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必修Ⅰ板块一、二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阶段测试
试题
名称
苏教版语文高一必修Ⅰ板块一、二检测题(高一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教版语文高一必修Ⅰ板块一、二检测题时间:120分总分:120分一、 积累与应用(21+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摭(zhí)拾不啻(dì)骸(hái)骨不屈不挠(náo)B、抹煞(shā)藐(miǎo)视犄(qí)角开天辟(pì)地C、干瘪(iě)思忖(cǔn)水泵(èng)妄自菲(fěi)薄D、甄(zhēn)别
试题预览
"苏教版语文高一必修Ⅰ板块一、二检测题
时间:120分   总分:120分
一、 积累与应用(21+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í)拾    不啻(dì)      骸(hái)骨    不屈不挠(náo) 
B、抹煞(shā)    藐(miǎo)视    犄(qí)角     开天辟(pì)地 
C、干瘪(biě)     思忖(cǔn)    水泵(bèng)    妄自菲(fěi)薄 
D、甄(zhēn)别    吮(shǔn)吸   沉湎(miǎn)    瞠(táng)目结舌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跋涉    斑斓   麻痹   再接再厉    B、消遣    幻像   彷徨   出类拔萃
C、锦缎    精彩   恪守   按步就班    D、魅力    显赫   沉溺   亲和力
3、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         ,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这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
C.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
4、下面关于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B、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其门人著有《荀子》。
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D、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人,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彼德•卡门青》、《荒原狼》等。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班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D.教师果真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
6、下列句中文言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          黄金               B、术业有专攻        攻克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老的道路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可以在街头随处可见各类商店出售不同档次的商品,而且卖得很火。 
B、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C、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杨利伟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它骄傲。 
  D、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
 (2)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
(3)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二、理解与阅读(14+20+17)
(一)热爱生命
食指  1978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用“/”划出第一节诗的朗读节拍。(4分)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2、结合诗句,谈谈本诗给你最深的地方?(80——150字,6分)




3、前三节反复出现“热爱生命”,在表达上有何用意?(4分)


(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出人也远矣    超出一般人          B、而耻学于师      以……为羞耻
C、小学而大遗      学制的初级阶段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竟然
5、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下列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的分论点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D、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8、翻译下文(8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本题翻译划线句)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痉挛。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榔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搭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直到起身离开时,还夸张似的拍打着屁股上的灰尘。即便有贫穷的跳蚤,在阳光下也被驱赶得一干二净。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在阳光底下的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上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阳光的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父亲自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只是父亲永远不会知道,他的那块被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会成为他亲人们心中最大的疼痛――有几回,我发觉与我一道回家的儿子,眼睛朝那地方也怔怔地发愣。以前,他可是撒欢般地蹦跳着双脚扑向那里的。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像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却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个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诀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9、本文题为“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阳光”是怎么理解的?
     (3分)
                                                                             
                                                                              
10、这是一篇含义隽永的散文,其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请用自己的语言阐释下面两个句子:(6分)
(1)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
                                                                             
                                                                              
(2)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11、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请结合原文分析所引文字的含义和作用。(4分)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A、温煦的阳光充满暖意,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对阳光充满了虔诚和膜拜的敬意。
B、文章写老父亲坐在房前沐浴阳光,写老人们窝聚在冬日里,甚至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使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生命不应像流星,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果你的生命里有阳光陪伴,你是幸福的;人生应该慢步欣赏享受阳光。
D、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无异红日高照,生活的天空充满阳光。
E、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眷眷思念,就像那阳光一样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表达与写作(40分)
   以“青春”或“求学之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应用
1、C  2、D   3、D   4、B   5、B  6、C   7、A
8、略
二、理解与阅读
1、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2略
3、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4、C   5、B   6、C、7、D
8、略
9. 阳光本身充满了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
10.(1)生活的天空有时会笼罩苦难的阴霾,但只要人们的心里拥有一轮朝阳,那么,他就可能在奋斗中崛起,活得激情四射。
(2)阳光是美丽的,生命却是短暂的;有限的生命应该尽情的享受美妙的阳光人生。
11.含义:阳光是上天的赐予,应该感谢天,感谢阳光。这个道理,许多人心里明白,却无法言表。所以,每当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作用:(1)篇末点题 , 照应文题“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2)升华主题,使文章的意蕴更为丰富。
12.AE
(A错在“正因为如此”,作者对阳光充满敬意的原因很复杂。E错在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有误。)

三、 表达与写作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60.180.248.22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上一个『2006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九月)试题』  下一个『科技论文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