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06.9.25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1分)1、铝屑拥阕肿⒁粲形蟮囊幌钍牵?)(2分)A、诠释(quán)霎眼(sà)折叠(dié)肇祸(zhào)B、蓦地(mò)裨益(ì)湍急(tuãn)镌刻(juãn)C、雕镂(lòu)藐小(mâo)沟壑(hè)浩淼(miâo)D、折戟(jǐ)猝然(cù)惊羡
试题预览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06.9.25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1分)
1、铝屑拥阕肿⒁粲形蟮囊幌钍牵?  )(2分)
A、诠释(quán)     霎眼(sà)     折叠(dié)      肇祸(zhào)
B、蓦地(mò)       裨益(bì)     湍急(tuãn)     镌刻(juãn)
C、雕镂(lòu)      藐小(mâo)    沟壑(hè)       浩淼(miâo)
D、折戟(jǐ)       猝然(cù)     惊羡(xiàn)      真谛(dì)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2分)
潜移默化      相题并论      眼花瞭乱      心旷神怡
谈笑风声      势不可当      再接再励      情不自禁
错别字
订正
3、指出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李云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窍不通。
   C、诗人匠心独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寒山和色图。
   D、张老师一走进教室,我们几个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4、从修辞角度选出与众不同的一项:(   )
   A、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B、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C、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钻进大海。
   D、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5、下列各句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激励青少年读者走进文学的大门不是最终目的,其深意在引导他们做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B、《繁星》中写景的文字可分两类,一类写眼前的景,一类写眼前的景物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这就是虚实结合的写法。
   C、《寓言二则》中两则寓言都先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郑人买履》通过议论的方式,《刻舟求剑》则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提示了道理。
   D、《往事依依》中“依依”原为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题目中的意思是“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意思。
6、对联也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下面的对联很有特点,请用标点符号把这副对联断开并补写出下联的人物。(4分)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谕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江江山
            、            和董卓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                  ,江春入旧年。
   (2)                  ?门前流水似能西,休将白发  黄鸡。
(3)梅湎逊雪三分白,                       。
(4)              ,月中霜里斗婵娟。
8、小明要参加市里的诗歌比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到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明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场声朗读什么东西。”小明谦虚地说:“张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还需要努力。”
  (1)张伯伯说话强调的意思是:                                       。(1’)
  (2)小明理解的意思是:                                           。(1’)
  (3)如查你是小明,得体的回答应该是                               。(1’)
二、阅读分析:
(一)(5分)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1、在文中用“/”标出朗读时句内应短暂的地方。(1’)
2、“孤芳自赏”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骄傲自满”?(2’)


3、请以“风筝”、“小草“为意象,或你自己另想一意象,仿照这首小诗也写一首小诗。(2’)


(二)幼时记趣(17分)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哈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加点的字:(3’)
   (1)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2)以虫草为林
  (3)项为之强
2、“项为之强”中的“强”是一个通假字,就学过的课文中再举两个例子。(4’)
  句子 通假字 所通的字 句中意思


3、指出下列加点词与从不同的一项是:(    )(2’)
   A、而忘操之     B、入水求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何不诚之以足
4、“观之正浓”的“正”与本段文字中一个字的意思基本相同,该字是     。文中有一个词语现在已固定为成语,该词语是           。(2’)
5、你是如何看待作者鞭打癞哈蟆这件事的?(2’)


