后就极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焦躁不安等反应,严重的就会危及个体的学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
D.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话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竟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
9.下列对“网络成瘾症”形成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对新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存在着性格的不稳定性,期望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就会嗜网成瘾。
B.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苦闷和不满,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刺激和情感发泄,以致上网成癖,难以自拔。
C.青少年思想意志薄弱,长期迷恋上网,容易对网络形成依赖。
D.部分家长靠训斥、打骂或限制活动来矫治孩子上网,结果适得其反。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
B.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症”后,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C.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隐形杀手”。
D.治疗“网络成瘾者”,是亟待研究的医疗课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苏武
(苏)武字子卿,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遣武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等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律知武终不可胁。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凡随武还者九人。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在汉时素与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访  B.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扯、招供。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
1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3.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张胜)以货物与常          B.(单于)欲因此时降武
C. 虞常素与张胜相知           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1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律曾经是汉朝出访匈奴的使者,后来投靠匈奴,成为单于的亲信,苏武蒙冤下狱后,卫律以自己变节而富贵的经历劝降苏武。
B.苏武受到虞常谋反事件的牵连,“自刺”以及后来牧羊受辱而不死,都是为了守节,尽忠于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就连变节者卫律也“壮其节”。
C.当单于派卫律招来苏武受审时,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屈辱使命,即使活着,也没有脸面回汉朝。这说明苏武是一个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D.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武帝时代,而归汉则是在汉昭帝时,历经十九年。出使时有一百多人,归汉时仅九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碳素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如答在试题卷上则无效。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3分)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3分)
③何以汝为见?(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7.按要求默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2小题)(4分)
①《过泰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                                 。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         。”(《鸿门宴》)
③大行不顾细谨,           。           ,           ,何辞为?(《鸿门宴》)
④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阅读《父亲》一文,完成18—21题。(18分)
父  亲
        胡德斌
① 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② 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开,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下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油果儿,拿到这儿来,行人如潮,谁也不会注意他。
③ 一天她背了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引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④ 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⑤ 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他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⑥ “嗯。”她应着。
⑦ “5毛一个,10个,拿5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5块钱捏在手里。
⑧ 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⑨ 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⑩ 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他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孙子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儿身边时,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⑪ 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8.品读小说第7段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思考后回答为什么“她踌躇了一会儿”?而他为什么“犹豫了片刻”? 
答:①“踌躇”原因                                         (3分)
②“犹豫”原因                                         (3分)
19.第⑧段画波浪线处的描述语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答:
20.第10段中“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中“熟悉”指什么内容?“遥远”又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答:①“熟悉”                                         (2分)
②“遥远”                                         (2分)
21.选出对小说理解鉴赏不当的两项(4分)
A.文中的“她”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美院女大学生,正为作品发愁时,热情的“父亲”主动为她解决了这一难题。
B.“他”是一个被儿子及儿媳遗忘了的慈祥、温厚、孤独、苍老的老人。展览馆的素描(画像)正是他真实形象的写照。
C.结尾一句“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与开头“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展平”相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呼唤人间亲情”的主题。
D.小说以“父亲”为题的原因,“他”既是被儿子、儿媳厌弃的父亲,也是那位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父亲。
E.本文运用了描写、映衬、对比等手法,将父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六、(12分)
22.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                                 (4分)
首款基于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的高清解码芯片——AVS101高清解码芯片今天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这标志着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从标准领先跨入核心产品领导的阶段。有关专家指出,该芯片的开发成功是AVS产业化的里程碑,对我国数字电视以及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意义。
AVS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码解码技术标准,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完成的AVS101高清解码芯片是对这一标准最完整的物理阐释。参加鉴定的专家认为,该成果成功开发了数字音视频解码芯片的核心技术,在若干关键算法及其实现上具有独创性,为我国在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国际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3.请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4分)
粉笔
你一生耕耘在黑板这块土地上,
虽最终牺牲了自己,
却为人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24.下面一段话不够简洁,请将4个多余的词语删除,不得损害原意。(4分)
明星偷税案时有发生,对此①,一位②税务官员说:“目前③,明星与一般④普通百姓的收入悬殊很大⑤,明星中的多数人是依法纳税的,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此,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对那些情节严重的要依法⑥给予法律⑦制裁,绝不让那种⑧坑害国家的思想和行为任其⑨泛滥。”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短跑名将刘翔以优异成绩夺得110米栏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在这个项目的的第一块金牌,这让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让亚洲人扬眉吐气。
刘翔这样的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靠的是他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地超越自
我,不断的持续进步。
人生之路充满挑战,挑战首先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请你以“挑战(超越)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得少于8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联考(高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C(A“烙”念luò;B“孱”念càn;D“埋”念mán)
2.B(A炙一炙、竞—竟;C耸—悚、驰—弛;D井—阱、杆—竿)
3.C(告竣:宣告事情完毕;告罄: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
4.B(对象不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5.C(?应为,   ;应为,)
6.C(A搭配不当,“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中主谓和谓宾都不搭配。B、D见课文)
二、
7.B(根据倒数第三段内容可知“网络成瘾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据此可排除C、D项,A项概括不够全面。)
8.B(此句只能说明中小学生上网比例高。)
9.D(这是部分家长对待已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子女采取的不正确的矫治措施。)
10.C
三、
11.D(当:判处)
12.D(①“会”恰巧、适逢 副词。②“会”会合、聚会,引申为“一起、共同”。
③“生”活活地,副词。④“生”活着,动词。)
13.C(A.古义为“财物”。B.古义为“就这,凭借这”。D.古义为“抵押、抵当、抵偿”。C.古今均为:相熟识,有交情。)
14.B(节选未涉及“牧羊受辱”,且“连变节者卫律也‘壮其节’”错了)
四、
15.①匈奴先后扣留汉朝使者十余(几)批人。(3分)
②等到被侮辱以后才死,更对不起国家了。(3分)
③(要)见你干什么呢?(2分)(译文见《语文读本(第二册)》P220-223)
16.“直”、“圆”。(2分)“直”极言孤烟之高,暗写孤烟的浓墨;(1分)“圆”写出了落日之低,又暗示了落日之残红,(1分)同时,这两个字使写景具有立体感,突出了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壮美,不仅准确地描写大漠晚景,(1分)而且传达出作者的深切感受。(1分)
或:“直”、“圆”。(2分)“直”写出塞外孤烟的单调、劲拔、坚毅,(1分)“圆”写出落日给人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壮观的景象,(1分)而且表达了诗人孤寂苍凉的历史感和使命感。(1分)
17.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③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18.①“踌躇”是因对方要价高,(1分)作为学生一时很难拿出,(1分)面对慈祥、孤苦的被选好了的模特老人,心里产生矛盾。(1分)(意思揣摩合理即可)
②“犹豫”表明“敲”钱成功后,(1分)作为仁慈本分的老人实不忍心这样做,(1分)善良、疑虑等心理活动产生碰撞,因此一时拿不定主意。(1分)(意见对即可)
19.年轻的父亲关爱儿子,而长大了的儿子却厌弃父亲,这让老人既羡慕亲情生活,又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小屯中学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下一个『武汉市部分学校07届第一次语文考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