6、译句:(4’)
  (1)捉哈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盖一癞哈蟆也。

(三)门槛(12’)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我家的门槛上。
我家门槛真高,比我的小凳子还要高。那时候我要踩在小凳子上才能跨上门槛。
娘在门边削红苕、捡猪草;我坐在门槛上看天,看黄泥巴围墙外的行人和那根很大、很孤独的苦楝树。
坐门槛怪脏的,娘说。娘要我坐凳子。娘真高,轻轻一脚就能在门槛上跨进跨出。我不坐凳子,我要坐门槛,门槛高,看得远。
后来就坐门槛了,也不要小凳子了。
后来我回家,发现门槛其实很矮,轻轻一脚就跨过去了,就像娘那样。围墙仍是黄泥巴的,苦  树依旧很大,很孤独。
只是,娘却矮多了。娘坐在门槛上,像我的童年。娘说,门槛高,看得远。
1、本文按         顺序行文,文中能体现该顺序的词语有:              。
2、作者说“我家的门槛真高”,后来又“发现门槛其实很矮”,这样写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3、说说童年的“我”和老年的娘坐在门槛上所看到的内容。
(1)童年的“我”                                                   。
(2)晚年的娘                                                      。
4、文中两句“门槛高,看高远”意思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5、“娘坐在门槛上,像我的童年”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绿之歌(15分)
(1)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2)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3)我很少注意或想到其他颜色。
(4)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5)我开始向往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6)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7)在怅惘迷茫之中,我凝视着这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
(8)“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
(9)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绿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我以惊喜而沉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10)我深深地体会到“(    )”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11)(     ),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12)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13)我愿意这以“绿的歌”给生活在青年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1、在第(2)段中,作者为什么说“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天天见到的是蓝色的大海。
B、因为“我”天天想到的完全是这蓝色。
C、因为“我”那时大多沉醉于这蓝色。
D、因为“我”整天生活在蓝色的大海边。
2、第(6)中“临去秋波”比喻什么?用这一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根据第(8)段的意思,写出“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诗:            
                                                                   。
4、第(10)、(11)两段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     )
   A、春季      B、春光     C、绿     D、青春
5、指出最后三段中“青年”的不同含义。
   (1)                              (2)                          
   (3)                              
6、对第(10)至(11)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分析最精当的一项是(    )
   A、点明作品的象征意义,劝告青年要珍惜美好时光,做有理想、朝气蓬勃的新一代。
   B、点明作品的象征意义,鼓励青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做无愧于社会主义祖国的新人。
   C、进一步点明作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寄予青年的热切希望,显示了作者奉献于青年的无私的博大胸怀。
   D、进一步点明作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寄予青年的殷切希望,显示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青年的高尚情怀。
7、本文重点是写“绿”,可先后写的却是大海的湛蓝,城市的杂色和枫林的红色,这是为什么?
                                                                    
                                                                    
三、作文:
    阅读下文,然后按要求作文。
    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闪闪发亮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撼着群山。可是,人们攀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上河,它一路走来,汇集着点点滴滴的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峦之中默默流淌。
小河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于是有了气垫磅礴的瀑布。
读了上面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有过“勇敢地跨出那一步”的经历或类似的见闻吗?请以“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2)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a.  2.题(提)嘹(缭)声(生)励(厉)3.b 4d 5c 6曹操、周瑜
7.(略)8.(略)
二、
(一)1.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2.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的意思。骄傲自满是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
3.  (略)
(二)。1.(1)被(2)当作(3)因为
2.(略)
3.c
4.方  庞然大物
5.(说出理由即可)
6.(略)
(三)1.时间  小时侯  后来  后来
2.不矛盾,因小时侯我个子矮,所以觉得门槛高;长大后个子高了,所以觉得门槛矮。
3.(1) 看天,看黄泥巴围墙外的行人和那根很大、很孤独的苦楝树。
(2)盼我回家
4.不一样。第一个是站的高看得远的意思;第二个的意思是只有有一个高远的志向才能有出息。
5.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眷恋之情。
(四)1.c
2.即将凋零的红叶   抒发了作者对红叶的喜爱、惋惜之情。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c
5.(1).指人生中少年与中年之间的阶段。
(2)泛指一切事物的起始阶段。
(3)指建国初期。
6.c
7.为下文突出“绿”起铺垫作用。
三.  (略)。 (222.188.10.3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个『苏教版九年级上期中质检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